DLSw 詳解

DLSw

DLSw簡介

DLSw概述

DLSwData Link Switching,數據鏈路交換)是APPNAdvanced Peer-to-Peer Networking,高級對等網絡)、Implementers WorkshopAIW,實現工作組)開發,用來實現通過TCP/IP承載SNA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系統網絡結構體系)的一種方法。SNAIBM70年代推出的與OSI參考模型對應的網絡體系結構。要實現SNA協議跨廣域網傳輸,解決方案之一就是DLSw技術。

DLSw的工作原理如1所示:

圖1 DLSw工作原理示意圖

(1)        運行DLSw的路由器將本地SNA設備的LLC2Logical Link Controltype 2,第二類邏輯鏈路控制)格式的幀轉換成可封裝在TCP報文中的SSPSwitch-to-Switch Protocol,交換機到交換機協議)幀;

(2)        SSP幀通過TCP通道跨越廣域網送達遠端路由器;

(3)        遠端路由器將SSP幀再轉換成相應的LLC2幀,發送給對端SNA設備。

因此,DLSw使得本地的SNA終端設備以爲遠端的SNA設備和自己處於同一個網絡上。但DLSw與透明網橋不同,它不是將原來的LLC2協議幀直接透傳到對端,而是將原來的LLC2協議幀轉換成SSP協議幀來完成將原有數據在TCP報文中的封裝。它具有本地應答機制,因此,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數據傳輸(例如確認幀和保持活躍幀),並且解決了數據鏈路控制超時的問題。

利用DLSw技術,還可以實現SDLC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同步數據鏈路控制)鏈路協議的跨TCP/IP傳輸。先將SDLC格式的報文轉換成LLC2格式的報文,再通過DLSw和遠端互聯。這樣,DLSw還支持LANSDLC之間不同介質的互聯。

DLSw目前有兩種版本:DLSw1.0DLSw2.0。基於RFC 1795實現的DLSwDLSw1.0版本;爲了提高產品可維護性,減少網絡開銷,系統基於RFC 2166實現了DLSw2.0版本。DLSw2.0中增加了支持以組播及單播方式發送UDP探詢報文的功能。當通信對端也是DLSw2.0時,二者可以使用UDP報文探詢可達信息,僅在有數據傳輸需求時才建立TCP連接。

DLSw1.0DLSw2.0的區別

1. DLSw1.0存在的問題

l              TCP連接的問題

DLSw1.0在配置本地對等體和遠端對等體以後,無論當時本地及遠端對等體是否有建立連接的需求,本地對等體都會立即嘗試與遠端對等體建立TCP連接(先建立兩條TCP連接,完成性能交換以後,斷掉一條TCP連接);且所有報文(包括探詢報文、建立電路請求報文、數據報文)都使用TCP連接傳輸,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網絡資源的浪費。

l              廣播報文氾濫

儘管DLSw1.0實現了本地應答機制,但在DLSw的可達信息列表尚未有可達路徑信息或可達路徑信息過少的時候,探詢報文將通過已經建立好的TCP連接大量涌向廣域網。

l              可維護性較差

鏈路中斷時,DLSw1.0使用兩種報文通知對端,但不能告訴對端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鏈路中斷,所以一旦DLSw出現鏈路異常中斷,很難明確是由哪一種情況引起的。

2. DLSw2.0增加的功能

針對以上問題,DLSw2.0做了相應的改進,併兼容DLSw1.0

爲了方便介紹現將DLSw2.0組網中的各部分定義如下:

圖2 DLSw2.0組網示意圖

2所示,源終端是指發起通信的終端,目標終端是指接受通信的終端,源DLSw路由器是指與源終端連接的使能了DLSw的路由器,目標DLSw路由器是指與目標終端連接的使能了DLSw的路由器。下文中提到源DLSw2.0路由器,則是指使能了DLSw功能,且其版本爲DLSw2.0的路由器。

l              使用UDP報文探詢對等體地址

爲了避免建立不必要的TCP連接,DLSw2.0一般不使用TCP連接發送探詢報文,而改用UDP報文發送(除非此時TCP連接已經存在)。當使用UDP報文探詢可達信息時,有兩種報文發送方式――組播和單播(分別用於不同的情況)。以UDP方式進行探詢報文的發送和接收,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建立TCP連接的數量,避免了網絡資源的浪費。

l              按照需求建立單條TCP通道

在源DLSw2.0路由器和目標DLSw2.0路由器之間使用UDP報文探詢到可達信息以後,當源終端和目標終端有建立鏈路的需求時,源DLSw2.0路由器和目標DLSw2.0路由器之間才建立TCP連接。DLSw2.0路由器之間建立TCP通道的過程簡化爲兩個階段:首先建立一條TCP連接;然後兩個設備進行性能交換,如果能力協商不成功,源路由器會向對端發送拒絕報文,之前建立的TCP連接也會被斷開。

DLSw2.0中,有建立鏈路需求的時候才建立一條TCP連接,這種方式減少了建立、維護TCP連接的開銷,提高了系統資源的利用率。

l              增強可維護性

DLSw2.0定義了五種電路中斷原因:探測到未知錯誤、DLSw從終端接收到DISC幀、終端檢測到DLC錯誤、電路標準協議錯誤和系統初始化。這五種電路中斷原因,將被報文攜帶知會給對端。

 

http://www.h3c.com.cn/Products___Technology/Technology/WAN/Other_technology/Technology_recommend/200805/605903_30003_0.ht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