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辭職賣捲餅,4天掙了1個月工資……所以我應該改行賣捲餅嗎?

近日“程序員辭職賣捲餅”火了,前幾天早上還上了微博熱搜。

程序員辭職賣捲餅,4天掙了1個月工資……所以我應該改行賣捲餅嗎?
點開一看,是這樣的:
程序員辭職賣捲餅,4天掙了1個月工資……所以我應該改行賣捲餅嗎?

不知道戳到了誰的痛點,竟然有網友這樣評價!
程序員辭職賣捲餅,4天掙了1個月工資……所以我應該改行賣捲餅嗎?
作爲一名非資深程序員,我只想問各位媒體大大們:這是幾個意思啊?從側面影射程序員工資低唄?高級黑唄?消費程序員唄?

那好,咱不妨換個角度來播報新聞:“神級程序員,一個月只能掙四天賣捲餅的錢!”又該作何感想?

首先,我要強調一個細節:營業額八九百≠淨利潤八九百。

其實三四千都是剛入行的學徒工資,想要高薪,必然需要一個技術積累的過程,哪個程序員不是一步一個腳印兒過來的?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學了四年計算機編程,畢業找不到高薪工作,自己都幹啥了,心裏沒點嗶數嗎?技術不精工資低,能怪誰?你爸你媽花錢供你上大學,難道是爲了讓你更好地擺地攤嗎?

當然,個人的選擇固然無可厚非,還請媒體不要獵奇宣傳,良心不會痛嗎?
職業門檻越低,可替代性就越高,前途越堪憂。

說白了,你能做的工作,別人也能替代你做,那你就不值錢。

爲什麼父母不惜一切代價供子女上大學,還不是因爲要提升你的價值,拉開和普通人之間的差距嗎?而新聞中的哥們放棄了這四年建立的優勢,瞬間與煎餅大媽們回到了同一起跑線,甚至說,大媽們攤餅手藝更嫺熟,在“地攤界”比大學生跑得快多了。

試問,真的是明智的選擇嗎?

可能短期而言攤餅比敲代碼賺錢多;但長期而言,對於剛畢業的他們來說,攤餅很難規模化、公司化,如果是一個具有多年營銷和管理經驗的人投身此行業,開個連鎖倒還有希望。

而剛畢業就去攤餅,在他的日常工作中,除了攤餅的手藝越來越好,更高層面的學習成長如何實現?如何積累自身價值?

你可能會說,可以用晚上休息時間學習啊!問題是,他們要是有這學習能力,畢業不就進BAT了嗎?何至於工作一年月薪三四千?

攤餅行業門檻低是不爭的事實,想要保持競爭優勢很難。三年編程經驗可比三年捲餅經驗價值高多了吧?一定要分清“賺錢”和“值錢”的區別。

舉個極端的栗子:

一個10年編程經驗的人突然想去賣捲餅了,給他幾天時間也可以支個攤,美其名曰“創業”;

但一個10年捲餅經驗的人突然想去編程了,給他幾年時間也不行啊!

所以,建議大家從事可以積累自身價值,替代門檻高的職業。

2018年是一個攤餅年:

從過年開始,攤餅的新聞一個接一個。

大媽攤煎餅月入10萬啦;

大學生賣煎餅月入13萬啦;

天津煎餅餜子協會要出標準啦;

舌尖上的煎餅啦;

月薪上萬女大學生辭職攤煎餅啦;

煎餅攤月入3萬,怎麼會少一個雞蛋啦;

外國人專門學做煎餅啦;

而今天,是程序員辭職賣捲餅,4天賺一個月工資……

彷彿全世界都靠攤餅走上了人生巔峯……

職業無高下,賣捲餅當然並不比編程低人一等,筆者只想問問哪些一切以眼前收入爲導向的人,你們對得起自己受過的教育嗎?

我不知道後續還有多少類似的新聞,或是消費什麼羣體。你是成年人,或許心裏都清楚怎麼回事。但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的價值觀還沒有形成,過多接觸這個類型的新聞,誰能保證他們不被影響呢?

如果你兒子長大了不想上學,一心就想賣捲餅,你會對他說“尊重他的選擇”嗎?

希望媒體們在博人眼球的同時,也能給大家一個積極向上的價值導向。
程序員辭職賣捲餅,4天掙了1個月工資……所以我應該改行賣捲餅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