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開發者大會高層講稿

主題:百度開發者大會

時間:2012年3月23日

地點:北京國際會議中心

直播:TechWeb對本次大會進行現場直播。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來賓,歡迎大家來到2012百度開發者大會的現場,今天親臨現場的百度公司領導分別是: 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先生,百度技術副總裁王勁先生,百度副總裁朱光先生,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先生,百度雲首席架構師林仕鼎先生,百度移動發展部總監嶽國峯先生,以及全國近百家媒體和3000多名開發者。

尊敬的各位來賓,讓我們最熱烈的掌聲有請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先生做大會致詞!有請Robin。

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各位開發者,各位媒體朋友,各位來賓,首先歡迎大家來到2012百度開發者大會,看到這麼多人來參加會議,我非常高興,同時也有一點緊張,因爲我看到很多人的眼神是期待的。爲什麼會有一點緊張?前兩天我看到網上有人把我一年前說的話翻了出來,一年前我在百度聯盟峯會上講過未來的三個趨勢,其中有一個叫做“應用爲王”,現在應用真的要做出上市公司來了。

可能很多人想問我一個問題,移動互聯網時代真正的殺手級應用是什麼。我也會很坦白的告訴大家,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什麼是殺手級應用,但是我知道接下來百度應該做什麼、百度已經做了什麼、我們能爲大家做什麼。過去十年百度的發展思路基本上只做一件事,就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最主要做什麼,對於一般網民來說就是讓人們最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而對於產業來說就是流量分發。中國300萬家網站,絕大多數第一流量來源是百度,流量分發也在過去十年甚至十年多的時間裏幫助一大批站長走向成功。

最典型的例子大家知道是hao123,一個初中畢業生,在剛剛20出頭時就可以做出一個非常成功的網站。有時候講到這些,可能在座的會有一點點不平衡,你可能覺得我學了很多C++、Java,我學了很多編程,我不僅讀本科還讀碩士,甚至還讀博士。但是在互聯網時代,PC時代,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它是一個站長時代,作爲一個站長你可能不需要學C++你就可以做得好。

而在那個時代,我們的開發者我們的程序員,大多數人在幹什麼?在做企業的信息化。企業信息化其實已經有幾十年的發展歷程,這個行業已經走向了成熟。過去PC互聯網的發展,應該說大多數程序員沒有趕上這個機會。而今天,其實所有的人都意識到移動互聯網時代正在到來。

所謂的正在到來就是其實還沒有真正的到來,還沒真正到來是什麼意思?其實絕大多數人,移動互聯網公司也好,我們的程序員,我們的開發者也好,還沒有掙到錢,這個市場本身還非常小。就像我們看到現在的天氣,3月下旬,春天已經來了,舉目往外面一望,所有的樹木還沒有發芽,連葉子都沒有見到,更別說花開了,現在的移動互聯網就處在這樣的時代。

這樣的時代百度在做什麼?我告訴大家,百度在做雲。我們在做一個後臺支撐平臺,這個平臺上有百度應用開發的環境。互聯網時代,爲了支撐大數據量、大訪問量、實時更新、非結構化的數據,我們逐漸開發出一套技術,把這個技術用到最極致,所以過去十二年我們都用在百度搜索引擎這一個應用上,我們現在開始打包,逐漸的開放出來,給開發者提供各種各樣的應用,提供開發資金,提供推廣渠道。

過去十二年百度跟幾百萬站長一起成長,未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百度希望跟我們的程序員,跟我們的開發者一起成長,創造中國全新的互聯網生態環境,我們也衷心地期望大家未來獲得成功。謝謝!

主持人:感謝李彥宏先生的致辭,下面有請百度技術部副總裁王勁先生,做主題演講。

百度技術副總裁王勁:謝謝大家,也歡迎大家來到百度開發者大會,我非常感動,今天一早非常多的朋友已經來到了會場,在外面等待着入場,參加百度的開發者大會。

剛纔已經介紹到,我們進入到移動的時代,移動時代是開發者的天堂,應用爲王,他們也是百度雲的時代。我們的百度一秒處理數據1Tbyte,每月、每日、每分、每秒都在增加,形成海量的數據,對於傳統的存儲、運算、分析都帶來很大的挑戰。

我們過去的計算機理論已經很多都算化了,我們的圖靈機理論都遇到挑戰。這個挑戰的背後我們看到很多的機會。舉個例子,在過去的二十年,我們曾經嘗試用人工智能的辦法,用單機的算法來解決自然語言的機器翻譯。二十年的努力,非常多優秀的科學家和程序員,他們做了他們的嘗試,沒有很好的成功。

今天,在雲計算這個背景下,我們在海量數據的提供下,我們只要建成機器學習的環境,並輔以大規模數據訓練的方法。我們只用了兩三年的時間,今天自然語言翻譯已經進入了實用的階段。大規模的數據處理和運算能力,在雲計算的時代釋放了。使我們過去很多不可能的東西今天都已成爲可能。

在移動互聯網的年代,我們看到已經告別了每人一臺PC的時代,我們今天不僅僅有PC;我們還有各種各樣的Pad,我們還有各種各樣的手機。我們一個人擁有了很多的終端。今後我們還會看到,我們電視機也會上網,汽車也能上網。在大風大浪的應用終端產生過程中,使得我們每個人的行爲分佈在各個終端。這個終端裏面互相溝通。更有一點,每個終端裏面少則十個,多則數十個應用,而且這種應用每年以10倍的速度在增長。

那麼,這種應用各種各樣,名目繁多。有娛樂型、通信、社交,以及跟工作相關的應用。我們的行爲、數據分散在這些應用中,在前臺前端上沒有辦法溝通;在後端數據上也不共享。這種海量的數據碎片分散在終端和應用裏,給我們未來產生了很大的挑戰。但是,也給了我們很大的機會。如果我們把它放在雲裏面,讓這些數據統一在一起,我們能夠對它進行很好的數據挖掘,很多的潛能都會被釋放出來。我們可以開發一批全新創新的應用,來取代過去做不到的單機程序解決的問題。

舉個例子,當這些大量的從各個終端上搜集上來的有關個人的信息,在用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把它整合起來。根據它的個性化的特徵進行提取,我們可以做個性化的搜索引擎。在今天大家已經可以看到,一個軟件程序員能搜索的雲和一個氣象工作者搜索的雲的結果可能很不一樣。如果我們對個性化的數據做更深層次的加工,我們還可以做成個性化的推薦引擎。當這種強大的個性化的推薦引擎和我們手機上的地圖、GPS,以及商家雲端上的信息結合在一起,給我們開發新一代的應用開發了無限的可能。我們相信,雲計算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給了我們今天每一個開發者機會,去開發新一代的創新應用。真正的未來的殺手級應用將從這裏面產生,機會是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手上,我們相信雲計算將推動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將引爆今天的移動互聯網。

在今天這樣的趨勢下,百度能爲大家做什麼?

第一,百度能夠給大家技術上的支持。什麼樣的技術支持?百度經過十二年的努力,我們積累了雲計算,以及對海量數據的處理能力。這裏麪包括我們的應用開發框架,應用引擎,Mapreduce,等等基礎級的開發框架應對了今天數據的需求,降低了廣大開發者要進入雲計算的門檻。我們還將我們的搜索引擎,互聯網入口定位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使得廣大用戶更容易搜索到你們的應用,以及開發出的新的應用。不僅如此,我們還把我們的商用模式拿出來跟大家共享。我們今年分享給APP的資金,將是去年的三倍。最重要的是我們能打造一個平等的開放的平臺,我們想打造一個繁榮的、健康的產業鏈。所以,在這裏我們說的就是百度的雲戰略,核心就是繁榮、健康、平等、共贏的生態系統。百度把自己的優勢拿出來和大家共享。

今年會逐步的將百度雲推到大家的面前:今天我們開放雲存儲,百度應用引擎2.0,再過一段時間,在4、5月份,我們會把大規模的數據統計和分析提供給大家;在6、7月份的時候,我們會加大我們渠道的推廣;9到10月的時候,我們整個百度雲會上一個臺階,會有更大更多的雲計算的服務,一定會推出來,我們的首席架構師可以給大家介紹更多的服務內容。到今年年底的時候,雲計算服務,語音輸入這些API的接口都會提供給大家。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內容。最關鍵的就是百度已經從做產品的公司轉型成爲做平臺的公司,我們從一個公司的成功,希望能夠變成廣大開發者,大家共同的成功,整個產業鏈共贏的局面。我們希望看到經過百度的努力,廣大開發者共同的努力,我們能營造平等、健康、共贏的生態圈。謝謝大家!

主持人:感謝百度技術副總裁王勁精采的演講,接下來有請百度首席架構師林仕鼎先生做分享。有請!

百度首席架構師林仕鼎:大家好,剛剛Robin闡述了我們的百度雲戰略的願景,作爲雲戰略的工程師角度來講,可以分享我們的理想和夢想。

我們先從百度雲計算的技術開始說起。搜索引擎是雲計算技術最典型的應用,我們在十幾年做開發引擎的過程中,也積累了一套雲計算的技術。這個技術就是以數據中心、網絡、服務器硬件的架構,加上大規模數據存儲和處理爲代表的軟件基礎架構。我們在軟硬件的基礎架構上搭建一層數據挖掘分析與新興的算法,以及數據倉庫等智能的算法。我們把軟件的基礎架構和數據智能通常叫做大數據的集成。軟硬件的基礎架構我們起一個名字叫數據中心的計算。

這樣的雲計算技術對於百度的產品,我們叫做一種推動作用,更準確的來說,叫做Ingable,就是以前不能做的事情現在能做了,以前能做的事情現在可以做得更好。大家很清楚,我們互聯網業務是成功發展的狀態。很多時候有很多新的業務要發展,但是受限於技術,其實不能用業務來推動公司的發展,因爲基礎架構的構建非常重要。大家在業內開玩笑說,是由你的痛苦來驅動公司的發展,遇到問題再去改,這樣的速度很慢。有了雲計算以後,我們可以改變這樣的情況,由系統架構驅動這個業務發展。甚至我們可以通過數據分析的方法,用數據驅動這個公司的業務發展。這是我們對雲計算技術的認識。

雲計算在百度已經做了很多年了,只不過以前這些技術主要是爲搜索引擎服務,這時候我們還叫做專有云,包括綠色環保IT的建設,高效的網絡和服務器的計算,以及大規模存儲,大規模計算,還有實時存儲與計算。我們有時候在想,我們有了這麼好的技術,我們可以把幾百個pp的數據處理,我們可以讓這些數據開放出來,服務更多的開發者。到了2007年我們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我們是把我們的服務API開發出來,比如說搜索的API,地圖的API等等,以前這些只是讓用戶使用,現在是開放出來了,讓開發者也使用。

這些技術的程序員和開發者,我們怎麼把這個技術更好的研發出來,服務開發者,現在我們開發互聯網服務的時候,主要用這個lan的架構,也有服務器,我們去搭建一個雲存儲,雲的數據庫,還有云的消息溝通機制,然後構建一個雲服務組件,java我們也在開發中。百度除了做搜索引擎,我們還有百度貼吧,很多的在線服務,裏面有很多功能,比如說接收器、留言板,這些通用功能也是必要的,我們把這些也開放出來了,規範這個接口,這樣大家直接通過這些接口就可以調用以前在百度的服務內容。

然後我們還統一搭建了CPU的應用,這就形成了SaaS的平臺,我今天會講兩個,一個是我們的存儲技術,存儲是一個最通用的需求,我們做了很多年。因爲百度的業務很多,根據百度業務的特點,我們做三個存儲系統,一個是Mola,這個系統是低延時、高併發在線的K/V存儲。

還有就是海量高吞吐網頁存儲,BDDB,我們做搜索引擎需要把所有網頁都打開一遍。

還有一套系統是離線系統,HDFS,離線數據備份。這個問題都是共性的,你怎麼能夠處理一個超大規模的存儲引擎,怎麼實現它的管理、運維和容錯,我們應該改正這種情況。從2011年開始我們在設計新的存儲系統,這套存儲系統我們希望能夠屏蔽掉剛纔說的Table、File、Object,然後統一到pad上,我們還基於內存搭建了一個分佈式數據結構。

爲了屏蔽這些系統的差異,我們搭建一個數據訪問層,便於開發者內部的應用,可以更好的用這些不同的系統。我們發現這個存儲系統它還是落後的,爲什麼呢?百度現在所有的業務有一個特點,每一個用戶他自己的數據量,包括他的服務器量其實並沒有那麼大,總量很大,這就意味着我們的數據存儲要有變化,我們要做雲,情況發生了變化,每一個用戶會上傳下載更多的數據,我們就需要再做一套新的系統,我們希望這套系統在全國內搭建,我們在華北、華南各搭建了一套搜索引擎,它會有好幾個數據中心組成,用高清網絡來處理的。

爲了再度降低用戶的延遲,我們又搭建了一套CDI的節點,這個並不是很大,搭建很多的接口。這個系統在每個機型上都可以寫入,這樣我們可以極大的降低用戶讀寫的延遲。這給我們技術也帶來很大的挑戰,在各個機型上都可以寫入的話,我們需要處理EC的問題和讀寫同步的問題。最開始我們是有需求,我們從這個技術出發,去設計,然後我們發現這個技術會更好,我們會做統一的技術,但是因爲有新的業務發展,我們又要設計新的業務系統,百度有很多技術就是在需求和技術發展之間來做不斷的更新迭代,我們從技術出發做我們的技術,然後又有新的需求,再反過來做新的技術。這樣的迭代過程中產生了很多的技術,這個技術在得不是廣爲使用的,今天我們希望把這個技術逐漸的開放出來,讓更多的開發者跟我們一樣去應用這個技術。

另外一個在線服務開發的技術挑戰,比如說百度的貼吧大概有100多個模塊,他可能產生幾百個到千的量級和小的服務,這樣一個系統KPI需要變化,我們需要改進。然後很多時候你有業務需求,你要改善你的存儲,做一個迭代,然後明天又做一個迭代,你會遇到很多的問題。然後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也在思考,怎麼能夠把這個系統做得更好,這邊有一個需求你去打一下,那邊有一個需求你又去打一下,會比較亂,從去年開始我們在搜索一個開發方法。我們覺得做一個在線的服務,有幾個步驟,比如說先有想法,把這個想法之後實現原型,然後再設計一個系統,最後出現產品。可以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可以通過數據收集的方法來驗證,然後你需要開發,這時候我們有開發框架,使你可以很快的做你的原型。然後你的原型系統也有一個測試,這個測試也是基於測試框架的,這是一個新的業務,有一個模擬現場,然後通過應用引擎部署運維,你對一個功能你就做兩個,AB兩種方法,讓用戶去檢驗究竟哪一種方法是好的。通過數據收集、數據分析幫你選擇哪一種方法是好的。開發過程中我們從想法、原型、系統、產品各個階段都有數據收集,以前是內部使用的,現在我們開放出來了。

這套系統有什麼收益呢?有兩個收益,前端成本下降30%,Bug下降40%。減少高階技術人員投入,降低研發時間,更多的新秀可以參與其中,去開發一個很難做的系統。做三個例子,我們部分使用的開發方法之後,他人員的消耗會下降50%,當我們全部使用這套方法,他又可以下降30%,更重要的是對於百度來說,我們只用一兩個工程師,就把這樣一個系統做完了。這幾年百度在做新產品的速度,確實比以前快了。我們有云計算,我們有在線開發的方法和流程支持,我們應該把它開放出來,讓更多的開發者也可以跟我們一樣用這樣的方法,去服務網民,這就是我們開放的平臺。

首先是把產品API開放了,然後有更多開放雲平臺,在這個平臺之上我們有一套完善的開發工具和流程,我們就以測試爲例,我們可以提供自動化測試、移動設備接入、模擬設備管理,對於開發者我們還有客戶端工具,還有ID插件等各種各樣的支持。

剛纔說了很多雲上的優勢,我們有了更多雲上的技術,我們有這麼多的優勢,但是現在我們看移動開發,我們怎麼利用雲的優勢幫助移動開發者解決他的問題,總結起來有這幾個方面。對移動開發者來說,它的數據碎片化,你在用A的數據,B是找不到的。你PC上的數據在手機上也很難訪問,這是應用的問題。對開發者來說面臨終端多樣性的環境,你有iPad,有手機,還有PC,你在寫一個應用的時候,你不得不爲每一個平臺,每一個系統單獨搭建一個應用。當然非技術因素,推廣運營困難,變現能力有限。

我們應該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兩個辦法。一個,對於開放雲的平臺我們進行重組,把它變成了以個人爲中心的組織方式,我們知道在以前的雲平臺,他是一個以應用爲中心的平臺,應用生成資源,然後用戶在這些已有資源裏來使用。今天我們換了,我們把它變成一個人爲中心組織這些資源,對用戶來說,在雲端上有了一個自己私有的雲存儲,而你的那些應用其實是幫你組織,幫你管理,幫你展現這些數據,在雲端提供一個應用,而這個應用就幫他組織和管理這些數據,對於這個應用來說,如果他需要的話,他有可能會用到我們整個雲平臺上的資源來去做一件事,在以前這種環境中是做不到的。這裏就解決了數據的碎片化問題,以用戶爲中心重組之後,應用就可以集中。

有了這些還不夠,還有開發者終端的問題,你有手機,有PC,有你的Pad,跑的環境不一樣,我們有這邊的雲。其實我們在想我們怎麼才能解決問題呢?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想法,如果說我們能構建一個OS,這個OS是跨越雲和端兩端的,對用戶來說還會遇到一個問題,他怎麼去發現這個應用,去安裝這個應用,最後我們還會提供一個應用平臺的支持。這裏面有搜索、推送、瀏覽等各種功能,可以很好的解決AppStore帶來的問題。

百度OS支持網頁的App化,舉個例子,這個圖是一個上線的圖,左邊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展現,大家可以看到其實我們在不同設備上做同一個事情,就是瀏覽這些網頁,但是因爲不同設備的特點,它的交互方式是不一樣的。我們在PC的瀏覽器上,用得是滾動這種方式做瀏覽,在移動設備上更多的是點擊,或者是拖動,但是同一種產品,只是應用設備的特點,需要有不同的交互。對每一種產品單獨做開發是很困難的,我們在想因爲我們有數據,我們做搜索引擎,基本上這些網頁數據我們都有,我們可以分析,我們可以判斷這個究竟是一個什麼場景。然後對這些資源進行分析之後,我們就可以分析出裏面的產品,然後對裏面的產品去做一個轉換,轉換,我們再應用到具體的物理產品中去,我們可以做終端適配。這個事情,我們看以前很多代理模式也能做到,但是我們有了這個技術以後會做得更好。

第二件事情,百度雲OS支持新型WebApp架構,雲增強的webview,MVC編程框架,雲與端聯合執行。對於UI無來說,我們可以異步調用,我們可以做更好的組建。然後我們做了一件事情,去把這個邏輯和UI分開,異步調用,我們把這些邏輯分攤到一個一個小服務裏面,這些小服務的調動方法和接口是一致的,他既可以在雲上執行,也可以在端上執行。我們還可以在我們的平臺裏面,我們在雲端裏內置這些服務,這些服務對你的UI來說是一樣的,這就是我們新型的WebApp的特點,我們用雲端的數據支持和分析來支持View實現。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和架構。

怎麼做這個完整的架構呢?我們先透露一下技術架構。一個是支持webApp的開發框架,然後做雲端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做更好的Smartlayour,你交互場景,我們會做很多變化,就會從這個裏面分析出來這是一個什麼場景,然後映射到不同的顯示設備上。做到這一點,我們對webkit做一個分析,優化、架構調整,這是WebApp的內容。對於國際上,他會應用在這兩端,一段是移動端,有一個Kernel支持它。在雲上的部分,主要是按個人的方式組織開放雲的平臺,以及我們有數據挖掘和分析的支持,在雲和端這兩邊,我們也做了一個技術,使得它可以做更高效的通信和傳輸,今天下午的裏面我們會對這些技術做更詳細的介紹,有興趣歡迎大家做論壇。

大家可能也很好奇,我們做了這麼多工作,究竟什麼時候能夠用到?我們有一個技術路線圖,今天我們會發布三個,第一個是個人云存儲PCS,然後是應用引擎BAE2.0,還有一個移動測試環境MIC,在Q2階段是移動建站工具。在Q3的時候,有一個WebApp框架1.0版的發佈,同時提供一個雲測試平臺,Q4階段是雲OSPreview。這個UI的技術,剛纔講了很多,從技術上我們也認爲是在做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有可能會改變整個互聯網的環境,我們也希望大家有興趣,可以今天下午到我們的論壇裏,跟我們做更深入的討論和交流。這是我這部分的分享,謝謝大家。

主持人:感謝百度首席架構師林仕鼎先生的分享,下面掌聲有請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做主題演講。有請!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大家好,我是明遠,這是我的搭檔老嶽。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大家好,熟悉我的人都叫我老嶽,我所在百度移動發展部,解釋一下,爲我們產業鏈合作伙伴服務,我們一起合作發展共贏。產業鏈合作伙伴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在座各位廣大的開發者。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過去我們考慮做什麼產品服務網民,從今往後,就是做什麼東西,服務在線的開發者,讓你們提供最好的產品給網民。剛纔幾位嘉賓介紹了,百度很大的變化就是從應用轉向平臺,應用靠在座的各位,我們做好平臺的服務。我們講了百度雲的戰略,以及技術角度做什麼的內容都解釋了,爲了確保大家回去能用,我們再多說幾句。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說到對開發者的服務支持,首當其衝應該是開發的支持。如果有一個高效的開發環境,生產工具的話,我們的開發會非常有效,如果沒有的話,我們開發就做不好,沒有開發自然就沒有成果了。我們將一事無成。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沒錯,你說到開發支持,我相信大家首先關心一個話題,就是數據問題,大家關心到裏面的服務穩定性,大數據的挖掘關係到所有用戶體驗。數據問題是所有開發工作裏面最基礎和排在首位的問題。數據還有一個問題,過去二十年,說數字化生存,這個概念已經快二十年了。今天也沒有感受到大家都活在很輕鬆的數據化的世界裏。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我們數據應用的爆炸,終端的五花八門,我們整個數字化生活都被無情的割裂,我相信大家還沒有完善的體驗。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對,更多的是碎片化數字生活。我們家裏硬盤、U盤、存儲卡、筆記本、臺式機,能存儲的地方越來越多,可是日常使用越來越少。不使用也捨不得扔,一扔,說不定有什麼數據就再也找不回來了。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我們現在出門至少帶兩個手機。手機隨時都可能不經意的、不間斷的要存一些東西。這個裏面要使用不同的應用。所以我相信跨終端、跨應用的數據存儲同步需求也給我們帶來不少的困擾。這個過程中,用戶很困惑。數據積累是不間斷和不經意存儲的,這麼多終端沒有辦法好好管理,用戶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站在用戶市場的角度,敏銳的指出用戶在數據存儲、管理、分享方面明確的需求,以及現實的痛點。用戶的痛點對於開發者來說就是機會,大家可以敏銳的捕捉到。數據存儲是用戶的強需求,在座的各位躍躍欲試,準備動手大幹一場,動手之前我們需要冷靜的分析一下,開發過程中,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

當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規模如果達不到100萬級,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要說做數據引擎,如果不給用戶實際空間,好像也很不好意思,那麼這個問題就來了。這麼一算,10G乘100萬用戶,一年就是1500萬人民幣,不算服務器、帶寬租用等運營成本,對於中小開發者來說無疑是非常沉重的成本。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這個事情很重要,不提也不行,問題是成本怎麼辦呢?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今天我們介紹一下百度的解決方案。這就是百度的個人雲存儲。在這裏面,跟大家解釋一下個人雲存儲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首先,百度的個人雲存儲對於我們廣大的用戶和我們的開發者來說,它都是免費的。

其次,我們的個人雲存儲解決方案,能夠實現多終端,跨平臺的支持。只要用戶做了授權,我們的應用之間的數據可以完全打通,我們的架構師已經講到了這樣的做法,對於用戶、開發者的便利性。

再有,就是我們整個百度個人雲存儲提供非常完善的API和SDK,使得我們的開發者開發會變得更加的簡單便捷。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說穩定性。個人雲存儲的穩定性大家不用擔心,因爲這樣的能力是由百度大的技術能力做背書的。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所以老嶽說了,我們的雲存儲除了安全穩定。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合作完全不會收大家的錢。第二,在我們的服務平臺上有一個非常便捷的開發支持。首先我們會提供很多的SDK、Coder,相信大家提供免費的服務,我們的安全穩定,還有一個吸引大家的點,就是我們的五億用戶。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我們說了這麼多,還是比較單薄,給大家看一個例子。我們現在推出百度網盤產品,這個網盤基於個人雲存儲API開發出來的產品。大家可以回去試用一下,今天是正式對外開放測試一天。一開始就是15G的空間,支持免費的擴容,我們主要解決用戶最基本的通用數據存儲的需要。爲什麼幹這麼多事?也是希望我們爲開發者提供服務,我們要開放百度的能力,首先自己得用和試,用好了,再拿出來給大家用。基於百度的雲存儲、網盤,會有更多的開放API給大家用。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個人雲存儲剛纔做了演示,有非常好的體驗。不僅是百度用,還有先期加入的開發者在使用我們個人雲存儲服務了。比如說ES文件管理器、雲舟瀏覽器等,今天我們的網盤跟個人雲存儲一起上線,未來有更多的開發者能夠加入我們,能夠受益於百度的個人雲存儲服務.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我們的存儲有很多的優勢,我們百度服務水準是很高的,在全國的骨幹城市都有CDN,所以大家的數據存儲非常快。第二,交付上,我們做了很多簡潔化的處理,讓用戶很好的分享和很快的上傳。用戶使用這個東西,說產品裏面嵌入這個,就有很好的體驗。現在要很好的移動應用,門檻很高,要充分發揮移動設備的特性。現在移動上什麼概念用?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LBS。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沒錯,充分發揮了我們移動設備的特點。基於現在地理位置的需求,現在很熱。但是整個開發的、挖掘的點還不是很多,很多需求還是被抑制住了。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是的,LBS未來很好,但是現實卻很古板。我相信QI數據的收集,對於廣大普通開發者來說難度還是相當大,QI數據準確豐富與否,直接影響到開發出的應用的用戶體驗。做實時路況查詢,沒有足夠的數據做不了。如果做購物,沒有足夠的QI數據給開發者,做出來的體驗也不好。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可做的創新點很多,北歐國家真的是數字化的城市了,假如說現在出去等公交車,在北方寒冬,南方酷暑,戶外等公交車是非常痛苦的事情,現在智能化的LBS,可以做到去公交站之前,或者到戶外之前,就可以打開移動設備手機,看下一班公交車在地圖上走到什麼位置,預計到達我的目的地還有多長時間,這樣就不會錯過很多需要做的事情。

另外一個情況,大家可以想一下,當你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要查一個酒店入住,查一個餐館,或者要買什麼東西,有一個工具集成LBS,給一個導航過去,比冷冰冰的給予一個地址要友善的多。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這是非常好的LBS描繪的生活場景。我們的廣大開發者怎麼做呢?百度可以幫助大家,百度開放我們的LBS的服務支持。百度的LBS服務支持有什麼特點?首先,從數據方面來看,我們現在有3000萬以上的QI的數據,更重要的一點,百度有自己一套成俗的UDC數據蒐集整理的機制。我們從數以億計的數據中發掘新的有價值的數據信息。並且在24小時內可以整合上傳,大家就可以體會到更新。

另外,在地圖方面,我們現在全面提供了矢量圖和刪格圖供大家使用。還有搜索方面,是百度老本行,我們做了這麼多年,在搜索體驗上,我們做得非常的好。

再說一點,就是我們的定位,百度的LBS目前提供的定位是什麼?提供基於WiFi、GPS等過重方式綜合混合的定位,定位的精確度,在國內市場是非常領先的。我們從整個界面支持上,支持多終端、跨平臺,是這樣的解決方案。開發者用起來會相當的順手。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我們談到很多關於技術支持上的問題,我相信,用我們的技術開發工具,大家用起來,開發門檻降低不少。開發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部署上線。大家知道,軟件都有發行成本,一個包發出去,不是被罵死的問題,而是下一版能不能做的問題。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對,我們說LBS更多技術的開發,這只是開發的一部分,最終我們廣大的開發者要讓一個應用與用戶見面,不可避免的要經歷上線的環節,說到上線,我早年做了很長時間的開發,深有感觸,測試是非常讓人頭疼的事情。我們可以看一下現在的現狀,終端每天層出不窮,要想測試得買測試機,買多少?買100部夠不夠?我想不夠,還是測不出來。

再有,我們網絡環境非常複雜,2G、2.5G、3G、WiFi,同時還要考慮不同運營商之間的差異,想起來頭都大,測起來很麻煩。很可能一拖就是一兩個月。時間就不允許,一拖一個禮拜就過去了,一個禮拜對於目前的競爭環境,很可能意味着應用失去領先市場的機會。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沒錯,傳統的互聯網開發時代,測試還不是特別大的問題。但是到了移動上面,測試變成很大的障礙,這麼多的設備,不測又不行,那有什麼辦法。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對,這就說到了百度剛開始講的MTC了,百度爲此提出一個開發者的解決方案,推出百度移動測試中心,怎麼幫助大家,我們看一個演示,大家就明白了。大家可以看到,這是我們測試的界面。我們提供一個高保真的用戶終端的屏幕,在這個屏幕下可以遠程的操作,實現本地程序的上傳到雲端安裝卸載,並且進行測試的運行。而且支持很多的終端。然後,還可以支持很多的功能,比如說遠程的截屏察看。也有很多的安裝測試、UI事件測試、兼容性、穩定性的測試,並且可以很快的看到測試的報告。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有了這些開發工具和測試平臺,我特別希望我們應用開發的行業今年多出幾個人,多做出一些讓人驚喜的東西。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開發支持,未來百度還會有很多,現在是列出來已經有的支持,未來會有更多。也請大家期待我們給大家更多的驚喜。說到驚喜,今天還真有一個,在座的各位口袋裏面都有一個小驚喜,就是百度的個人雲存儲和BAE2.0的邀請碼,大家可以察看一下。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剛纔很多都是技術支持層面的東西,我們現在談談運營。運營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毫無疑問是數據的問題。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開發需要數據,運營更需要數據,大家知道,做數據這件事情是百度的使命和特長,我們作爲一個搜索引擎,本來就是一個數據中樞,每天都接待非常大的搜索引擎的數據。爲了更好的迭代和改善搜索的體驗,我們本身在數據挖掘上過去的投入非常大。那麼今天,我們也把我們在數據方面的能力以工具的形式開放給在座的各位。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對,這種開發是免費的。我相信有了這樣的高效的數據分析工具的支持,對於我們的開發者來講,運營工作會變得更加的簡單,事半功倍。而這樣的統計分析圖,大家可以簡單看一下我們圖的特色,相信還是能夠給大家非常有益的支持。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對,我們的內容可以展示支持全平臺、多平臺,第二,數據處理能力非常大,上來達到PB級的規模。第三,我們在數據平臺上,還提供一個多維度的對比分析系統。也就是說你在這個平臺上不僅能夠更好了解你的業務做得怎麼樣,還能橫向跟競爭對手在行業裏的情況進行實時比較。單個公司的報表看來看去,每天的變化多大,意義有限。如果能夠更好的瞭解整個行業的變化,我相信對於在座的各位做決策,這個價值就非常大了。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是的,我們的數據分析師把應用數據跟其他應用的對比數據,甚至跟百度自己的數據疊加在一起進行分析。我相信這樣的分析對大家非常有運營指導意義。這樣的服務,稍給我們一點時間,Q2會全面的上線。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我們剛纔已經在說數據,現在再看看我們在渠道推廣方面的問題。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運營的問題也解決了,那就是我們開發者面臨下面的問題,就是渠道推廣。問題又來了,渠道推廣是什麼?應用數據不斷的爆發,大家都在通過渠道,以至於渠道的競爭白熱化。大家現在在做渠道推廣,比如說現在的成本從過去2塊、2.5塊到現在的4塊的趨勢了,燒多少錢。另外渠道競爭白熱化了,導致很多醜惡的現象越來越多。所以對於我們的廣大開發者來講,非常痛苦。

最近我看到了一份統計報告,就是分析了我們國內開發者的現狀。報告提到國內現在的移動端的開發者差不多100萬,75萬專注於安卓的開發,看安卓開發者的收入狀況,是讓大家擔心的。65%的人是賠錢的,持平差不多21%,真正掙到錢,還不說掙到多少錢,只有13.7%左右。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每次看到安卓上的營收數據,大家心裏感到非常沉重,我們需要做好整個推廣發行,最後能掙到錢,這個買賣纔是好買賣。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不光是這一點,現在用戶也很困擾,開發者很煩,用戶也很煩,用戶找到想用的APP也很難,我深有體會。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我們現在移動設備上,APP體驗確實變好了,所以大家越來越多的願意使用APP。但是使用過程中,看用戶的需求越來越複雜。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碰到剛纔提到的不好的問題,就是同質化。我抄你,你抄我,用戶選擇的時候也很迷茫。前一陣子北京的天氣PM2.5,這樣的應用現在有十來款,哪一個最好說不清,都下一遍,成本太高。所以用戶特別依賴於用戶的評論、下載次數。結果導致刷網成爲一個即興的行業。這樣開發者辛勤的付出不一定得到很好的回報。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安全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最近爆出來的問題很多,扣費陷井等,都是非常困擾我們廣大的用戶。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所以從我的角度來講,能夠給開發者提供服務,除了剛纔講的開發,這都不是問題。最核心的一點,能讓大家有一個踏踏實實明明白白的發行渠道。百度今年會充分整合PC和移動兩端的產品優勢,把我們的Search,垂直平臺的產品,站點分發的能力全部開放出來,服務APP開發,搭建很好的渠道。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這只是現在的狀況,接下來百度會繼續梳理和提升我們渠道的能力,更多的優秀推廣渠道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大家敬請期待。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我們做了展示,今年在推廣渠道上都實現多元化,我們推出渠道,在全流程體驗下打通和改善。對於我們現在發展過程來看,整個渠道推廣,配合我們的統計,能夠讓大家看清楚。第二,暴露這麼多的接口給大家,各個平臺希望找到用戶羣,很快的分發出去,這是我們今年追求的目標。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如果是推廣的問題也部分的解決了,那接下來就是涉及到大家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掙錢。以前我很多次的講,就是說如何掙錢,如何規劃商業模式,是所有開發者最終也不得不回答的問題。可以拖,但是最終還是需要回答。

這一點,百度跟大家一樣着急,在百度雲戰略裏面,幫助我們的開發者找到商業模式,幫助我們的開發者提升變現能力,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課題,我們有專門的一直團隊在做。這裏面也有階段性的成果。請大家相信,這個方面,百度一直在努力。

比如說基於搜索推廣合作、APP推廣合作、戰略推廣合作,百度都有相應的解決方案,下午的論壇裏面會介紹。過去2011年裏面,我們給開發者的分成過億了,今年我們最保守的預期,這個數字可能會增加3倍,甚至更多,這個部分不包括給渠道、站長的分成,只是給開發者的分成。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這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推廣變現,基於百度搜索的長遠需求分發和滿足的平臺,我們真正打破現在分發的馬太效應,也就是說做得好的東西能夠在我們渠道里面脫穎而出,這個渠道應該是最高效的渠道。剛纔我們是從開發、運營、推廣、變現四個角度跟大家介紹,我們爲開發者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從我的角度來講,我們肯定是全心全意研究大家需要什麼,我們也會關注我們自己的產品。我們推出來的開放,大家喜不喜歡,用的好不好,我也歡迎大家隨時來給我們反饋,希望百度還能做什麼樣的事情,服務大家。

那麼,這個過程在幹什麼,邊幹邊更有感覺,就知道做什麼東西有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希望跟大家保證緊密的溝通。這個溝通的平臺我們也已經搭建好了,大家可能要記住一個域名,Deloper.baidu.com,百度一下開發者中心,能夠經常上來聊天,看我們經常用什麼東西,我們一起構建雲上的智能生活。

百度發展部總監嶽國峯:我也提前預告一下,二季度,我們將啓動一個百度雲的開發者移動開發大賽,這個大賽獲獎者,有機會在一年一度的百度世界上閃亮登場,希望大家多多關注百度開發者中心,留意大賽的進展。今天我們的分享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謝謝!

主持人:感謝尤雨溪精彩的演講,接下來請上臺的也可能是全場最年輕的開發者,他就是鄭博聞,有請!

鄭博聞:大家好,我是鄭博聞,我是一名IOS開發者,今年13歲。首先進行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這就是我,大家好,我是鄭博聞,今年13歲,在簡短的自我介紹之後,讓我們開始今天的話題,開發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單詞。但是我爲何選擇開發,這也是大家非常感興趣的問題。在一次偶然當中必然有着必然的因素,2010年的10月,一位朋友給我一臺Kindle3,這臺小小的電子閱讀器對我產生很大的影響。這在2011寒假裏面做的事情,是Kindle界最火的幾件事情之一就是Kindle3的輸入法,做出這個輸入法的人就是我,我在博客上發的文章,真可謂是轟動一時。通過對Kindle3的開發,像一把金鑰匙給我打開打盡的寶藏。

我與喬布斯的不解情緣,是針對IOS的開發,不是Windows和安卓。喬布斯是值得我尊敬的人,當我看到他的時候,我產生一個念頭,Iwant,蘋果的應用商店是發展非常迅速的地方,蘋果的IOSScott說過一句話,現在的蘋果的應用開發就像是又一次發生在舊金山的淘金潮,整個下載量呈直線上升趨勢,剛剛突破25個Billion的壯關。沒錯,就是這樣的偶然,抱着對蘋果的熱愛,對喬布斯的尊敬,我開始對IOS的開發和學習。我在開發,一切應用來源於需求。在喬布斯去世之後,我在一次偶然當中,看到一個網站,上面有3000、4000張關於喬布斯的照片,看的我十分入迷,於是產生一個念頭,要全抓下來。如果一張一張下的話,要耗費很多的時間,所以我就在想,爲何不寫一個腳本完成這個任務。我用一天時間寫成這個腳本,並且做到我想做的事情,並感受到一句話:讓計算機爲你服務。

這是在應用商店發佈的應用,是I抽獎,更是一種需求的體現。這是我爲一家公司年會聚餐抽獎開發的應用,成爲我第一個上傳Appstore的應用。同時在我的博客上發表關於開發過程的文章,文章行裏行間透露的就是一個感覺,一句話:一切應用來源於需求。

我還做過一個文字轉有聲書的應用,使用蘋果的小機器人Automator,應用,調用蘋果的語音系統,有一個VoiceDemo。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應用,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用戶使用量。

我在開發,爲什麼選擇創業呢?我的開發過程不是風平浪靜的過程,也有很多的困難,也是困難重重。填鴨式教育帶來的作業常常讓我的時間消失殆盡,我一般都是放學之後投入開發。當我很累的時候,我在想,我並不屬於IOS開發者,我完全可以像別的孩子一樣。真的非常的累。我半開玩笑的說,那就放棄,繼續當一個平凡的孩子。這個時候想起一句話:爲何我會放棄,爲何我能選擇放棄,所以就算累的躺在凳子上,就算被Bug折磨着,但放棄從來沒有成爲我的藉口。

接下來介紹一下一本改變了我很多的書,就是陳士駿先生的自傳,書中很多內容都打動了我,你工作是因爲喜歡工作,而不是希望換取什麼。

在創業公司你是生產創意,到穩定的大公司中,你首先是銷售這些點子,證明你是最好的才行。讓我有一種思考,何爲永恆的價值,現在的程序員行業十分的火熱,有些甚至是相當的高薪。然而建築工卻大多是拿着低薪的農民工,但在幾百年前的古代,建築工亦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職業。以前,建築工也是設計師,自己設計,自己造樓。但到現在,建築工只能聽從背後的設計師的設計而進行工作。而且,最重要的,這一套工程全部都已經模塊化,毫無技術含量。真正的本領是用完美的設計,完美的想法,完美的商業模式來創新,挑戰新的事物,改變世界的人。

三個在開發過程中影響我的單詞。第一個,Simple,第二,Touch,第三,Green。

極簡主義是喬布斯一種貫徹的理念,很多人爲什麼會選擇蘋果的產品,我們都知道在性能上並沒有其他的產品那麼強,但是我們一看到它就會有一種不由自主想擁有它的感覺,這就是簡潔的力量。喬布斯對他的每個產品的外觀的苛刻,才鑄造了今天蘋果的神話。何爲簡潔,簡潔是一種簡單的美,來源色彩的搭配、工程的排版。我在我的產品中一直追求簡潔的美,我的生活中,簡潔一直是我的首選。我不太願意使用安卓的應用,因爲比較複雜,找不到落腳點,導致會給人一種暈的感覺。一個能讓用戶下載3分鐘之內能上手的應用,纔是真正的好應用。IOS就做得非常不錯,應用商店上面的應用都是非常簡潔的應用。舉個例子,這是簡潔,什麼都沒有,一片空白,是最簡單的東西。但是我們回到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我們有些時候還是需要一些東西,一片空白不一定是我們的首選。所以說,一個簡潔的LOGO可以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個LOGO更好的詮釋了這一句話。這就是Simple,看到簡潔的事物的時候,會發出以下的讚歎。

Touch,未來得世界是可以觸摸的世界,也是觸手可及的世界。我們可以從蘋果產品發展當中看到這一個事實。上世紀最早的Newtonmessagepad,我們隱約看到觸摸的影子,再到Ipod1代,更是觸摸的美麗延伸。還有Ibooktouchpad,已經十分的普遍,還有Iphone的Muti技術,讓觸摸跟我們的生活更加的緊密結合,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改變。我們漸漸發現觸摸已經完全覆蓋我們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觸摸的未來是無法預測的未來。但是我們會產生疑問,爲什麼會選擇觸摸技術?觸摸技術究竟能爲我們帶來什麼呢?這是智能手機近四年的銷售情況。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從2007年到2011年第二季度,整個智能手機銷售量呈直線上升趨勢,2007年第二季度,Iphone一代出現在人們面前。智能手機的增長也是年年攀升。

所以,我相信無論未來的應用存在雲中,還是依然屬於終端的附屬品,觸摸觸手可及。是否可以成爲開發者第一宗旨,畢竟現在還處於物理鍵盤的年代。

Green,綠色環境,人人有責。如今是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電子產品日新月異,隨着蘋果的Appstore、安卓、Windows的應用出現,應用已經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我們的應用更加普及。大數據時代的同時,我們也在向大應用時代邁進步伐。這究竟是一種浪費還是一種方便呢?當一個一個應用外觀都做得十分絢麗和花哨的時候,有多少功能是我們真正能使用到。而在絢麗的外觀上,又有多少後臺的支撐。同時需要強大的雲技術支撐出現,究竟對我們的環境有利還是有弊呢,是不是互聯網進步的浪潮上撞上了一個還未孵化完整的雲技術?這裏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蘋果去年爲了推出Icloud服務所建早的數據中心,IdataCenter。佔地超過50萬平方英尺,是加州數據中心的近5倍,都佈滿了大型機箱。50萬平方英尺本來可以是什麼呢?我們需要想一下,本來可以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可以是安定祥和的鄉村,可以是孩子玩耍的草地,非常自由的,同樣也是非常自在的地方。所以,我相信,有了這片草地,甚至連豬都可以飛起來。

有利就有弊,大家都懂的道理。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充分說明這個事情。雲現在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設備有多長的使用壽命。當他們退休時,大量的電子垃圾會充斥着地球,這是不敢想象的。未來地球上多出一個島,我們放大一看,竟然是電子垃圾堆積而成。喬布斯發佈第一代Macintosh的時候,他希望是更加便捷、觸摸的產品,這就是今天的Ipad。當時爲什麼做不出來呢?是因爲當時的技術不支持。我相信,我在這裏希望未來的雲技術可以更小型,更環保,在方便快捷的同時,也不能忘記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Simple、Touch、Green,三者結合在一起的時候,那就是未來。未來它是APP的未來,是Simple的未來,是Touch的未來,更應該是Green的未來,每個人心中都有創新之火,只有點燃纔會燃燒,如果放在一邊,隨着時間的車輪滾動,會慢慢的腐朽,當你想用的時候,你會發現似乎已經並不屬於你了,再也用不到了。所以我們抓緊時間讓創新之火在我們心中燃燒出最動人的光彩光芒。我想說,AnyonecanmakeaStartup,只要有足夠的熱情,肯定能在熱愛的事業中獲取成功。

這裏還有Onemorething,聯繫我。我們的微博,博客,以及郵箱!

這是我今天演講的內容,同時通過今天上午的大會,通過前面百度技術大牛的精彩演講,我也對百度雲和開發中心有了更多的瞭解和認識。我希望將來我能在這一平臺上大有作爲,做出更多更好的應用與大家分享,謝謝大家!

主持人:感謝鄭博聞精彩的演講,尊敬的來賓,2012百度開發者大會上午的部分到這裏就要跟大家說再見了,再次感謝大家的光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