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盤配額與軟raid

quota(磁盤配額)

磁盤配額概念:

系統給用戶配置的他可以使用磁盤的額度

額度:可以使用磁盤的大小或者可以創建的文件做大個數

區塊配額:拿大小來限制用戶

索引節點配額:拿能創建的文件的個數來限制用戶

軟限制:警告額度

硬限制:最大額度

限期:到達軟限制之後,限期之內還能繼續使用磁盤

默認限期:7

 

操作:

1.檢查內核是否支持quota

2.檢查文件系統是否支持quota

3.初始化磁盤配額數據庫

4.配置磁盤配額

5.激活(關閉)

6.測試

修改默認限期

拷貝磁盤配額給其他賬戶

操作

1.檢查內核是否支持quota

# cat /boot/config-2.6.32-358.el6.x86_64 |grep -i quota

2.檢查文件系統是否支持quota

# mount | grep sda5

/dev/sda5 on /sda5 type ext4 (rw)

# mount -o remount,defaults,usrquota,grpquota /dev/sda5

# mount | grep sda5

/dev/sda5 on /sda5 type ext4 (rw,usrquota,grpquota)

 

3.初始化磁盤配額數據庫

# quotacheck -avug

-a 所有的分區

-v 顯示詳細信息

-u 用戶

-g 

不用-c時會檢查數據庫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會創建,所-c可以不用

-c 創建新的磁盤配額數據庫

 

-a可以用具體的設備代替

# quotacheck -vug /dev/sda5

 

4.配置磁盤配額

# useradd tom

# edquota -u tom

Disk quotas for user tom (uid 1008):

Filesystem blocks soft   hard   inodes  soft     hard

/dev/sda5    0    10000  20000     0       0        0

 

5.激活(關閉

# quotaon -avug

/dev/sda5 [/sda5]: group quotas turned on

/dev/sda5 [/sda5]: user quotas turned on

# quotaoff -avug

 

6.測試

區塊配額測試:

#su - tom

$ dd if=/dev/zero of=/sda5/aa.txt  bs=5M count=3

sda5: warning, user block quota exceeded.

$ dd if=/dev/zero of=/sda5/bb.txt  bs=6M count=1

sda5: write failed, user block limit reached.

節點配額測試:

#!/bin/bash

for i in {101..220}

do

 touch file$i

done

或者

[tom@wing /sda5]$ touch file{1..100}

修改默認限期

# edquota -t 

拷貝磁盤配額給其他賬戶

# edquota -p tom user3000 user3001 user3002

tom的磁盤配額配置複製給user3000 user3001 user3002

 

區塊配額和節點配額可以配合用,誰先到限制就用誰的。

報告已經使用磁盤配額賬戶的使用量

#repquota -a

 

查看某一個賬戶的磁盤配額

#quota -u wing 

 

練習:

自己測試節點配額

測試組的磁盤配額,測試是對整個組裏的每一個賬戶都有你規定的限制,還是整個組一起只有那點限制。

 

raid(磁盤陣列)

raid(現在講的這個)

raid

 

最常用的raid級別:0 1 5 10

raid0

最少需要兩塊磁盤,分別往每一塊磁盤上寫一部分數據

優點:讀寫速度快

缺點:沒有其他raid級別安全性高

 

raid1 又叫鏡像raid

最少需要兩塊磁盤,每塊磁盤上都會存儲一份完整數據

優點:安全性高,讀速度快

缺點:寫速度慢

 

raid5

最少需要3塊磁盤,兩塊磁盤存數據,一塊磁盤存校驗位

優點:可以找回丟失的數據

 冗餘磁盤-->當某一塊磁盤壞掉後,冗餘磁盤會自動替換上去

 安全性比raid1還高

讀寫速度在raid0raid1之間

 

操作:

製作raid5

1.需要4個分區,不需要格式化

2.配置raid5

# mdadm -C /dev/md0 -l 5 -n 3 -x 1 /dev/sda{6,7,8,9}

-C 創建md設備,指定設備名稱

-l 級別

-n 工作磁盤個數

-x 冗餘磁盤個數

 

3.創建文件系統

# mkfs.ext4 /dev/md0

4.掛載使用

# mount /dev/md0 /md0

5.開機生效(raid0)

# mdadm -Ds > /etc/mdadm.conf

6.開機掛載

使用之前掛載分區的方法

 

#mdadm -D /dev/md0

 

破壞性實驗:

指定sda7faulty

# mdadm -f /dev/md0 /dev/sda7

熱插拔:

# mdadm -r /dev/md0 /dev/sda7  拔掉

# mdadm -a /dev/md0 /dev/sda7  插上

 

停止raid

先卸載

#mdadm -S /dev/md0

激活raid

#mdadm -A /dev/md0

 

正常刪除raid設備:

    卸載

    全部指定爲faulty

    全部-r

    停止-S

    刪除配置文件 刪除分區 刪除md0

 

練習:

raid0 raid1合起來做

# mdadm -C /dev/md0 -l 0 -n 2 /dev/sda{6,7}

# mdadm -C /dev/md0 -l 1 -n 2 /dev/sda{6,7}

# mdadm -C /dev/md0 -l 10 -n 4 /dev/sda{6,7,8,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