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避“烏龍指”風險需依靠技術手段

2013年8月16日,星期五,中國股票市場波動劇烈,光大證券緊急停牌。

 

摘錄事後公告中的一段描述如下:

 

經初步覈查,本次事件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策略投資部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統出現了問題,該系統包含訂單生成系統和訂單執行系統兩個部分。覈查中發現,訂單執行系統針對高頻交易在市價委託時,對可用資金額度未能進行有效校驗控制,而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的缺陷,會導致特定情況下生成預期外的訂單。由於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的缺陷,導致在 11 時 05 分 08 秒之後的 2 秒內,瞬間生成 26082 筆預期外的市價委託訂單;由於訂單執行系統存在的缺陷,上述預期外的巨量市價委託訂單被直接發送至交易所。

 

股票中的“烏龍指”是指股票交易員、操盤手、股民等在交易的時候,不小心敲錯了價格、數量、買賣方向等事件的統稱。光大證券本次事件歸類於“烏龍指”很形象,只不過主角不是“人”而是“程序”。計劃額度8000萬人民幣,實際成交72.7億人民幣,致使許多股票瞬間漲停後回落,大盤當日震幅6.59%。回顧26年前,1987年美國股市暴跌的也被認爲是“程序”觸發。從解決問題的角度看,“烏龍指”並不是一個好的思路,它將系統的重擔壓在了人的身上。而人性中不可避免的一條就是犯錯,從維納斯雕像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啓示。程序是機器指令的集合,從風險控制的角度來看,機器相對於人的最大優勢就是“紀律”,因而程序可以用來彌補人性之不足。經過以上分析,我認爲光大證券對人的風險控制是有的,但是對程序的風險控制做得還不夠。無獨有偶,雪上加霜。8月19日上午,光大證券再出烏龍,超低價賣出1000萬元10年期國債,再次印證了人性的弱點--犯錯。

  

技術上校驗錯誤的辦法很多,例如錄入N遍(N>=2),或者N個人獨立錄入(N>=2),數據一致了再下單。控制程序風險會複雜一些,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在控制程序風險時,應考慮人的因素,不同的人使用同一程序的風險是不同的。(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