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技術:穩定壓倒一切

IS技術:穩定壓倒一切


 

    抖動是影像質量的大敵,那些喜歡現場光拍攝的攝影師會有更強烈的體會。在“穩定壓倒一切”的大環境下,佳能公司的IS技術應運而生。IS是英文IMAGE

STABILIZER的兩個詞的字頭,意爲“圖像穩定器”。

   通常手持相機拍攝時,難免會有各方面的原因引起相機振動。爲了避免相機振動帶來的不良影響,很多攝影書會說:基於“1/焦距”秒的快門速度,常被認爲是在沒有影像穩定系統的情況下手持攝影時快門速度的最低極限。也就是說,經過訓練的攝影者手持50毫米標準鏡頭的相機,爲保證拍攝質量,最低使用快門應爲1/50秒。而作爲一個職業攝影師,大量使用的是比較細的低感光度的膠片,因此三腳架成爲攝影師身上的標誌物之一。

    由於帶圖像穩定器的鏡頭允許再降低兩擋(甚至34擋)快門,所以若使用帶圖像穩定器的鏡頭,同樣是50毫米的鏡頭,手持拍攝最低快門可達1/15秒。這樣就等於給拍攝者創造了更多的機會,這就是佳能公司開發帶圖像穩定器鏡頭的實際意義所在,真的是大大地提高了拍攝的成功率,而且拓寬了鏡頭的使用範圍。

    IS技術是佳能發明的,但是最早它被使用在昂貴的廣播級電視鏡頭上,而且使用的原理和35毫米相機的IS並不完全一樣,只不過這個技術太成功了,佳能也就動了把它放在35毫米相機上的念頭。

    目前的圖像穩定器技術包括兩隻陀螺傳感器組成的檢測單元、微處理器和光學修正系統三個部分。工作原理是靠兩隻陀螺傳感器分別檢測來自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振動,而且可以檢測到相機振動的方向和大小,再將檢測到的信號傳送給微處理器;微處理器經過判斷和計算,再對鏡頭的光學修正系統發出驅動指令,使光學修正系統向某一方向移動(光學修正系統是一個由線圈驅動,可上下左右移動的光學鏡組,其位置另由紅外線裝置檢測定位),通過光學修正系統的補償運動,使投射到焦平面的影像保持穩定。

    佳能裝了圖像穩定器的鏡頭型號標註上,後面都有“IS”的字樣,如EF 300mm f/4L IS USM

    圖像穩定器技術的開發也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第一次把影像穩定效果系統(IS)應用在EF鏡頭上具有相當的試驗性質,所以第一款裝備了圖像穩定器的鏡頭不是L系列鏡頭,甚至不是定焦鏡頭,而是EF75-

300mm f/4-5.6 IS USM變焦鏡頭。這就是第一代IS系統,第一代IS開始啓動時間約半秒,一秒左右可以進入“穩定”狀態,這時候按下快門會有最好的效果,可以在

手持拍攝時用低於倒數規則的曝光時間23擋拍攝,推薦2擋比較安全。這樣當然會給攝影師更大的手持拍攝範圍,也就意味着可以使用更多靈活的拍攝方式,而能改變“拍攝方式”的技術突破是件令人鼓舞的事情。

    佳能E F 7 5 - 3 0 0 m m f / 4 - 5 . 6 I S U S M 獲得19961997 年度TIPA最佳鏡頭獎。另外一支裝備了圖像穩定器的鏡頭EF 300mm f/4L IS USM鏡頭第二年也獲得19971998年度TIPA最佳鏡頭獎,其實EF 300mmf/4L IS USM和前一代沒有IS功能的EF 300mm f/4LUSM相比成像質量並沒有提高,得獎的原因也只是因爲

使用了IS技術。

    注: T I P A ( 全稱TechnicalImagePress

Association)是全球著名的專業機構,是由來自12個歐洲國家的31個出版社共同組成的專門協會,其宗旨是促進影像技術在歐洲的發展和應用。每年,TIPA都要評選出被認爲是當年最出色的影像產品,而獲此殊榮的產品則可以在宣傳材料中使用獲獎標記。

    IS鏡頭上設有IS-1IS-2兩種模式選擇,IS-1是全方向防抖動模式,適於通常的手持攝影;IS-2是橫向定向防抖動模式,適於追隨拍攝運動物體時的手持攝影,

IS-2可以自動識別追隨運動物體時相機的連續移動和手持相機常見的上下抖動,然後取消對追隨搖動的IS補償,僅對上下抖動IS進行補償校正,從而避免追隨拍攝中出現不正常的影像效果。

    在佳能的IS技術大獲成功之後,其他廠家也相繼開始推出自己的防抖技術。擁有類似技術的廠家還有使用鏡頭防抖的尼康和機身防抖的索尼(由原來美能達的技術發展而來),此外奧林巴斯和松下也都有自己的防抖技術。

    這裏要說的是,有些廠家在宣傳上說自己的便攜型數碼相機上有“防抖技術”,實際上是依靠相機主動提高感光度來避免抖動。考慮小型數碼相機提高感光度會帶來畫質嚴重的下降,我通常認爲這是一種“僞防抖”,當然,如果你不在乎畫質的下降,它的確能帶來更清晰的圖像(不過,如果不在乎畫質,你看這本書倒顯得多餘了)。

    IS鏡頭到現在一共有四代:

    第一代從1995年開始,可以提供2級快門防抖。雖然第一代IS效果不錯,但是它也有一些不足,尤其在使用三腳架時要關掉IS功能,否則IS有可能(注意,是

有可能)“當沒有足夠的運動被IS系統檢測到的時候,鏡頭運動可能被某種電子反饋所影響,使得照相機在三腳架上的時候IS鏡頭組被移動”,或者由於對反光板回落或其他相關部件的震動做出不必要的補償,反而會降低成像質量。所以第一代IS在使用三腳架的時候,要關上影像穩定器開關,這樣IS鏡頭組被鎖死。第一代的IS專指用在下面四支鏡頭上面的IS技術:EF 28-135mm f/3.5-5.6IS USM EF 75-300mm f/4-5.6 IS USM EF300mm f/4 L IS USMEF 100-400mm f/4.5-5.6 L

IS USM

    第二代從1999年開始,不僅可以提供2級快門防抖,而且開始有三腳架自動檢測功能。在使用三腳架等穩定的攝影狀態中,鏡頭會自動將IS補償鏡組鎖定在光軸位置,防止錯誤補償動作;而在使用獨腳架時,IS功能會視相機的穩定程度正常發揮作用,這對於體育記者很重要。另外,當相機的自選功能設定爲反光鏡預升攝影模式時,意味着一定使用三腳架或者其他支撐系統,鏡頭的IS補償動作也會自動取消。

    第三代從2001年開始,可以提供3級快門防抖,有三腳架自動檢測功能,半按快門後0.5IS補償鏡組即可達到最佳控制狀態,比前一代IS快了一倍。

    第四代從2006年開始,可以提供4級快門防抖,有三腳架自動檢測功能。第一支使用這項技術的鏡頭是EF70-200mm f/4L IS USM

    IS技術是EOS系列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如果有可能,我希望所有的L系列都能裝上這項有用的技術,不僅僅在長鏡頭上,廣角鏡頭也一樣,因爲廣角鏡頭要經常在室內使用,所以IS技術的採用也非常有必要。

從實際的使用來看,新的IS技術的鏡頭,效果更可以到34擋(比如新的EF 70-200mm f/2.8L IS),不過有一點非常重要,IS技術只是提高影像清晰的成功率,並不能保證拍攝的所有照片都是清楚的。按照我個人的經驗,第二代IS在降低兩擋拍攝時,有超過95%的成功率;降低3擋可能有超過90%的成功率;4擋的時候大概也有超過60%的成功率。降低得再多,成功率就會下降很多了,但是你還是可以看出IS功能在發揮作用,說不定有時候還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使用IS功能的時候,不論降低幾擋,即便只是降低2擋,多拍幾張還是有價值的,反正現在用數碼相機又沒什麼成本!

書名:佳能鏡界(第3版)(全綵)

書號:978-7-121-13986-4

定價:69.00

開本:16

頁碼:188

作者:趙嘉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8

購買鏈接:互動出版網     

內容簡介:

《佳能鏡界》“本書爲《EOS王朝》一書中鏡頭部分的彙編。”

《佳能鏡界》書中的內容是“頂級攝影器材”系列《EOS王朝》中關於鏡頭的部分。書中詳細

介紹了佳能EOS系列鏡頭配套的EFEF-S系列鏡頭,包括超長焦鏡頭、移軸鏡頭、微距鏡頭等專業

設備的評測和使用指南,涵蓋佳能EOS系列全部在產和大部分已經停產的鏡頭型號。爲攝影者選購

佳能鏡頭提供了詳實專業的指導。書中所使用的圖片作品均由不同領域的著名職業攝影師提供。

本書適合攝影愛好者、攝影師閱讀參考,也可作爲收藏用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