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的綜合除塵系統

EOS的綜合除塵系統


 

   落塵問題是可換鏡頭數碼單反相機的大敵。每一個職業攝影師無論在室內或者室外拍攝,都會被這個問題困擾。

    落塵的主要起因是鏡頭的更換,所以無論你的相機是否有除塵功能,都要牢牢記住:

    1.更換鏡頭的時候一定要關閉相機電源,防止感光元件吸附灰塵;

2 .更換鏡頭的時候接口要朝下,而且速度儘量要快,防止灰塵深入。

不過,在更換鏡頭的過程中,無論你多麼小心翼翼,灰塵還是很容易進入機身內部,而同時機身內部材料的使用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細微的灰屑(這在不能更換鏡頭的便攜數碼相機中也很常見)。一旦灰塵附着在圖像感應器上,你會很容易在最終的圖片效果上看到它們。如果遇到這個問題,你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在電腦上修圖,得到一張沒有被灰塵影響的照片是很費時費力的。在400D出現之前,比如350D,也提供一個“除塵”的模式,但是它只是通過相機菜單中的“清潔感應器”功能升起並鎖定反光板(注意,一定要在電力充足的條件下使用這項功能!),保持快門打開,然後需要你自己非常小心翼翼地用氣吹輕輕吹走附着在感應器組件上的灰塵,但是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隨着很多品牌使用了除塵功能,EOS 400D第一次採用了 “EOS綜合除塵系統”,這是一套包括抑制灰塵產生、積澱和去除的全面的應對感應器灰塵的系列措施。

首先是機身內部(如快門單元和機身蓋等)採用了抑制塵屑產生的結構和材料,並進行了抗靜電處理,可以大大減少塵屑的吸附和積澱。之後出現的機型對於快門簾、鏡頭接口密封都進行了改進,力圖更有效地避免灰塵進入;而1Ds Mark III還專門改進了低通濾鏡來避免產生靜電,減少對灰塵的吸引。

而對於灰塵的去除,EOS綜合除塵系統有三項措施:感應器自清潔單元、除塵功能和手動清潔感應器。

感應器自清潔單元是通過超聲波振動來使第一層低通濾鏡進行加速振動,從而震落附着在上面的灰塵,落下的灰塵會粘附在第一層低通濾鏡底部的粘性材料上。至於粘性材料可以“承受”多少灰塵我並不清楚,不過我相信足以用到更新你的相機爲止。而低通濾鏡和CMOS元件之間因爲有封閉元件,是不會進入灰塵的。EOS的相機可以選擇在相機開機和關機時啓用感應器自清潔單元,當然也可以設置手動啓動該功能。使用的結果表明,通過它可以有效去除絕大部分灰塵。另外,感應器自清潔單元每次工作時間約1秒鐘,在感應器自清潔單元工作時,如果你突然遇到需要拍攝的畫面,半按相機快門按鈕會中斷清潔而立即回到拍攝狀態。額外要說一點,製造超聲波振動的元件不能經受過長時間(超過3秒)的連續震動,如果在1 0秒鐘內連續開啓超過5次,很不幸,會有約1 0秒鐘的時間你不能使用這個功能,所以沒事的時候反覆開關相機電源顯然不是個好的習慣,好在感應器自清潔單元本身不費電。

有些特別頑固的灰塵通過感應器自清潔單元也難以清除,EOS綜合除塵系統對於此還有一個備用方案。EOS 400D之後的機型有一個“除塵資料”功能會有些奇效,使用這項功能,需要你事先拍攝一張白紙,這樣,相機可以記錄下低通濾鏡上的灰塵大小和位置數據並生成一個小文件,之後拍攝的圖片都會帶着這個小文件,然後在後期,你可以利用隨機軟件Digital PhotoProfessional來根據除塵數據減少灰塵對圖像的影響,使灰塵影響儘量降到最低的程度。這招對於大的粘性灰塵還是有些用的,反正總比後期修片容易多了。

當然,如果上述方法都不管用,你依然可以使用傳統的除塵方式——手動除塵。不過,我個人還是建議你找佳能指定的維修點進行這項工作。市場上有不少讓你自己清潔感應器的套裝工具,不過我自己目前還不敢嘗試。

 

RAW格式

    RAW相當於傳統相機的底片,是數碼相機記錄原始數據的一種格式,保存了最原始的CCD/CMOS數據,最大的優勢是具有很廣闊的色彩和層次寬容度,所以爲後期製作留下了很強的操作餘地。

    先做一些枯燥的介紹:嚴格來說,RAW文件並不是一張照片,因爲還必須加入相應的參數,比如色溫(白平衡)、銳度、對比度等,再經過相機內的軟件處理,才能成爲一張照片。一般來說,一個RAW文件會同時包含感光元件的感光數據和拍攝時相機設置的參數。所以如果你在後期修改這些參數,包括色溫、設定銳度、反差等,就會得到不同效果的照片。

    而關於常見的使用JPEG還是RAW的問題,其實答案很簡單:

    我強烈建議每一位讀這本書的讀者從現在立刻開始拍攝RAW格式的圖片,並且保持這個習慣。從職業的角度來講,JPEG格式的圖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反正我的JPEG圖只是用來檢索和發電子郵件的,所有更嚴格要求的圖片,無論是展覽、印刷還是商業使用都需要RAW解出的TIFF圖。

    RAW有很多很多的優點:

    1.可以不考慮現場色溫的因素,這是使用RAW最重要的一個好處。

     RAW文件實際上並沒有白平衡的概念,也就是說你在後期可以通過電腦做任意的色溫(白平衡)調整,而不會引起任何圖像質量的損失。這在JPEG格式的圖片上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

    其實我們可以認爲所有的數碼相機在最開始都使用了RAW模式,但是如果你選擇了JPEG作爲存儲格式之後,相機使用內置的RAW轉換程序生成壓縮格式的JPEG圖之後,會放棄掉RAW文件。而實際在生成JPEG文件之前,你需要先決定好一些重要的方面,即白平衡、對比度、飽和度等,否則一旦解出JPEG圖來再更改不僅麻煩,而且會損失圖片質量。直接解JPEG圖唯一的好處是文件量小,只有RAW格式的幾分之一。而RAW的好處在於,這些設定你都不必在當時確定(況且很多時候相機的自動白平衡也不都那麼準確),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回來做得更好。

     2.RAW通過電腦解圖得到的質量更好。雖然相機本身也可以將RAW文件轉化爲JPEG文件,但是由於顏色線性化和濾波器行列變換在電腦上處理得更加迅速,而且通過電腦處理還允許應用一些相機不能採用的更爲複雜的運算方式,所以通常通過電腦解出的JPEG圖片的質量要遠比相機解出的好,如果你的情況不是這樣,恐怕就要從自身上找原因了。

    3.前面說了,如果要得到高質量的TIFF圖,就必須拍RAW格式的文件。

    4.如果你的照片略有曝光過度和不足,通過RAW調整的餘地更大,而且對圖像質量的影響最小。這個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其他品牌的數碼相機由於相機本身高感光度的效果不好,還不如在拍攝的時候曝光不足,然後靠軟件後期提高亮度得到更好的畫質。

    當然,RAW唯一的一個弱點就是文件量比較大,因此會帶來存儲速度以及存儲容量(存儲卡或移動硬盤)上的限制。

    對於一些攝影領域,速度比畫質重要許多,特別是體育和新聞攝影,所以很多從業人員會選擇JPEG作爲唯一的存儲格式。但是最近兩年這種情況也在發生變化,隨着相機性能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外新聞和報道攝影師在同時拍RAW+JPEG文件,JPEG的文件可以立刻發稿,而RAW可以在將來得到更好畫質的圖片,便於多種媒體的使用。顯然這已經成爲了一個趨勢。

    很多時候同時拍RAW+ J P EG文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EOS-1系列的數碼相機甚至允許你把這兩種格式的文件分別存在CF卡和SD卡上。但是如果你熟悉軟件的話,只拍RAW格式也可以,反正用電腦批處理也很容易。

    同時我要提醒讀者,你要永遠保留着你拍的RAW格式的文件,因爲隨着軟件的升級,同一張RAW格式的圖未來用不同的軟件可能解出質量更好的圖片。說到軟件, 佳能自己有免費的專業軟件D i g i t a lPhoto Professional用於RAW的處理,包括精細的調整和編輯RAW格式的圖像文件,這個軟件的質量是相當高的。雖然各個相機廠家的RAW文件的輸出格式存在差異,不過的確有獨立廠家的軟件處理不同廠家的RAW可以有更好的效果,如果你還有更高的需求和預算的話,也可以考慮這些更專業的軟件,當然是需要額外付費的。

    鼓勵一下自己吧:嚴謹的攝影師都是拍RAW格式的,你也不應該例外。

      攝影:畢遠月,Photo by Bruce Yuanyue Bi

EOS 20D機身,16-35mm L鏡頭,光圈優先,+1級,f/10光圈,3.2秒快門,ISO 100

20D並不是一臺非常昂貴的機器,所拍攝場景的色溫條件也很複雜,但是使用RAW格式配合精良的後期製作依然可以得到這張引人入勝的圖片


書名:EOS王朝(第3版)(全綵)》

書號:978-7-121-13843-0

定價:128.00

開本:16

頁碼:336

作者:趙嘉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8

購買鏈接:互動出版網

內容簡介:

EOS王朝》爲 “頂級攝影器材”系列圖書之一,是國內唯一一本詳細介紹佳能EOS系列在產和停產攝影器材的圖書。爲職業攝影師和高級攝影愛好者選擇佳能相機、鏡頭提供了詳實專業的資訊。所使用的圖片作品均由不同領域的著名職業攝影師提供,同時書中還附有上述攝影師使用EOS系統的經驗訪談。

本書適合攝影愛好者、攝影師閱讀參考,也可作爲收藏用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