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醫生也不幸福

昨日幫友人搬家,正好與其在北京304醫院上班的同事聊了聊。在我等外人看來,醫生是一份光鮮的職業。開開處方,跟醫藥代表調調情就能拿到6位數的灰色收入。倘若真的如此,恐怕就不會出現科室主任堅決不讓其子考醫科大學的例子了。

醫生、律師和教師,應該屬於中產階級的中堅力量。爲何想醫生這樣的職業也會有不幸福感?首先是工資待遇的問題。

一個簽約醫生基本工資3000,加上獎金是8000左右。每天看140個門診病歷,早上8點一直幹到晚上10點。至於能不能約那些美女醫藥代表去大酒店開房,那就要看你有沒有審批權了。普通的門診大夫可能有嗎?

所以門診的誤診率很高,所以大夫每次都跟你說讓你吃點藥回去試試看。因爲就那麼幾分鐘的時間,神仙也不可能給你看個通通透透,只能按照大的病症給開些藥吃吃。

醫院自負盈虧,當然就演變成企業一般。在中國教育加醫療投入還不如三公開支的今天,醫院玩的那一手看起來就跟普通公司沒什麼兩樣。

當前的天朝,近三分之二的財富掌握在政府手中。普通的企業擔負着35%左右的稅負,而美國是24%上下。有人測算,假若美國政府按照中國政府的稅率來玩,那麼美國的財政赤字將一筆勾銷。可以說目前中國政府的財政,儼然已經是赤字一片。這隱性的赤字,就是教育、醫療這些保障的缺失。

所以CCAV的記者們天天嘲笑美國政府的無能,其實是故意忽略了背後的差異。10%的稅率幾乎可以壓死一般的中型企業,這還不包括龐大的腐敗成本。所以我們目前的繁榮,只能建立在普通民衆的不幸福上。

當醫生這樣處於社會金字塔上部的階層都感到不幸福的時候,底下的民衆就基本上被壓得無法出聲了。拉動內需,就只能透過房產、教育、醫療等剛性需求強迫消費。假如你還不爲所動,那麼只能祭出最後一招——通貨膨脹。

你怎麼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