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在DSP上開展IVS智能視頻分析

 
從2006年起,公司的發展重心由網絡轉向視頻圖像安防監控方面。公司在推出數字視頻光端機之後,考慮到市場前景,決定進入視頻壓縮網絡傳輸產品領域。第一款採用SOC實現的DVS產品推向市場。又在考慮SOC方案的不靈活性以及後續智能分析的需要,我們又決定用DSP來實現一款DVS產品。
 
老闆本人對這塊也非常重視,在資金、人員方面都給與了很大的支持,讓我們放開手腳去做事。這不,新招聘了一個開發團隊,其中有行業經驗非常豐富的周工,以及已經是副教授支撐的博士後劉工。我雖然在學歷上不及劉教授,在DSP經驗上不及周工,但可能考慮到我的管理經驗,張總還是讓我來組建和帶領這個團隊。當然,張總的信任也給我了很大的壓力。
 
經過我們的討論,我們決定採用DM642平臺,並且採用H.264的壓縮算法,在14周的時間裏在開發板上實現視音頻編解碼(CIF),並能支持5個左右的智能視頻分析算法。
 
對於整個項目組,特別是對於我來說,任務是艱鉅的。因爲不僅有很大的工作量,還由於團隊也是臨時組建,大家也都不是很熟悉,中間還有一個磨合的過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從技術上來講,我都可能還是一個門外漢,如果不能馬上提高自己的相關水平,不能及時跟上項目的進展需要,我對項目的控制將受到很大的限制,最終可能會失去對項目的控制。
 
當然,讓我比較安心一點的是,周工和劉工因爲豐富的工作經歷,對技術的把握上應該還是不錯的,而且有較大的責任感和自覺性。更重要的是,爲了讓智能分析能按時推出,我們也做了三手準備。一是爲了能儘快推出產品,我們和深圳的一家公司合作,買人家的SDK做智能分析;二是我們自己開發智能分析的功能;三是如果我們自己開發出現困難或者部分技術難關不能攻克,我們將基於現有的平臺,和一家國際領先的公司合作推出智能分析功能。
 
如果要總結本項目的難點和重點,我覺得一個是H.264算法在DM642平臺上的優化部分。如果優化不好,佔用DM642太多的資源,將沒有充裕的資源給智能分析,如果太過優化,將大大降低H.264的性能,圖像的碼流也將很大。另外一個是對周工和劉工的工作上的跟進、協調和激勵上。這個問題要是處理不好,整個項目將徹底不能正常進行。這也是我最需要注意的地方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