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管理.安全動態磁盤策略

一、軟件RAID技術  (RAID 0 / RAID 1 / RAID 5)

二、LVM邏輯卷管理技術 (PV / VG / LV )

三、整合RAID和LVM的磁盤存儲策略

                                          RAID技術產生的背景

1、普通的IDE硬盤速度不夠快,性能不穩定,不能應用於企業級的關鍵任務中;

2、高效並且穩定可靠的SCSI硬盤的價格昂貴,中小企業又很難承擔得起;

3、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 Independent Disk),即廉價/獨立磁盤冗餘陣列或簡稱磁盤陣列,它的出現可以讓我們把普通的IDE硬盤組成快速安全可靠的存儲設備。

                                          RAID的原理

1、RAID是一種把多塊獨立的硬盤按不同的方式組合起來形成一個磁盤組,從而提供比單個硬盤更高的存儲性能和提供數據冗餘的技術,不同的組織方式成爲RAID級別(Raid levels)

2、數據冗餘的功能是在用戶數據一旦發生損壞後,利用冗餘信息可以使損壞的數據得以恢復,從而保障了用戶數據的安全性

3、在用戶看起來,組成的磁盤組就像一個硬盤,對磁盤陣列的操作與單個硬盤是一模一樣的。

                                          RAID級別

1、目前共有0-6共7種基本的RAID級別;

2、常用的RAID級別是level 0 , level 1 和level 5 ;

3、需要RAID控制器(一種PC適配器)來管理硬盤;

4、Linux內核可以模擬RAID控制器,用來管理硬盤,但只支持級別 0 , 1 , 4 , 5 這四種級別。

                            RAID 0            <速度最快,但安全性差,磁盤的利用率1/n >

RAID 0 又稱爲Striping , Raid 0 通過把連續的數據訪問分散到多個磁盤上來提高存儲性能,這樣,數據請求就可以被多個磁盤執行屬於它自己的那部分數據請求,這種數據上的並行操作可以充分利用總路線的帶寬,顯著提高磁盤整體存取。

                             RAID 1            <安全性較強,但速度較差,磁盤的利用率爲(n-1)/n >

RAID 1 又稱爲Mirror或Mirroring,它的宗旨是最大限度的保證用戶數據的可用性和可修復性,RAID 1 的操作方式是把用戶寫入硬盤的數據百分之百地自動複製到另外的一個硬盤上,磁盤的利用率爲(n-1)/n

                              RAID 5

RAID 5 不對存儲的數據進行備份,而是把數據和相對應的奇偶校驗信息存儲到組成RAID5的各個磁盤上,並且奇偶校驗信息和相對應的數據分別存儲於不同的磁盤上。當RAID5的一個磁盤數據發生損壞後,利用剩下的數據和相應的奇偶校驗信息去恢復被損壞的數據。

                              RAID 0+1

是RAID 0 和RAID 1 的組合形式,也稱爲Raid 10 . 可以先做RAID 0 ,再做RAID 1 。

                                         Linux 中的軟件RAID

1、使用linux內核實現的軟件Raid控制器

2、需要內核支持(一般都支持軟件Raid)

3、需要相應的應用軟件(raidtools)創建管理raid設備

4、軟件RAID設備文件名:   /dev/mdN  (N=0,1,2,3…………)

5、軟RAID設備可以當分區來看待,需要格式化後,掛載:

                      #mkfs.ext3 /dev/md0

                     #mount /dev/md0 /opt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