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價格爲什麼會居高不下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房子的成本大致分三塊,地產,建材和用工,中國的勞動價格之低廉,世界聞名。建材也是供過於求,問題主要是在地產上。地是全民的啊,國家的主人爲自己蓋房子還有問題嗎?大詐騙犯牟其中有句名言,你擁有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支配多少!”。人民公僕雖然不擁有,但他能支配啊,這塊地皮賣多少錢,貨款做什麼用,完全由他決定,你無權過問!就他一家賣,少了他能幹嗎?

      所以是房租也好,房價也罷,高低基本取決於地價,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按理說房價應該取決於市場供求關係,那是指市場經濟而言。大陸房產是市場的,地產是計劃的,確切點說是集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醜惡之大成。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地產是壟斷的,價格只會漲,不會落。它又不象毛時代的純計劃經濟,你的住房雖然不高檔,但在計劃之中。而如今,絕大多數人既無地,又不在計劃之中。

      政府不一直在宏觀調控嗎?不一直再喊,廉租房啊,低價房啊,不許哄擡房價啊?你見到多少效果?什麼原因?一盆水,溫度高得發湯,是在這兒喊,溫度快降下來啊!溫度快降下來啊!還是往裏加註涼水?真有心使房價降下來,不是靠行政命令,更不嚴是喊兩句口號,而是首先降低地價,尤其是廉租房和福利房的地價,使得有大量的房屋去平易房地產市場。

      有人說“廉租房和福利房”會降低人民的生活質量,使大部分人變得沒有尊嚴,甚至會使光棍漢增多。此言差矣!這是用靜止的眼光看問題,不同階層,不同收入,不同年齡段,不同其它原因的人羣,有不同的需求。一個剛畢業的學生,或一個剛出來不久,立足未穩的打工者怎麼就不能住廉租房?半年以後從一家小公司,進入一家跨國公司,比如“微軟”中國公司,年薪二、三十萬,兩年以後不可以買房子嗎?或五年以後不可以買別墅嗎?孩子上高中,或丈夫上大學,家人陪讀,三、四年光景,以後不知去往何處,有必要買套房子嗎?再,一個外地的登三輪車的,妻子是掃大街的,估計今後也無大起色,買套福利房或低價房,不比搭窩棚強?說不準哪天中了“六合彩”,或“體彩”大獎,換套別墅,又未嘗不可?等等,等等。

      國人無論條件如何,普遍有買房子的慾望,其根本原因是窮慣了,苦怕了,總想一勞永逸,千秋萬代。買房子是中國人的“第一個家庭夢想”,改革開放後,流通渠道順暢了,過去那種“有價無貨”或憑票或排長龍購物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市場經濟的到來,使過去的賣方市場發生了逆轉,購物難不復存在了。然而由於地產的壟斷,使得房地產業名曰市場經濟,實則計劃經濟,由於地價奇高,中低端市場基本空白。加之人們買房心切,高端市場也必然持續火暴,政府想從中干預,強行降價,那麼能買到“降價房”的並不是急切需要房子的人,而是內部人員,他們轉手又是高價,這完全是預料之中的事。

      房價高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只蓋廠房和寫字樓,沒有配套宿舍,這在經濟發達地區相當普遍。大量的土地被用來蓋辦公樓、賓館酒店、公寓。既不用,辦公樓、賓館酒店租不出去(地方比較偏僻),公寓又不出租。那就別蓋了吧?不蓋,你給“回扣”啊?那就出租唄!都住公寓,我自己家的房子空下來,你付房租啊?花集體或納稅人的錢,沒必要心疼,自己先賺個老滿再說。這就是“有中國特色的”打大陸房地產業的現狀。
    作者:飛不高的鷹

1

收藏

zhouliya

18篇文章,1W+人氣,0粉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