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健康

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健康,特別是在職場中更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抱怨這個慢性病得治,而且還得根治。

       慢性病具有病程長、病因複雜、患病人羣多、健康受損和社會危害嚴重等特點,從這個角度看,長期抱怨具備慢性病屬性。
      “總是抱怨確實能劃到慢性病這一塊。”著名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教授肯定了這種說法,別不相信,舉個例子,動脈硬化是導致心腦血管病的元兇,但是動脈硬化是個緩慢的過程,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把血管堵死。五十多歲的人,動脈硬化每年血管都狹窄1%、2%左右,但你生氣發怒,一分鐘動脈可能狹窄許多,情緒就這麼厲害。所以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不能自拔,對心腦血管等是一點好處也沒有。
      決定健康的四大基石,除了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外,心理平衡,也就是保持心理的健康狀態,非常重要。看看那些百歲的名人,錢學森、周汝昌、啓功,都是慈眉善目、性格隨和,心地善良,沒有一個是心胸狹隘、鼠肚雞腸、鑽牛角尖的人。
      把抱怨一詞輸入百度,跳出來的答案是:心中懷有不滿,責怪別人。北京安定醫院焦慮障礙門診的韓海英博士說,從怨字的結構也能看出,把心踩在腳下,舉着小刀,一旦抱怨,矛頭就是他人或指向自己,實際上也是一種***行爲,而***行爲常常傷人傷己。長期抱怨導致的憤怒等負面情緒的積累會導致免疫力的下降,還會使內分泌出現紊亂,長此以往肯定是不利身心健康的。
       慢性病具有病程長、病因複雜、患病人羣多、健康受損和社會危害嚴重等特點,從這個角度上看,長期抱怨不斷,不但對自己的身心健康沒有好處,而且會傳染他人,會讓人處於“怨而生恨”的不良氛圍中,因此,總抱怨是一種慢性病。
      調查顯示,中國六成職場人每天都抱怨,平均一天抱怨五次,而英國一項調查顯示,英國人平均花14.5分鐘抱怨,相當於一生中花106天抱怨,儘管美國著名的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內基的30條溝通人際關係原則中,第一條就是: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但職場中人不抱怨的幾乎沒有,2009年重慶招聘網展開的5000餘人參與的職場抱怨狀態調查顯示,有六成職場人每天都要抱怨,平均一天要抱怨五次,80.5%是抱怨與工作相關的內容。有21.1%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抱怨的目的是給自己找個逃避的藉口。

信息來源:重慶華威人才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