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配置YUM本地更新源

我們使用ftp的方式來實現安裝源的更新,也就是說,我們要將yum的軟件庫放置在ftp的目錄中,這樣子的話,我們就需要2個工具來完成這件事,這2個工具都可以從光盤中很方便的獲得:

*vsftpd-2.0.5-12.el5.i386.rpm ------>ftp軟件包

*createrepo-0.4.11-3.el5.noarch.rpm ------>用於生成本地源

a.安裝vsftpd,創建最基本的ftp服務器(因本例中使用ftp工具,如使用其他方式,可選裝其他工具包)

#rpm -ivh /misc/cd/Server/vsftpd-2.0.5-12.el5.i386.rpm

安裝完畢後,只需要啓用服務,就可以正常使用,這裏只需我們瞭解使用ftp目錄來存放數據的就可以了,其他ftp控制暫不考慮。

#service vsftpd start ------->啓動vsftpd服務

#chkconfig vsftpd on ------->使服務在下次啓動時依然生效

b.安裝createrepo工具,以便於稍後使用它來創建更新源 (這一步驟,在rhel5.1之後的版本(不含5.1),可以省略,但不推薦省略!)

#rpm -ivh /misc/cd/Server/createrepo-0.4.11-3.el5.noarch.rpm

c.複製光盤內容到ftp目錄下:

#cp -R /mnt/* /var/ftp/pub

這裏主要擔心SELinux以及文件夾自身的權限問題對文件夾及ftp服務器的訪問控制,所以使用-R遞歸的來將權限改成對應的========================================================

快速方法: 把光盤裏的Server文件夾 複製到 你要製作YUM源的文件夾本篇爲

:/var/ftp/pub 

然後運行createrepo -v /var/ftp/pub/

3>用 createrepo -v /var/ftp/pub/ 來重建索引文件.

會在/var/ftp/pub下生成一個repodata目錄,

如果提示有.olddate,就刪除之後再運行一遍createrepo命令

4>然後重新啓動vsftpd服務就可以了service vsftpd start
這樣服務器端就配置好了.
================================================

d.使用工具創建更新源

#createrepo -g /mnt/Server/repodata/comps-rhel5-server-core.xml /var/ftp/pub/Server

#createrepo -g /mnt/VT/repodata/comps-rhel5-vt.xml /var/ftp/pub/VT

#createrepo -g /mnt/Cluster/repodata/comps-rhel5-cluster.xml /var/ftp/pub/Cluster

#createrepo -g /mnt/ClusterStorage/repodata/comps-rhel5-cluster-st.xml /var/ftp/pub/ClusterStorage

這4步,執行下來,會花掉你一定的時間,長短的大部分取決於你機器的性能,如果沒有什麼高級應用的話,建議只做第一個就OK,其餘的涉及到虛擬化,羣集,及存儲的軟件可以暫不考慮,但這幾個步驟只是操作上有些區別,原理一樣,都是依賴於下面的說明........

說明: -g參數指定的是,依照RHEL提供的組依賴性文件(comps*.xml),重組軟件包在複製後位置上的依賴性問題,前面已經提到過,在RHEL5.1版本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至於其後的RHEL系統版本,不進行如上d步驟操作也OK。

到這時,vsftpd服務啓動後,YUM就算是完成了服務器的配置!

-----------------------------------------------------------------------------

4.配置YUM客戶端文件 -----> /etc/yum.repos.d/*.repo

在RHEL5中,所有處於/etc/yum.repos.d/這個目錄下的,以.repo結尾的文件,都叫yum更新配置文件(注意這裏,爲什麼我們沒有說成是擴展名爲repo)

注意一下,我們可以將rhel-debuginfo.repo當成是模板文件,複製一個server.repo進行具體設置即可

以下源定義,根據光盤目錄的架構,此4個源爲光盤中4個軟件包目錄。 本例中我們以ftp方式作爲介紹對象,其他方式作相應改變:

[Server] ----------------------------------------->更新源的名字

name=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 Server ----------------->相當於是註釋,comment

baseurl=ftp://192.168.5.254/pub/Server ----------------->此關鍵字指明具體的源位置

enabled=1 ----------------->0|1 是否啓用源 0,禁用 1,啓用

gpgcheck=1 ----------------->是否做gpg檢查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redhat-release --->gpg檢查時所參照的gpg-key

如果你在創建安裝源的時候,只做了1個關於Server目錄的操作的話,那麼下面幾個你就不用再加裝進了,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VT]

name=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 VT

baseurl=ftp://192.168.5.254/pub/VT

enabled=1

gpgcheck=1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redhat-release

[Cluster]

name=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 Cluster

baseurl=ftp://192.168.5.254/pub/Cluster

enabled=1

gpgcheck=1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redhat-release

[ClusterStorage]

name=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 ClusterStorage

baseurl=ftp://192.168.5.254/pub/ClusterStorage

enabled=1

gpgcheck=1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redhat-release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