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的來臨 大數據之“大”

“大數據”,其實並不概念和現象。早在1980 年代,美國就有人提出了“大數據”的概念。30年來,由於信息技術的進步,各個領域的數據量都在迅猛增長,美國的企業界、學術界也不斷地對這個現象及其意義進行探討。最近這一兩年,“大數據”這個概念在美國變得越來越流行、越來越重要。2012年3月,美國聯邦政府宣佈投入2億多美元啓動大數據的研發任務,並把大數據定義爲和歷史上的互聯網、超級計算同等重要的國家戰略。之所以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是因爲隨着數據的爆炸,數據的收集、保存、維護、共享、使用等等任務,都成爲橫跨各個領域、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現象和挑戰。但這些現象和挑戰的重中之重,還是因爲人類分析和使用數據的能力大幅提高,通過數據的分析、開發和整合,人類現在可以發現新的知識、創造新的價值,從而帶來“大知識”、“大科技”、“大智能”、“大利潤”和“大發展”。
  也就是說,大數據之“大”,其側重點並不在於其表象的“大容量”,而在於其潛在的“大價值”。大數據的意義,也遠遠不侷限於我們當前衆多新聞報道中所津津樂道的“啤酒和尿布”等等通過數據挖掘、實現精準營銷的故事。我認爲,大數據之所以能被稱爲革命性的現象,是因爲它標誌着我們人類社會在從信息時代、經由知識時代快速向智能時代邁進。
  我們不妨舉一兩個例子,來說明大數據對社會形態的影響,以及對國家戰略的重要性。
  今年以來,一股在線教育的浪潮正在席捲美國的教育領域,一系列新型的智能網絡學習平臺正在成爲高科技領域創新和投資的重點,其中不少新興的創業公司已經獲得了初步的成功。如著名的在線教育公司Coursera,已經和普林斯頓、伯克利、賓夕法尼亞大學等30多所大學合作,在互聯網上免費開放大學課程。也就是說,如今這些學校的一些課程,可以實現全球幾十萬人同步學習。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學習者不僅可以在同一時間實時聽取同一位老師的授課,還和在校生一樣,做同樣的作業、接受同樣的評分和考試。一些學校,甚至開始投資建設自己的智能網絡學習平臺,今年5月,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就宣佈,將投入6000萬美元建設一個智能學習平臺,並向全世界免費開放。
  這種智能網絡學習平臺的崛起,在美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激烈的討論。其中的原因,是因爲這個平臺已經不是一個鏡頭、一段錄像那麼簡單,而是能提供“行爲評價和誘導”的智能平臺。例如,通過記錄鼠標的點擊,計算機能夠記錄你在一張幻燈片上停留的時間,判別你在答錯一道題之後有沒有回頭複習,統計你在網上提問的次數、參與討論的多少,發現不同的人對不同的知識點的不同反應,從而總結出哪些知識點需要重複或強調,哪種陳述方式或學習工具最有效等等規律。再根據這些規律和分析,對學習者的學習行爲進行自動的提示、誘導和評價,以彌補沒有老師面對面交流指導的不足。
  這個智能學習平臺之所以強大,正是因爲其背後的大數據。單個個體學習行爲的數據似乎是雜亂無章的,但當數據累積到一定程度時,羣體的行爲就會在數據上呈現一種秩序和規律。通過收集數據,分析、總結這種秩序和規律,就能通過計算機對學習者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哈佛和麻省理工學院之所以向全世界免費開放它們的學習平臺,目的就是想讓更多的學習者在上面學習,以收集更多的數據,從而研究世界各國學習者的行爲模式,進而打造出更好的智能學習平臺。
  這個例子,不僅說明數據正在成爲創新的基礎、成爲一個組織的財富,同時,也表明大數據正在催生一個更加智能的社會。那麼,我們又該如何理解正在邁進的這個智能型社會呢?
  理解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無論是信息、知識,還是智能,在我們這個時代,都是以數據爲載體存在的。數據是對信息的客觀記錄,當我們對數據賦予背景時,它就成爲信息;信息是知識的來源,當把信息提煉出規律的時候,它就上升爲知識;知識是智能的基礎,當電腦、網絡能夠利用某種知識作出自動判別並採取行動爲我們人類工作的時候,智能就產生了。信息時代的特點是信息流動的速度快、傳播的廣度大,新信息隨時隨地可得。如果以1946年人類發明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爲起點,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已經有半個多世紀。應該說,這半個多世紀以來,信息技術在不斷飛速發展,我們已經超越了信息時代,進入了知識時代。知識時代的最大特點,是知識無所不在,這也已經成爲現實。各種各樣經過整理的結構化、系統化的信息,例如以視頻爲載體的課程錄像,已經在互聯網上廣泛傳播,只要有心,知識也隨手可得。大數據的出現,又促使我們向智能時代邁進,智能時代的特點是,無處不在的計算機和網絡將像有智商的人一樣,通過自動化的決策,爲人類提供服務。這個時代,管理將更加精確、智能,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任務之間的對接會更加精準,國家和社會的運行成本將會越來越低。
  回到上面的例子,不難想象,這種智能化學習平臺將會帶來的革命性影響。學校,曾經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好的學校更是稀缺性的資源。由於這種智能型學習平臺的普及,在不遠的將來,名校將人人可上,也就是說,對中國這種教育資源還相對匱乏的國家來說,如果應對得當,資源匱乏的問題可以很快得到緩解。此外,這種智能型學習平臺的出現,也將給整個教育行業帶來衝擊和挑戰,名牌大學的品牌無疑會更加突出、更受追捧,普通大學的發展空間會受到什麼影響?它們會不會衰減?如果不會,又該如何來吸引學生?既然最好的視頻資源可以免費獲得,教師的角色又需不需要調整?如何調整?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思考和麪對的挑戰。
  這只是大數據大潮在教育領域掀起的一朵浪花。毫不誇張地說,大數據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將是方方面面、難以估量的,任何一個行業都將受到大數據帶來的衝擊和影響。我們再以時下另外一個熱門名詞“智慧城市”爲例。近幾年來,國內外都興起了建設智慧城市的浪潮。據國內智慧城市的領軍公司——神州數碼董事局主席郭爲先生介紹:目前,國內有60多個城市已經將建設智慧城市納入了“十二五”規劃,智慧城市將成爲拉動下一輪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但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智慧城市的建設問題,其實是一個城市的大數據綜合治理問題:一是要在以前沒有收集數據的地方收集更多的數據,這主要是利用物聯網的技術;二是要讓不同系統的數據準確地對接起來,這是系統整合的任務;最後,還要利用數據可視化的技術把海量數據中隱藏的知識揭示、展示出來,讓數據中的智慧能夠以一種直觀的形式流向城市的管理者、決策者和市民大衆。作爲國內智慧城市理念最有力的推動者,郭爲先生還指出,智慧城市的建設,是在用信息技術解決社會治理中的難題,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這又證明,大數據的應用和價值,遠遠不是商業領域這麼簡單。
  除了加速企業創新,引領新的經濟繁榮,大數據還可以成爲啓動透明政府的利器。這些也是我在《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一書中着墨較多的地方。世界知名的管理諮詢大師達文波特,曾向我提及,中國的政府和企業在很多領域都有雄心勃勃的計劃,這引起了全球的關注,這些雄心和計劃,現在應該拓進到大數據的領域。這也是我寫作的初衷。新年將至,我希望中國社會盡快制定和大數據相關的政策,出臺具體的措施,從而抓住歷史的機遇、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2013年,我希望是中國社會的大數據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