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刺 | 如何通過人工神經網絡實現圖像識別?

--- 拔出你心中最困惑的刺!---

在這個用過即棄的時代,不要讓你的求知慾過期。

今日拔刺:

1、如何通過人工神經網絡實現圖像識別?

2、人工智能時代,藝術是否會成爲解放人類的途徑?

3、聯發科x30、高通驍龍710、驍龍660和麒麟970,哪個更強悍?

本文 | 1966字 閱讀時間 | 5分鐘

如何通過人工神經網絡實現圖像識別?

人工神經網絡作爲一個新技術正不斷融入各個學科,其獨有的優勢在數字圖像處理中也得到了不錯的運用。針對卷積神經網絡做圖像識別,則是一個相當火的方向,如騰訊雲識別,只要上傳任意一張圖像就能識別出圖中有人還是有花等,那這到底是怎麼實現的呢?

下面我們就以如何通過神經網絡識別人物肖像來說事。

假設有一張女人的圖像:

這是一張大小爲350x450的圖像,那現在我們在人工智能裏設定,如果在看到其他的圖,只要其大小爲350x450,並且所有像素點跟上面這張圖一樣,那就判定圖中的人是女的。

很顯然,在海量的圖像裏除了這張能再找到完全一樣的纔怪。那怎麼辦嘞,每個人都長的不一樣,有的白一點,有的黑一點,即使是同一個女人,也有可能她吃胖了,那豈不是認不出來了?

這時神經網絡發揮作用了,我們看這張圖時看到了什麼特徵?帽子、長髮、捲髮、大眼睛而且還露背了。

再分析一下,頭髮是黑色的,黑色的像素亮度低,頭髮一般是一簇的,捲髮是大卷的,大眼睛在整個臉部佔比多一點,好像都是廢話,但對於神經網絡不是,這都是特徵。

若我們有10萬張長髮的人的圖像,讓神經分析所有圖中像素點的位置和像素點的值的共同點,最終會得到一個網絡,只要跟這個網絡裏記憶的特徵相同或者相似的就會被定義爲長髮。10萬個長髮髮型樣本幾乎覆蓋了所有能想到的髮型,當再拿一張長髮的人的圖像來通過網絡,就會查到一個大多數女人的特徵:長髮。

那該有人問了,這還是不能知道圖中的人是男是女啊,有的動物也是長髮,比如馬......

那我們再增加特徵唄,10萬張嘴的特徵,10萬張鼻子的特徵等,只管往上加,每一個物種都有其共同特徵和獨有特徵。

假如在人工智能裏定義一個女人需要滿足100個特徵,那麼在海量的圖像裏只要滿足這100個我們定義的特徵,那麼她就是女人。

人工智能時代

藝術是否會成爲解放人類的途徑?

2017年李開復在《奇葩大會》上說50%的職業類型會被人工智能所代替。無可否認,伴隨着人工智能的興起,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智力勞動,人工智能都看似遊刃有餘。人們在被取代的失價中惶恐,那麼,糅合了理性與感性蘊藏着人類豐富情感的藝術領域會是獨屬於人類的最後一片淨土嘛?

這個問題沒有定論。我們知道藝術是需要創造力的,它要求我們追求美、發現美,在藝術創造中表達自己的情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審美和情感,但藝術卻可以將不同人的情感鏈接。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魅力怎麼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呢?

事實上,AI誕生以來,關於AI與藝術的思考和討論就從來沒有停止過,AI在藝術領域的探索也不斷打破人們的視界。2016年到2017年,阿爾法狗相繼戰勝了李在石和柯潔;仿真機器人sophia可以與人自如交談,甚至還能向人拋媚眼;人工智能寫出的詩作與人類的詩作混雜在一起連專家都難以分辨;AI創作的小說都可以衝擊日本的星新一文學獎;更讓人感到吃驚的是就連繪畫這種抽象的領域也有人工智能涉足,甚至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儘管現階段AI的畫作看上去還有些令人毛骨悚然,這可能是AI對自己認識的世界的表達,但誰也說不準,隨着技術的發展,AI 可以創作出與人類情感相通的畫作。

不過,在AI 沒有發展到有獨立情感之前,藝術仍然會是人類最獨特的精神領域。AI 可以掌握龐大複雜的算法,可以識別人類面部的表情,能夠將文字排列組合,也能模仿創造畫作,但想擁有人的靈魂和思想,還只是個設想。

聯發科x30、高通驍龍710

驍龍660和麒麟970,哪個更強悍?

從定性上講:麒麟970>驍龍710>聯發科x30>驍龍660。

從定量上講:

跑分僅作參考,下文從各核心的配置角度對其進行綜合評比:

麒麟970配置:10nm工藝,CPU採用2.4GHZ 4xCortex A73+1.8GHz 4xcortex A53,GPU採用12核心的Mali-G72MP GPU架構性能優異,在網絡基帶上麒麟970的LTE Cat.18提出“準5g”網絡的概念,下行最高1.2Gbps,在以上四種處理器中當之無愧排行第一。

驍龍710:高通驍龍710在製造工藝同樣採用10nm工藝,CPU爲8核心的Qualcomm Kryo 360,GPU的型號是Adreno 616,網絡基帶爲Cat13/15,峯值下載速率可達800 Mbps,雖然跟旗艦處理器麒麟970比起來尚有差距,但在中端CPU中出類拔萃。

聯發科x30:這款處理器採用的是10核心CPU,10nm工藝,聯發科的這款X30 是唯一支持高速三載波聚合 (下行速度達450Mbit / s)的處理器。在CPU上,x30內建 2.6GHz 雙核心 ARM Cortex-A73 處理器+2.2GHz 四核心 ARM Cortex-A53 處理器+1.9GHz四核心ARM Cortex-A35 處理器。其GPU型號爲MG PowerVR 7XTP,綜合性能值得信賴。

驍龍660:在製造工藝上,屬於普通的中端CPU高通驍龍660核心採用上一代14nm工藝加工,雖然同是8核心CPU,驍龍660的Qualcomm Kryo 260則弱於高通710的CPU,並且在GPU上驍龍660採用的是Adreno 515,相對於以上系列的GPU則較弱。相對於網絡基帶,驍龍660採用Cat13/12峯值下載速率弱勢。

根據以上數據總結:

從工藝上講:麒麟970=高通710=聯發科x30>高通660;

從CPU上講:麒麟970>高通710>聯發科x30>高通660;

從GPU上講:麒麟970>高通710 約= 聯發科x30>高通660;

從網絡基帶上講:麒麟970>高通710>高通660>聯發科x30;

綜合性能以及遊戲體驗和平臺跑分:麒麟970>高通710>聯發科x30>高通660,麒麟970作爲旗艦處理器,在各方面碾壓以上中端處理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