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無法【堅持跑步】,你的問題出在哪裏?

> 從今年四月起,爲了擺脫知識焦慮而開始跑步,到現在跑步成了每週的習慣。前段時間剛完成了第二個一百公里的目標。寫這篇文章是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朋友養成跑步的習慣。

>

> ![image.png](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9589158-0625c94a27329de8.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讀下文之前,希望大家先思考幾個問題:

1.  爲什麼堅持跑步(或者說養成好習慣,戒掉壞習慣)那麼難?

2.  習慣的本質是什麼?

3.  總在想着提高動力,有想過怎麼減少阻力嗎?

4.  正反饋與負反饋?(很多的知識在底層都有一個高度的統一,如何將模電中的正負反饋應用於生活)

## 一、動力VS阻力

印象中很小的時候開始,就知道動力這個詞。我們從小所受到的教育都是,做任何事都要有動力,可是到底動力是什麼?如何去培養動力?貌似沒有人教過我們。所以,其實細問自己,動力到底是什麼,我們好像並不知道答案。

進大學之後,有了一定的閱讀量之後,才明白,我們對動力的誤解,或者說我們一味強調做事的動力,那麼它的反面呢,我們如何去克服做一件事的阻力。

類似於牛頓力學中,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做勻變速運動,我們做一件事其實也會有動力與阻力。

舉一些例子:

*  很多人喜歡熬夜刷手機,刷微博,看劇等,熬到很晚,導致早上起不來,那麼增大這件事阻力的一種方式是爲什麼不把手機帶上牀,放在離自己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呢?

*  有些人,早上賴牀,起不來,爲何不在定完鬧鐘後把手機放腳那邊,或者放在(上牀下桌的)桌子上,這樣鬧鐘響時,就必須起身關掉鬧鐘。

*  有些人上課,控制不住玩手機,爲什麼不先用一些**專注做事**的軟件(比如,forest,不做手機控,番茄時鐘)控制自己玩手機,然後把手機放在離自己比較遠的地方呢?

## 二、建立自己的獎勵機制

說實話,長期的堅持很難,尤其在堅持卻看不到效果的時候,所以在堅持的過程中不斷增加自己的動力顯得很重要。

**獎勵與懲罰機制**就是用來提升自己的動力的。

這個類似於,模電中的正反饋和負反饋。

什麼意思呢?

比方說,你定的目標是,每週跑十公里。在週日時,你可以總結統計一下,看自己是否達到了這個目標,如果達到 了,可以給自己一點獎勵,最好你很期待,能給你帶來很大的成就感。如果沒有達成,可以給自己一點懲罰,最好是你很討厭的東西。

## 三、小技巧分享

1.  確定你每週的跑步目標

    爲什麼以周爲時間單位呢?

    > 每天堅持很難,無論是外界因素(天氣不好,身體不適等)還是自身因素。所以以周爲週期,給自己足夠的靈活性。

    >

    > 再者說,在我們受到的教育裏面,強調堅持,尤其是每天堅持,但是其實沒有必要,所以一旦哪天沒有完成目標,不要自責。這點很重要。

2.  運用動力與阻力機制,要跑步的那天,出門時就換好運動鞋(增加動力),不要吃容易吃壞肚子的食物(減少阻力)等等。

3.  最好有可以和你一起堅持的夥伴。這樣做有風險也有好處,我自己其實大部分時間一個人堅持跑步,但是有夥伴一起,可以相互加油打氣,增加動力,但是也容易因爲其中一個夥伴的怠慢而導致你也怠慢,所以這個夥伴的選擇非常重要。

4.  運用獎勵與懲罰機制,定下目標之後,沒有完成時給自己怎樣的懲罰,完成時給自己怎麼樣的獎勵,從而促使你堅持。

## fu叔叔說:

> **我所有的文章,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更新**。當我對某個問題有新的感悟時,會及時更新與大家分享,歡迎大家關注我。我是fu叔叔,我們一起加油吧~

>

> 關於習慣的養成,推薦書《微習慣——簡單到不可能失敗自我管理法則》和《習慣的力量》

>

> 前面思考問題的答案可以在書中找到~

>

> (後面我也會寫書評,但是具體什麼時候難說,因爲大學學業還是比較忙的,我儘量保證**每週一篇**的更新頻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