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結束篇

     

圖片發自簡書App

      花了半個月時間,對《孫子兵法》進行了一次通讀,從而對孫武的戰略思想有了一定的深入瞭解,作爲中國最早的軍事理論和實戰家,孫武戰略思想源於《易經》。孫武從《易經》中明白自然之道,合理的把很多思想用在戰略理論中,在經過自己的實踐,形成了著名的《孫子兵法》十三篇,被後人稱之爲“兵聖”,也和老子、孔子並列成爲中國古代思想界的三棵巨星之一。

      孫武晚年歸隱山林以後,整日與吳地的青山碧水相伴,同家人在一起悠閒自在,享盡天倫之樂。次子孫明、三子孫敵都已成人,孫武既是父親,又是老師,悉心傳授孩子們軍事理論和謀略思想。

      在盡享幽靜環境、休閒氛圍的日子裏,孫武取出從前寫的兵法十三篇簡冊,讓兩個孩子和他一起系統地進行修改和完善。

        孫武首次晉見吳王闔閭時呈獻的兵法十三篇,是在全面總結前人關於戰爭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考察體會寫成的。其內容側重於迎合吳王“西破強楚、爭霸諸侯”的強烈願望,針對楚、越、齊、晉等周邊鄰國的情況,提出戰而能勝的戰略戰術思想。經過長期跟隨吳王闔閭、夫差和好友伍子胥征戰南北的實踐檢驗,其基本理論是正確的,但也有些內容需要作進一步闡明和發揮。孫武根據自己長期從事軍事戰爭的實踐經驗,以及吳國最終被越國滅亡的教訓,對原來的兵法十三篇進行了增補和修改,使這部兵書更加完善,逐漸成爲兵學思想的寶庫、兵家理論的經典。

      孫武從退隱到終老,一直沒有離開吳國,死後葬在吳都郊外。孫武生前把兵法十三篇悉心傳授給了兩個兒子。其中次子孫明最聰明伶俐,領悟力最強,所以深得孫武喜愛。孫明在兵學方面的造詣最深,其後立有戰功,被越王勾踐封賜世襲富春采地。孫明的後裔孫臏,成爲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著有《孫臏兵法》傳世。

      孫武的一生,除了其赫赫戰功以外,更主要的是他給後人留下了不少珍貴的論兵、論政的篇章,其中尤以流傳下來的《孫子》最著名。《孫子》兵法十三篇五千餘言,集中、完整地體現了孫武的軍事謀略思想。

      孫武的軍事思想具有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觀點。孫武在其兵法中科學概括和總結了異常豐富、多方面的哲學道理,從而確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與孔子、老子的並列地位,被並稱爲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顆明亮的星體。

      孫武的軍事理論並非沒有缺點、錯誤,但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見識深深影響了後世,受到古今中外軍事家的廣泛推崇。戰國時代的吳起、孫臏、尉繚子等衆多的軍事家推崇孫武的軍事藝術首屈一指。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盛讚《孫子》兵法十三篇,他親自整理前人對《孫子》的研究,作成簡明的“略解”,爲後人學習運用《孫子》兵法十三篇提供了方便。宋代,《孫子兵法》作爲《武經七書》的第一部,成爲科舉中武科考試的理論科目,《孫子兵法》從此在社會上得到廣泛的流傳。《孫子兵法》榮膺“世界第一兵書”、“兵學聖典”的美譽;孫武本人也被世界各國的兵家學者公認爲“東方兵學鼻祖”。

      讀完《孫子兵法》,更多的是一種敬畏和震撼,古人純粹的思想提煉得如此精妙,實在歎爲觀止。一個人只有心無旁騖,一心專研,必定能有出彩的精華。正如佛法七覺支中說到: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猗覺支、定覺支、護覺支。只要一個人能順應這個規則專研某一門類,必定成爲專家。而今社會發展飛速,很多人一生轉換的項目不計其數,這樣要成爲一個成功者很難,放眼世界,但凡成功者都是在一個領域中紮根深入,都有不錯的成就。《孫子兵法》不但讓我們明白戰略思想的重要,更讓我們明白,堅持在一個對的領域深入纔是成功之道。

圖片發自簡書App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