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算一算數據中心停機的賬

眼看就要臨近年底了,是不是又到了“算賬”的季節。

 

老闆忙着算分紅

 

領導忙着算KPI

 

小編也來算算今年“賬單”

 

 

感覺老闆看到這篇文章以後會把我拉黑的!

 

送自己一份英文對聯

 

上聯:no zuo no die why you tr

下聯:no try no high give me five

橫批: let it go

 

 

當然,這個不是今天的“主題”,純粹是爲了引(苦)入(中)正(作)題(樂)!

 

 

2018年數據中心領域可謂多事之秋,阿里雲、騰訊雲先後因爲數據中心宕機而對雲服務造成重大影響。起火、停電、設備故障、網絡攻擊或人爲因素造成的數據中心宕機事件也是屢見不鮮。

 

前兩天一篇英國航空公司因數據中心停機向CBRE索賠5.8億元的消息可能大家也都有關注到。

 

據Ponemon Institute2016年發佈的研究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5年間,數據中心停機成本上升了38%,從平均的505502美元增加到740357美元。

 

並且,根據報告顯示,隨着企業和用戶對於網絡的依賴性增加,停機事件的成本將持續增加,這意味着數據中心的損失會越來越大。根據統計,目前由於宕機而造成損失最高的行業包括金融,通信,醫療,電子商務等。

 

 

根據Ponemon的研究顯示,UPS系統故障是造成數據中心停機的最大原因,2016年25%的事件是由於UPS故障引起的。

 

 

除此之外,意外和人爲因素在數據中心意外的停機中佔最大比例,2013年到2016年均保持在22%。另外,由於人爲因素造成的損失也在大幅度增加,從2013年的380000美元躍升至2016年的489000美元,增長了28%以上。

 

在停機損失成本中因IT設備故障導致的損失最大,達到了995000美元。

 

算完這筆賬,小編終於知道爲什麼運維工程師像伺候祖宗一樣伺候數據中心了。

 

簡直是,一不小心,分分鐘就回到解放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