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權威

我不相信權威!

不只是權威,我對任何人的言論都有所保留。除非它符合邏輯,也就是說,它要聽起來“有道理”。但“權威”是比較典型的羣體,所以本文借它來說理

爲了避免無意義地爭論,我有必要解釋下這句話:看待事物不要走極端。我不是不相信“每一個”權威,也不是不相信權威說的“每一句話”。我的意思是,在公共場合下,權威們所說的大部分話,我都持懷疑態度。

在其位謀其政


換句話說,屁股決定腦袋。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人做的事,說的話,背後大都是有利益等考量,公共場合更是如此。只不過具體怎樣的利益考量,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正是因爲權威說的話大都是出於利益等考量,而不是出於對真理,對事實的追求。所以我纔會說“我不相信權威”。

經常在網絡上看到有人在爭論。

如果我發現某個人和其“爭論的對象”有利益關聯或者說其他人性/心理方面的動機(比如:和一個貧窮的人討論“貧窮和愚昧的關係”,他就有可能僅僅因爲“對號入座”而不顧事實邏輯,一味反駁;很多人聽不得對當下社會的批評言論也是出於某種“奇怪的心理原因”,儘管事實如此。),那麼他的觀點的可信度就會大大降低。

前段時間“李笑來通話錄音流出”,又證實了我的想法:大多數所謂“知名人士”只是把大衆當成“可以隨意擺弄的對象”(本來想說“傻逼”,但這個詞太情緒化了,遂換之)罷了,沒別的。還有這麼多人把他們的言論奉爲圭臬,呵呵。

這麼多人輕信權威的話,可能是覺得:因爲權威比自己更專業,見識更多,更有經驗,更....所以權威的言論就更可靠。
這個因果關係看上去似乎沒問題。

但這句話正確的一個前提卻被大衆忽略了,而這個前提恰恰是致命的:權威在經過一番權衡後(利益?道德?),認爲告訴大衆“正確的話”是符合“他的需求”的。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權威在經過一番權衡後,認爲告訴大衆“錯誤的話”是符合“他的需求”的呢?

預設觀點


相信多數人在看到權威的觀點前都會有自己的“觀點”。

多數人發現權威的觀點和自己的一致,會笑着點了點頭說:“嗯,果然我想的沒錯!”,然後就吃瓜去了。

這種人只是在欺騙自己罷了。他們瞭解權威觀點的唯一目的只是想確認”權威的觀點和自己的一致“。並且這裏還有個隱藏的預設:他們潛意識認爲“權威的觀點就是正確的”。

他們這種行爲還反映出他們的不自信。居然需要別人告訴自己是對的,自己才覺得自己是對的,呵。

那麼這種人在發現權威觀點和自己的不一致時,也只會拋棄自己的觀點,選擇接受權威的觀點,而不會去主動思考!思考!思考!

少數人則不止於此,會去思考權威說的話是否有邏輯問題,數據引用是否正確等,還會繼續通過搜索引擎去看其他人的觀點,尤其是相反的觀點,繼續思考

盡信書不如無書


“努力很重要”

“選擇比努力重要”

“選擇雖然比努力重要,但堅持比選擇更重要”

可能有人會抓狂說:”他喵的,到底哪個重要?”

糾結哪個重要根本無關緊要!

在我高中的某個時刻突然發現:針對同一件事,一個人可以出於不同的考量而說出相反卻都有說服力的話之後,我就決定不再只是一味地接受任何人的觀點了。

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就是這個道理。

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簡直太重要了。重要到什麼程度呢?完全可以說是“性命攸關”。

它可以幫助你在生活中面臨大大小小的選擇時,大概率能選擇到更有利的那一個。

關於獨立思考,不想聊了。

其他相關文章及討論:

書評:《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 (需科學上網)

什麼是獨立思考?如何獨立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