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方法

閱讀方法

這篇主要寫一些學習(尤其是閱讀)的基本方法。

1. 趁着對一件事情有熱情的時候,一股腦兒把萬事開頭那個最難的階段熬過去。萬事開頭難,因爲從不瞭解到了解基本的一些事實,是一個新知識暴漲的階段,這個時候的困難是最大的。有人熬不過去,覺得困難太大就放棄了。不過,狂熱的興趣可以抵消對困難的感覺,所以趁着對一件事情有熱情的時候,開一個好頭是很重要的。(當然,這並不是說持之以恆就不重要了)。當然,也許這個是因人而異的,對我來說我會在對一件事情有濃厚興趣的時候非常專注地學習,把很多 groundworks 做掉。後面就會順利一些了。

2. 根據主題來查閱資料,而不是根據資料來查閱主題。以前讀書的時候是一本一本的讀,眼裏看到的是一本一本的書,現在則是一章、甚至一節一節的讀,眼中看到的不是一本一本的書,而是一堆一堆的章節,一個一個的知識主題,按照主題來閱讀,你會發現讀的時候不再是老老實實地一本書看完看另一本,而是非常頻繁地從一本書跳到另一本書,從一處資料跳到另一處資料,從而來獲得多個不同的人對同一個主題是如何講解的。比如最近我發現在看蒙特卡羅算法時就查了十來處資料,其中有三四篇 paper 和六七本書;這是因爲即便是經典的書,你也不能指望它對其中每一個主題的介紹都是盡善盡美的,有些書對某個主題(知識點)的介紹比較到位,有些書則對另一些知識點介紹得比較到位。而有時候一篇緊湊的 paper 比一本書上講得還要好。我硬盤裏面的書按主題分類,每個主題下面都有一堆書,當我需要學習某個主題的知識時(譬如貝葉斯學習或者神經網絡),我會把裏面涉及這個主題的書都翻開來,索引到相關章節,然後挑講得好的看。那麼,如何判斷一個資料是好資料還是壞資料呢?

3. 好資料,壞資料。好資料的特點:從問題出發;重點介紹方法背後的理念( rationale ),注重直觀解釋,而不是方法的技術細節;按照方法被髮明的時間流程來介紹(先是遇到了什麼什麼問題,然後怎樣分析,推理,最後發現目前所使用的方法)。壞資料的特點是好資料的反面:上來就講方法細節,彷彿某方法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他們往往這樣寫“我們定義… 我們稱… 我們進行以下幾個步驟… ”。根本不講爲什麼要用這個方法,人們最初是因爲面對什麼問題纔想到這個方法的,其間又是怎樣纔想出了這麼個方法的,方法背後的直觀思想又是什麼。實際上一個方法如果將其最終最簡潔的形式直接表達出來往往丟失掉了絕大多數信息,這個丟掉的信息就是問題解決背後的思維過程。至於爲什麼大多數書做不到這一點,我在這裏試着分析過。

4. 學習一個東西之前,首先在大腦中積累充分的“疑惑感”。即弄清面臨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在瀏覽方法本身之前,最好先使勁問問自己能想到什麼方法。一個公認的事實是,你對問題的疑惑越大,在之前做的自己的思考越多,當看到解答之後印象就越深刻。記得大學裏面的課本總是瀑布式地把整個知識結構一覽無餘地放在面前,讀的過程倒是挺爽,連連點頭,讀完了很快又忘掉了,爲什麼?因爲沒有帶着疑問去學習。

5. 有選擇地閱讀。很多人覺得我讀書速度很快,其實我只是有選擇地閱讀。這裏的選擇體現在兩個地方,一是選擇一本書中感興趣的章節優先閱讀。二是對一本書中技術性較弱或信息密度較低的部分快速地略讀。一般來說,除了技術性非常強的書之外,大多數書的信息密度很低,有很多廢話。一般來說在閱讀的時候應該這樣來切分內容:1. 問題是什麼?2. 方案是什麼?3. 例子是什麼?如果是需要解釋一個現象的(譬如《黑天鵝》),那麼1. 現象是什麼?2. 解釋是什麼?3. 支撐這個解釋的理由是什麼?4. 例子是什麼?一般來說,這一二三四用不了多少字就可以寫完了(如果假設只舉一到兩個精到的例子的話),這樣的無廢話著作的典型是《合作的進化》;那爲什麼有些書,明明核心觀點就那點東西(頂多加上幾個精要的例子罷了)卻寫得長得要命呢?因爲人的思維都有一個“聯想”的特點,寫着寫着就容易旁逸斜出,而且作者自己也往往覺得引申出去挺牛逼,有時候很多與主題無關的廢話就摻和進來了;那麼,閱讀的時候就應該有選擇性地濾掉這些不相干的廢話;此外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大量冗餘的例子。一般來說組織得比較好的書會有詳細且一目瞭然的目錄和索引,根據目錄首先就可以濾掉一部分(比如某個子章節的內容你以前是看過的),然後有時候作者還會舉很多冗餘的例子,如果你已經覺得印象夠深刻了這些例子完全可以不看(一些書就非常厚道地對每個觀點只輔以一兩個最最經典的例子,譬如《與衆不同的心理學——如何正視心理學》,這樣的書我最是喜歡)。

6. 爲什麼看不懂?如果看不懂一個知識,一般有如下幾個可能的原因:1. 你看得不夠使勁。對此古人總結過——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雖然這個規律不是任何時候都成立的,但是從認知科學的角度看是完全可以解釋的,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注意力往往會有選擇性地關注其中的某一些“點”,而忽略了另一些“點”,於是一遍看下來可能因爲某一些忽略導致無法理解整體。或者乾脆看的時候就沒注意其中一些細節但重要的東西。此外,大腦理解一個東西需要一定的處理時間,人腦的處理速度很慢,神經衝動每秒傳輸速度不過百米,所以不能指望看到哪懂到哪。最後,我們可能因爲思維定勢的原因會從某個特定的角度去看一句話而忽略了從不同角度去理解的可能性。對於這類情況,仔仔細細地再多讀兩遍,多試着去理解兩遍,往往會“哦!原來這樣。”地恍然大悟。2. 其中涉及到了你不懂的概念。這是技術性的不理解。這種情況就需要 Cross Reference 。如果一句話中用到了你不懂的概念,那就去查,現在很多書都是電子書,直接搜索一下,或者,對於紙書,看一下書後面的索引就行了。奇怪的是很多人看不懂也不分析一下爲什麼不懂,就直接放棄了。正如解決問題一樣,問題卡住解決不了,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分析到底爲什麼解決不了,而不是直接求救。3. 作者講述的順序不對,你接着往下看,也許看到後面就明白了前面的了。

雜項

7. 如何在閱讀之前就能獲得對一本書質量的大致評估。在深入閱讀之前能夠迅速評估一本書的質量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基本上有幾個線索:1. 看作者。牛作者寫的書一般都不錯。2. 看目錄和簡介。一份好的目錄和簡介能夠透露這本書質量的相當一部分信息。目錄結構是否清晰,是否直白(而不是裝神弄鬼),都是衡量的線索。3. 看 Amazon 上的評價,這裏要注意的是,除了看整體打分之外,更要看打分最低的人是怎麼說的,因爲小衆意見往往有可能來自那些真正懂行的人(除了來踢館的),如果在打分最低的意見裏面看不到真正有價值的反駁意見的話就相當肯定書是不錯的了。4. 看樣章。Amazon 上一般都可以隨機瀏覽一些章節的,表達是否清晰,論證是否嚴謹,內容是否深刻,基本是幾頁紙就能看出來的。

8. 如何搜尋到好書。幾個線索:1. 同作者的著作。2. Amazon 相關推薦和主題相關的書列(類似豆瓣的豆列)。3. 一本好的著作(或一份好的資料——不管是書還是網頁)在參考資料裏面重點提到的其他著作。4. 有時對於一個主題,可以搜索到好心人總結的參考資源導引,那是最好不過的。


原文出處: http://mindhacks.cn/2008/09/17/learning-habits-part3/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