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易原理]二、卑高以陳,貴賤位矣


漢語非常簡潔,其中一個重要的方法,是承前省略,就是前面的主體或者內容,接下來的文字可以不再重複,後邊的陳述是前邊的繼續。

很明顯,「卑高以陳」缺少了一個主語,因爲卑高不足以成爲陳列的主體,而是陳列的狀態,所陳列的東西,或者說對象,是前邊說的「天地」,應該是把「天地」作爲一種基本元素,按照一定的規律來進行組合。在這裏《繫辭》告訴我們的是,這個排列組合的方法是上下疊置。

現在看來很彆扭的一個說法,原始人則未必。因爲「天地」本來就是上下疊置的存在,非常自然,非常合乎情理,非常容易接受。所以對於地在下、天在上的「卑高以陳」,當時可能就是大白話,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的文人們反而發現了這句話的玄妙,並進而琢磨出了無窮無盡的奇葩內容,以至於「卑高以陳」的本來含義、真實面目,幾千年來被掩蓋,不能揭示。

要揭開「卑高以陳」所可能掩藏的祕密,需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繫辭》爲什麼不明確說出,這樣的上下陳列,究竟可以「陳」多少列?如果原始人的第一感,是理解爲只「陳」天地二列,應該合乎當時的實際情況,也非常貼合自然。但是事後肯定會有人發現這個理解是一種限制性的解讀,所以就自然希望找到更確切的答案。也就是說,後來人們當然會知道不可能侷限於二列,應該可以有許多列,這反而成爲了一個懸而不決的疑難問題。

需要思考的第二個問題,是所陳列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當然沒有人會固執的認爲所陳列的只能是頭上的天和腳踏的地,至少會認爲是包括「天地」但不限於「天地」。因爲「天地」已經自然陳列在眼前,當然會解讀爲「卑高以陳」的一個具體範例。

第三個問題,「卑高以陳」的主體應該有哪些?

這主要看《繫辭》這個說法的落腳點何在,也就是說,要看《繫辭》到底說的是什麼。只要搞清楚了這句話的指向,就能順藤摸瓜找到所陳列的對象。至於其他的種種,無論是不是正確,無非思維發散而已。

《繫辭》的目的在於闡明什麼是「位」,文字的導向在這裏,落腳點也在這裏。所有的前期鋪墊,全部都是爲了隆重推出「位」這一個字服務的。前邊都是喝道的,後邊纔是正主兒。

爲了說清楚「位」的概念,《繫辭》採取了步步爲營,層層推進的笨功夫。

第一層基礎:「位」是由「天地」這兩種元素,排列組合形成的。

這自然會讓我們聯想到「二進制」,所謂的「天地」二元素,相當於二進制的「1和0」;所謂的「陳」,就是二進制的代碼組合;所謂的「位」,類似於二進制的「數位」。

《易經》與二進制的關係,在外國人在發現二進制之前,曾經有可能看到過卦象圖的歷史背景下,近年來一直爲國人所津津樂道、沾沾自喜,好像從此《易經》就與數據化世界掛上了勾,產生了割不斷的聯繫,也就是終於打上了「科學」的馬賽克。

實際上,無論人類是否發現了二進制,並進而「智能化」,《易經》不悲不喜,就在這裏,已經存在千萬年。既然已經是「易與天地準」,還有什麼能夠比與「天地」相同而更加神奇、更爲高端的事情?

第二層要旨:「貴賤」取決於「位」。

一開始的「天尊地卑」,顯然不是陽尊陰卑,更無法等同「男尊女卑」,真的不知道人們是從哪裏看出來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過渡的結論的。

《繫辭》的「天尊地卑」是對自然存在的客觀屬性的素描,之所以用「高」取代「尊」,用意在此;之所以用「貴賤」來通俗化渲染「尊卑」,用意亦在此。

爲什麼「天尊地卑」,是基於「位」,由此產生了一個基本的規則,也是萬事萬物的總則:「貴賤位矣」。

「天地」這兩個元素本身是沒有「貴賤」之分的,甚至也本不應該存在大小之別。一些認爲「天尊地卑」是由「天地」的自身性質決定的想法,是想當然。類似於「尊卑」、「貴賤」甚至於「上下」、「大小」這些概念在這裏的運用,都是出於「擬人化」的需要,並非事情的本來面目,而是經過了人的視覺的自然投影,是爲了便於人的理解而加工後的樣子。

總之,《繫辭》告訴我們,「位」不同,大小就不一樣,這就是所謂的「貴賤位矣」。到底怎麼不一樣?從一個「高」字的描寫,結合「天」被定位爲「尊」的結論,再加之天上地下的自然情況,可以據此得出的結論是唯一的:越在上的「位」越「貴」,反之,越在下的則越「賤」。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男尊女卑」的嚴格的社會等級觀念,應該就置根於此,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

在這個環境中,應該如何正確理解《繫辭》的「貴賤」觀點?比照二進制數的「位」而言,這個「貴賤」應當相當於「大小」,但是《繫辭》不僅沒有使用更加通俗的大小來表述,反而通過「尊卑」、「貴賤」的同義反復,實質性的表達了這種存在的比較,不能拘泥於「大小」的衡量方式,而必須着眼於更加客觀的尊貴程度上。其中當然有深意,但是卻已經無法用文字來確切表達,只能見仁見智。

《繫辭》的「卑高以陳,貴賤位矣」沒有主語,當然是前一句話的繼續,說的還是「天尊地卑」裏面的「天地」。這裏的重點僅在於說明,決定「尊卑」的方法和關鍵。這個方法就是「陳」,這個關鍵就是「位」。

我們的解讀沒有前例,所以就不好引用前賢大德的高談闊論,只能「原創」。也正因爲如此,我們不關心譭譽,只衷心的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