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之前曾看過一部電影——《可可西里》,影片的每一個鏡頭都牽動着我的心

影片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可可西里,中國境內最後的原始荒原,平均海拔4700米,這裏是藏羚羊最後的棲息地。

    首先介紹一下影片的背景。七八十年代,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上升,歐美市場掀起了一場“藏羚羊皮絨風”。1985年之後,盜獵者開始大規模屠殺藏羚羊,以滿足歐美市場對於藏羚羊絨的需求。短短几年時間,藏羚羊從一百萬只銳減至不足一萬隻。1994年1月18日,爲了保護藏羚羊,40歲的治多縣委副書記、“野犛牛隊”的領頭人索南達傑,在可可西里無人區與盜獵者對峙至最後一滴血流盡,被零下40攝氏度的寒風吹成了一座不屈的冰雕。索南達傑的妹夫扎巴多傑在他犧牲後主動接過帶領“西部野犛牛隊”的重任,支撐起與惡劣天氣和全副武裝的盜獵者的殊死搏鬥。影片的主角日泰的原型就是扎巴多傑。

  影片的開頭是當地人爲前任隊長索南達傑舉行的天葬——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葬禮。這個畫面十分的神聖,盤旋在天空的禿鷹吞食逝者的遺體,人們認爲高飛的禿鷹能把逝者的靈魂帶往天堂。北京來警察尕玉爲調查索南達傑的事件以記者的身份作掩護,來到傳聞中的可可西里。美麗靜謐的可可西里被突然來的槍聲打破了那片寧靜。漫山遍野的藏羚羊的骸骨令人毛骨悚然,登上隊員們大多數上山都是安葬藏羚羊的屍骨——盜獵分子太狡猾,作案技術高超,隊員們很難將他們抓住。

    巡山對隊員們出門巡山和家人們告別的場景十分沉重。隊員們和家人們相擁而泣,因爲他們都知道,這一去,可能再也回不來。盜獵分子們的槍不僅僅是射殺藏羚羊,因爲,前任隊長索南達傑就是死在他們的槍下的。設身處地地想想,和自己最親的人道別是一種怎樣的悲痛呢?當隊員們平安歸來時,家人們長虹出門迎接他們,並緊緊地抱住他們。

然而,影片中,最衝動我內心的便是劇情裏散發出的無窮無盡的絕望,整個故事情節似乎被絕望串聯着。

影片中的反派形象馬佔林爲生活所迫,麻木地幹起來剝羊皮的勾當。他說,由於可可西里環境惡化,他沒有辦法放羊,爲了生活,他剝一張羊皮也就5塊錢的經費。其中他的一句話特別令人深思——羊沒了,草沒了,但人得活啊!生活讓他不知所措,麻木不仁。可是,在可可西里,他還會有別的選擇嗎?

巡山隊員因得不到編制,缺錢少糧,一切的經費只有靠他們自己解決,人手短缺,所以他們一個隊員肚子在雪山上駐守了三年。另一名隊員長期有病在身,種種原因,巡山隊員不得不江南繳獲的藏羚羊皮非法出售。 盜獵分子爲了金錢殘殺藏羚羊,當地村民們爲了生活剝羊皮,巡山隊員爲了給隊友治病也販賣藏羚羊皮。在生活的逼迫之下,高尚和卑賤,善良和邪惡只是一念之間。

當隊長日泰發現盜獵分子的蹤跡時,及時隊員受傷、發病、汽車拋錨,糧食短缺,在追趕盜獵分子的路途中遭遇暴風雪,然而隊長還是決定繼續向前追擊,置生死於度外;當隊員劉棟爲了救發病的隊友,不得不伸手向三陪得女友借錢;當隊員們在暴風雪而又糧食窮盡的境況中等待救援;當劉棟在趕去救援的路中被殺人不眨眼的流沙慢慢吞沒;當隊長日泰在追上盜獵分子時彈盡糧絕,孤立無援,最後死在了對方的搶下......

尕玉最後由於是“局外人”的身份,倖免於難。最終尕玉帶回日泰冰冷的屍體,影片的結尾是日泰的家人爲日泰舉行天葬。

影片雖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但那如紀錄片一般真實的畫面,着實讓人觸目驚心。好在影片的結尾,用字幕的方式告訴人們可喜的消息:尕玉回到北京猴年寫下了這篇震驚中外的報道,於是當地政府終於有所作爲,成立了可可西里藏羚羊保護警察局,那些無辜的人兒終於不再做無辜的犧牲,藏羚羊們也得到了保護,五年後,藏羚羊的數量上升到了一百多萬只,可可西里恢復了原有的寧靜。

可可西里——美麗的青山,美麗的少女。願死者安息,也願可可西里永遠寧靜美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