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人和人的差別比人和狗的差別都大?

在007不寫就出局的我們班,看到一個最有意思的點評:

這是一個戰友給另一個的評語,看完後我在想:有錢人的快樂,真的是你根本想象不到。

班級分享

我們班開了個zoom班級所有有時間的人都齊聚在zoom平臺。大家都開始打開攝像頭,都能看到彼此在攝像頭前的樣子。

每個人一個分享2分鐘左右,年齡也都差不多,但一個小小的視屏框,就框出了三六九等分。

我們年齡都不一樣,最小的是大二的小王麒,最大的應該是秀芳姐,工作二十多年了還在加班,然後就是各行各業的。

在看不到人的時候,你可以隨便寫字,隨便講話,甚至罵人。但看到人的時候,一個攝像頭就把人和自己所在的環境被一個攝像頭拍攝的一覽無餘。

我下班比較早,六點下班就跑掉了,很少加班。回到租的房子裏,做完飯,打開客廳的音響,邊聽純音樂邊等着大家。

八點打開視頻的時候,有人在加班,有人在火車上一會有信號一會沒信號。有人一個人在辦公室和我們聊天,有人才剛剛出公司在擠地鐵信號還不好,有人在吵架,看不到頭像。有人自己創業租了兩層的樓。有人已經財富自由,就在那裏等着和你聊聊天。有人到宿舍高架牀前看着大家打招呼,也有人住的好幾百萬的房子,房裏裝修特別豪華,牆面,房頂都開着燈。

一個屏幕12個頭像,每個人非常真實的顯示在面前,app裏面,往右邊滑動,連續好幾頁。來回一動手指,大家每個人都清晰可見,混成怎樣,一清二楚。因爲那一刻,我發現人們只看結果,沒有任何掩飾,也沒辦法做假。

有人分享在打工覺得工資低,感覺自己都養不活。有人分享自己三十多全款買車買房,捐款已經六位數了。3年後希望捐出去七位數。

那一刻我發現,人和人的差別比人和狗的差別都大。

線下分享

上個月參加了:“劉潤進化島”的一個分享會,有一個分享的老師,其實也是90後,剛剛香港大學研究生畢業,進了“美國通用電器”通用電器公司通過層層篩選5000人裏選出了三個人,他就是其中之一,過來給我們分享一些自己的感受。

他說通用電器篩選非常嚴格,但是給每個人投入是30萬美金,然後一進公司就有人帶他,帶他的人還設置了三權分立的機制。說公司也特別有溫度,每一次生日給到最大的祝福和禮物的基本都是領導的祝福。

層層壓制和促進,就是爲了幫助你成長。而且這種全球知名品牌的企業,你學到的東西往往也是最先進的,見到的都是這個社會上最厲害的,公司給新人的要求是2年要求一個人要有別人10年的職場人的經驗,對應的兩年時間工資也要漲好多倍。成長速度毫無疑問也是最快的。

這就是大公司的好處。

但有個前提,你公司得有一個2年30萬美金的投入,也就是180萬人名幣的投入給你。180萬對於一個普通的小老闆來說是三五年整個公司的利潤了。

看着我們公司工作五年的也就才漲了兩千,很多做不下去就走了,但是老闆總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你走了又有新人來,社會就是這樣,總有比你更廉價的,有時候真的是資金決定了你成長的多快。

同樣是人,公司不同差別就是這麼大。一個希望的是留,一個希望的是走。

那一刻,人和人的差別比人和狗的差別都大。

思維繆誤

這個世界上有很清醒的人,總體而言是極少數,很多時候不僅生活貧窮,就連思維也相差很多。像笑來老師說的純粹是兩個物種之間的差異。講一個困擾我的故事吧:

我們很多人讀大學結束了不知道要幹什麼的時候,就開始考研究生。你問他爲什麼要考研究生?80%的回答要麼是不想上班,要麼是不知道,極少有人能清晰的說出自己要做什麼的。

畢業以後,我們在社會上工作,事實是工資不是很高。這時候家裏人就開始催你了,你快去考個公務員,考個老師吧。當公務員老師穩定,而且有養老保險,就算考一個不是編制的也沒關係,反正在國家單位總是好的。

是不是很有道理?其實,這個理解是錯的。

最近的一本書《輕鬆學會獨立思考》裏,秋葉老師說了這麼一段話:所有的問題就不在你要不要辭職去考老師,考公務員上面,這是一個僞命題。拿着根本沒有把握的可能性來討論未來的發展路徑,這是很多的學生在擇業的時候煩的錯誤。那麼還有一種可能性,要是沒考上呢?

爲什麼這麼問,正常情況是:你覺得這個是省時省力的。不好意思,社會上大多數人也是這麼想的,所以你註定是不好考的。而且每一年都有新畢業的學生,他們早就在學校準備了一年了,因爲大四基本沒課。

你應該思考你未來的可能性,思考不同的選擇路徑實施的成功概率,一定要在現實中思考可操作性。而且真的要看自己喜不喜歡,做一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是很難做好的,也是很受罪的。

那回過來看看爲什麼家長都覺得國家單位很重要,其實比起你自己做他們更相信的是組織,而不是你。說白了一個原因是對你未來不確定的恐懼,另外一個原因無疑就是窮了。

賺錢這個事情一定是一個長期積累的結果,你得有相對應的價值纔可以。很少有人一步登天的,所以普通人更應該慢慢積累。我記得,在我生日的時候我送給自己一份禮物,有一個禮物是跨越。

中產階級跨越精英階級是最難的,但是你藥具備兩點:

吳軍老師說,社會底層的人進入中產階級很容易,學會一個技能就可以。但是社會中產階級的人要走到精英階層就是最難的,需要具備兩點:

1.博雅教育,素質教育,會與人合作。

2.基本的技能,讓自己有謀生的本領。

這些技能都不是一天兩天能學會的,要反覆學習和反覆的練習精進。回到前面,有錢人的孩子從小就有一個非常優質的環境,從小就懂很多東西,他們很多人不僅努力還知書達理,然而窮人也不是沒機會,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自己學習和解決。

因爲有豐富的資源就是要比沒資源輕鬆很多。

我老闆也是屌絲出身最後有了上百萬的資產,他初中都沒畢業就來廣州打拼,現在也有兩套房,五六臺車,算是進入了中上階層階級。可想而知,受過的苦和糟過的罪我相信很多很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任何技能都是可以通過努力習得的,就比如他十多年前找不到工作還是一個業務員,他也沒想過能有今天。

我老闆說:遇到問題一定要反覆並且深刻的反思,找到正真的原因,不抱怨,承擔責任,勇於奉獻,解決問題。前兩天弗蘭克也在羣裏說:厲害的人從來都是不怕問題,總在想辦法在解決問題。而普通人一直在逃避問題。

總結

迴歸到那張截圖,先天條件是一回事,但是個人也是相差十萬八千里。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死磕自己,纔有可能減少差距跨越階級形成逆襲。《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派克說:“衆人皆苦。就看你是先選擇苦之後的甜,還是選擇甜之後的苦”。我想這句話是說給普通人聽的。也許,這就是爲什麼人和人的差距比狗的差距都大的原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