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雲計算關鍵詞:馬太效應、價格競賽與數字化轉型

儘管目前科技巨頭的B端轉型包含諸多領域,如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但作爲數字化轉型的載體,雲計算是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領域的“起點“,與之相關的業務能力也顯得至關重要。

換言之,2018年廝殺慘烈的雲計算市場,2019年還將繼續,其激烈程度甚或超過2018年。

微信圖片_20190107094147.png

馬太效應

2018年,雲計算市場一個最明顯的特徵是強者愈強。

根據Gartner發佈的全球公有云IaaS魔力象限,2017年共計14家企業進入該象限,而2018年這一數字銳減爲6家。而在2017年度全球公有云IaaS市場份額分析報告中,Gartner方面指出,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佔據全球市場份額前三,其中亞馬遜市場份額佔比超過50%,同比增速達25%。

位居二三位的微軟和阿里巴巴,儘管市場份額遠不及龍頭老大亞馬遜,但其市場份額同比增速分別達到98.2%和62.7%,體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反觀前五名之外的“長尾”廠商,市場份額合計僅29%,整體增速爲8.6%,遠低於頭部企業。

但是就國內而言,由於用戶對公有云的接受度依舊不高,所以市場仍然處於沒有打開的狀態,不論是頭部雲服務商還是新興的雲服務平臺,都有在未來產生爆發的可能。

timg (64).jpg

價格競賽

2018年的國內公有云市場,延續着此前的價格競賽。

5月,騰訊雲宣佈新一輪核心產品價格下調,涉及產品包括CVM、CDN、數據庫、COS存儲等,最高降幅達50%。6月,阿里雲在2018雲棲大會海峯會上,對相關雲產品和雲服務進行降價,其中對象存儲OSS降價18.9%,表格存儲最高降價50%,EOS雲服務器全地域降價24%等。

8月,亞馬遜宣佈將Linux產品價格降低一半,Windows虛擬服務器的產品價格降低三成左右。據統計,亞馬遜十年來降價已超過50次。9月,百度在雲智峯會上宣佈過去一年相關主要產品持續降價,CDN流量價格近期降低42%,BCC雲服務器降價達到50%。

“隨着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各大雲基礎設施廠商紛紛選擇降價來吸引更多用戶涌入、增大雲服務的規模效應。”招商證券研究團隊就此評論道。

不過,價格戰的全面開打,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企業利潤。未來的企業應該更加認識到質量在雲服務和產品中的重要價值。

因此,隨着雲計算產業從初期逐漸走向成熟,價格戰也將逐漸過渡到價值戰。用戶所評估的不再僅僅是服務價格,而是爲自身帶來的價值點。

u=3903687006,2321423518&fm=26&gp=0.jpg

數字化轉型

那麼,在從草莽階段的價格戰,到成熟期的價值戰過渡中,何謂價值?

進入2018年最後幾個月,國內科技巨頭開始齊刷刷地變陣。無論是阿里巴巴、騰訊或是百度,新成立的事業羣組均包含核心關鍵字“雲”,以此迎接即將到來的上雲時代。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BAT的相關事業羣組不僅包含基礎的雲計算業務,百度智能雲事業羣組同時承載AI to B和雲業務的發展,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整合騰訊雲、互聯網+、智慧零售、教育、醫療、安全和LBS等行業解決方案,阿里雲亦將全面整合包括機器智能的計算平臺、算法能力、數據庫、基礎技術架構平臺、調度平臺等核心能力。

當前雲計算還處於“淺水區”,更多是將富餘算力、帶寬、存儲等基礎設施能力共享給用戶,但當雲計算向PaaS及SaaS層等“深水區”推進時,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能力就會成爲價值增量。


版權聲明:本文素材來源於企業網D1net,轉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