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4小時演講精華摘錄:對用戶善良

說到微信公開課PRO,大家肯定會想到的是“微信之父”張小龍,然而,在今年微信公開課的主題演講上,並沒有出現他的身影,讓很多觀衆甚是失望。到了9號晚上的“微信之夜”,張小龍終於現身,頓時全場掌聲雷動。之後,張小龍發表了長達四個小時的演講,他說這是他認真準備的一場“行爲藝術”,下面讓我們帶大家再回顧一下這場幽默的“行爲藝術”。

張小龍說今年這個時間點很特別,去年是七年之癢,今年是微信的第八年,截止到2018年8月,微信日登陸量已經超過10億,是國內第一個DAU達到這個數量級的App,這是一個巨大的里程碑,對互聯網產品來說,是值得慶祝的事情。

每天都有1億人教我怎麼做產品

張小龍說每天都有5億人說微信做得不好,每天都有1億人教他怎麼做產品。

這麼多年來,微信的界面是一個人站在地球的前面,更早的版本是一個人站在月球前面,他說這種設計把想象的空間留給用戶,讓用戶有自己的理解,而且在將來,這種界面也不會變。

與衆不同就是優秀

有人曾說,微信在互聯網界,就是個異類,張小龍對此表示很高興,他認爲做異類表示與衆不同,與衆不同就是優秀。其實微信只是守住了做一個好產品的底線,居然就與衆不同了。那是因爲很多產品不把自己當產品看待,不把用戶當用戶看待,而微信,做到了這兩點。

好產品的十大特性

什麼是一個好的產品?用戶多,讓人上癮就是一個好產品嗎?不是,一個好產品應該具備以下十個特點:

  • 富有創意,有創新精神
  • 有用的
  • 優美的,有美感
  • 容易使用的
  • 含蓄不張揚
  • 對用戶誠實
  • 經久不衰
  • 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 環保的,不浪費資源
  • 少即是多,儘可能少的露出設計

改變logo會破壞產品

微信爲什麼不會在節日改變自己的logo,張小龍說微信一直在循序好的設計、好的產品的原則,所以微信不會去做影響設計美感的事情。

垃圾信息並不是可怕,可怕的是你認爲這是正常的

PC時代,PV量最大的頁面是IE瀏覽器的 404頁面,這個頁面的曝光量很高,爲什麼不在這裏放一個廣告?同理,微信的啓動頁的PV量也很大,爲什麼微信不在這裏放一個廣告?

如果設置開屏廣告,用戶習慣了,可能就會接受了,但是這樣會帶來強迫性的用戶體驗,當你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產品,你就不能接受一個很爛的功能被加在用戶的身上,垃圾信息並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你認爲這是正常的。

不要害怕用戶抱怨,而不去改變

微信最新的版本7.0,很多用戶吐槽頁面變白,變得刺眼。但是每一次改版都會帶來很多的不適應,尤其是這樣一個10億用戶的app來說,如果讓用戶投票,我們可能什麼都不能做。等用戶適應之後,他們會接受的。所以我們必須要讓我們的產品不停地去適應這個時代,不要害怕用戶的抱怨,而不去改變它。尤其是在UI上,我們永遠不可能讓所有的人滿意。但是,我們讓產品越來越美,符合甚至引導當前用戶的審美,而不是落伍於時代。而且,微信並不是因爲用戶多了纔去這樣做,而是一開始就遵循這個原則。

很多想法都是突如其來的

張小龍說,我們的很多想法都是突如其來的,上帝作爲一個程序員,他編好了一個程序,會在合適的時間,把想法放進你的腦袋裏,微信也是這樣誕生的。但並不是說你在原地等着就可以了,它是有跡可循的,你在此之前需要做很多準備。

如果新的產品沒有獲得自然增長,就不應該去推廣它

最開始微信只有10個人,當時做出來很忐忑,他們不知道這個產品會怎樣,因爲當時微信的用戶特別少。在前5個月裏,基本沒有做推廣,那時他們只是想看微信這樣一個產品對用戶有沒有構成吸引力?用戶是否願意自發傳播它,如果用戶不願意,怎麼去推廣它也是沒有意義的。因爲張小龍認爲,如果一個新的產品沒有獲得自然增長,就不應該去推廣它。

直到2.0,微信的曲線纔有了增長,而且是自然增長的,微信纔開始做推廣。

微信的原動力

原動力是你內心深處的一種很深的認知,期望它很強大,以至於可以堅持很久,克服很多困難都要做到它。

那麼微信的原動力,可以總結爲兩點:
 
第一,堅持做一個好的,與時俱進的工具,微信會介入到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裏面去,它應該緊隨時代的潮流,甚至引導時代的潮流。當你親手做成的時候,會很有成就感。

第二,讓創造體現價值,微信公衆號的出發點是取代短信,通過信息觸達來替換掉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弊端,避免垃圾信息,讓市場秩序變得更好,基於訂閱關係,讓用戶端和客戶端連接起來,讓再小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品牌。當一個平臺可以造福人的時候,它纔是有生命力的,這也是小程序和小遊戲的原動力。

停留時長不能衡量一個App有沒有價值

當下,很多App去爭奪用戶的停留時長,張小龍說,這是違揹他對互聯網的認知的,因爲技術或互聯網的使命應該是提高人類效率的,每個人一天只有24個小時。互聯網人的使命不應該是讓所有人除了吃喝拉撒,把時間都花在看手機上面。如搜索引擎應該能夠讓用戶快速搜索出他想要的信息,而不是停留時間越長越好。

小程序應該去中心化

當前,市面上有很多公司開始進行小程序的開發,雖然代碼接口跟微信一樣,但是微信並不擔心這會對他們造成威脅。如果只是想借小程序來做流量的生意,張小龍說,他一點也不看好,因爲只讓自己好不讓別人好的事情,通常都不會太長久。

而微信小程序的使命是讓創造者體現價值和回報,所以小程序要去中心化。如果騰訊壟斷了流量,那麼生態就無法形成。

小程序的未來

搜索直達,微信希望在線下,小程序是一種掃碼的方式來觸達,在線上,是可以通過社交傳播和搜索觸達。其實搜索一直應該是小程序的主要流量來源,並且小程序和APP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APP是一個個的信息孤島,互相之間沒法交換信息。但是小程序是可以被系統統一檢索到,是可以直接搜索到小程序裏面的內容的。

完善評價體系,小程序需要一個完善的評價體系,使得用戶可以作出判斷和選擇一個好的小程序。

**小程序的找回問題,小程序不會支持接收通知的功能,因爲你可能會收到像App一樣的垃圾通知。但是7.0提供了強提醒功能,**強提醒是用戶自己設定的,目的是當發生事情的時候可以提醒用戶,可以是一次性的。但小程序與用戶之間的聯繫,仍是一個未完成的狀態,微信仍在想辦法,但一定不會用粗暴的消息推送的方式。

小遊戲是一個關於創意的平臺

從商業的角度,小遊戲是不錯的,現金收入超出了預期,但是張小龍對結果並不滿意,跟期望有很大差距。因爲他們的期望不是要獲得更多的現金回報,而是創造出真正高質量的遊戲。外界大家對於小遊戲的理解,就是把現在比較小型化的遊戲,套用一個小遊戲的殼就變成小遊戲。

而小遊戲的原動力是一個關於創意的平臺,但創意的平臺是指小遊戲是一個載體,它可以承載各式各樣的創意。讓一些想法融入這個平臺,變成沒有人見過的一種遊戲內容,並且讓這些創意得到回報,讓平臺變得真正有價值,任何一個平臺都應該這樣的夢想。讓小遊戲變成精神上的體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說玩一個小遊戲纔是正經事。

公衆號改版是爲了提高閱讀效率

公衆號雖然不是爲自媒體準備的,但卻是自媒體用得最好。數據顯示,公衆號的閱讀量有70%~80%來自朋友圈轉發,只有20%~30%是來自於訂閱號。也就是說公衆號符合二八定律,20%的人去挑選信息,80%的人通過這20%的人獲取被篩選後的信息。改版之後,從微信的數據來看,效果並沒有改變,只是梳理了閱讀習慣,讓讀者提升效率,能更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內容,本質的問題還是內容是否對讀者有吸引力。但平臺的責任在於應該有一種機制讓更多的人找到更優質的內容。

社交是將自己的人設強加給別人

張小龍認爲,有了羣居生活後,社交纔開始出現,一個人在一個社區或羣體中生活的最大訴求是不被這個羣體所排斥,並能夠爲這個羣體帶來價值,這樣別人就會重視他。朋友圈也是如此,大家會在朋友圈裏面精心挑選一些東西發出去,換句話說就是刷存在感,從一個社交產品角度來理解,發朋友圈就是把自己的人設帶給所有人,強硬把自己的人設通過朋友圈這樣的方式,放到所有朋友腦袋裏面去的一個過程,但因爲是推廣人設,所以我們並沒有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緒。

朋友圈三天可見,緩解壓力

每天有7.5億人刷朋友圈,每個人刷十幾次,也就是每天上百億人次。從這裏可以看出,微信是最高效的一個社交工具,所以纔會每天這麼多人多次的進入朋友圈裏去。但朋友圈也有弱點,隨着好友的增多,無論點贊還是評論,很多人都能夠看到,這無形中造成了壓力,此時,我們需要有一種新的方式進行一種更放鬆的社交行爲或者自我表達能力。設成三天可見,這種壓力就會小一點。目前,已經有超過一億人設置了三天可見,說明這種用戶需求極大,對於產品來說,就是合理的。

張小龍說,如果時光倒流,朋友圈會這樣做,朋友圈和個人相冊會是相互獨立的,朋友圈的照片不會放到相冊裏,個人相冊應該是私密的,這樣設置會讓人更加勇敢地去發朋友圈。

視頻動態記錄真實經歷,未來會取代照片

微信的視頻動態不是回憶,而是實時的經歷,是親身經歷的事情。記錄和拍攝本身並不是一種需求,如果一個App的目的是記錄人生活記錄真實世界,那麼這個App是做不起來的。因爲你只會因爲分享或有意義纔會去記錄、拍攝照片。

而微信的能力是一種社交化的設計,微信視頻能夠讓一個人真正的去記錄他正在經歷的東西,然後讓他的好友看到。微信的視頻動態現在仍處於0.1版本,以後會一點點升級,讓朋友圈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獲得他人的認可,通過後續的版本迭代,不斷打磨,記錄世界。朋友圈會向小程序一樣,通過兩三年的時間,變成一個生態,未來視頻一定會取代照片的交流,因爲視頻比照片包含的信息更多。

社交推薦推進大衆化產品

張小龍說,做閱讀是爲了並不是因爲競品而做,而是爲用戶去做的,2010年,張小龍說過,“要做大衆都能用的閱讀產品”。但做大衆閱讀產品是很困難的事情,因爲大衆意味着上億的用戶量級,而且人的本性是不願意閱讀的,或者不願意學習的。

但是通過社交推薦獲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因爲我們要接納信息,並不是我們主動跑到圖書館或搜索網站搜索,大都是通過朋友推薦來做決定,而且它還有糾錯能力,如果某種產品有缺陷,社交關係也會把你拉回來,避免你上當。

所以,如果我們要讓所有人都閱讀一個大衆化閱讀產品的話,張小龍認爲只有基於社交推薦纔有這樣的機會,纔可以讓人人都去閱讀。從本質上來說,這不僅僅是閱讀一件事,而是社交的延續,人會因爲社交而閱讀,而不會因爲要學習而閱讀。

我們會變成AI的工具

張小龍認爲,AI的技術值得肯定,將來醫生會被AI醫生取代,會給你開藥,但是它並不知道爲什麼給你開這種藥,但我們對它的決策過程是未知的,它也不知道它在做什麼,一旦出現問題,後果不堪設想,所以AI一旦超過一定的範圍,就能駕馭人類,我們可能會變成它的工具。

對用戶善良

微信對用戶是善良的態度,而不是套路的態度,這種善良應該是基於理性的善良,如果非理性,就是愚昧的,那麼這個產品就不能長久了。

意識不到的就是最好的服務

爲什麼張小龍很少提到微信支付?他說因爲微信支付已經做得非常好了,不需要再提了,用戶意識不到的就是最好的服務,好的產品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

微信的夢想是成爲每個人的好朋友

張小龍說,微信已經有了10億用戶,但用戶數並不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因爲微信的目標從來都不是擴大用戶數,微信考慮的是可以現有用戶提供什麼樣服務,這纔是最重要的問題。時代更迭的速度加快,需求也增多了,圍繞這一變化,微信想的是怎樣能夠應對未來的更多需求,並且黏住未來需求,這是他們面對十億用戶關口最需要考慮做的事情。

接下來,微信開始面對下一個八年的挑戰,這個新的挑戰不是來自新對手,來自於用戶層面,而且這些用戶是在不斷變化的。張小龍說,他們會像過去那樣,瞄準做最好的工具,並且以讓創造價值的人體現價值的原動力去做,成爲每個用戶的好朋友。

演講的最後,張小龍用了“萬物之中,希望至美”結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