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開發者成爲智能世界的“主人翁”,華爲將如何行動?

在互聯網時代,“得開發者得天下”已逐漸成爲共識。開發者是行業創新最小的因子,而開發者生態,則讓這些因子產生活躍度,併合力釋放價值。華爲深知其中的道理。

據 2018 年 10 月 GitHub Universe 開發者大會發布的數據顯示,GitHub 上的開發者數據量已達到了 3100 萬之多(截至 2018 年 9 月 30 日),2018 年的新增開發者數量要比前 6 年加起來還多。其中,美國、中國和印度 Contributor 數量自 2015 年來穩居前三名,並且據相關統計分析,GitHub 上的大部分開源項目都來自於亞洲。

當 GitHub 上的中國開發者羣體越來越繁盛時,一個潛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除了在企業資產管理的強需求下不得不將代碼放在公司內部工具上之外,中國開發者越來越傾向於在速度較慢的 GitHub 上“打開大門”。

導致這項問題的直接原因在於缺乏相應的代碼託管平臺,本質原因還在於國內開發平臺和開發者生態建設的腳步遠遠跟不上開發者數量的迅猛增長。

構建開發者生態,仍面臨着哪些問題?

眼下,以雲計算(Cloud)爲基礎,以人工智能(AI)爲中樞,以大數據(Bigdata)爲依託的“ABC 時代”已然來臨。爲了迎接“ABC 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都在緊密關注技術變革和自身技術能力的提升。那麼,根據華爲多年對技術的洞察,當前的新技術面臨哪些問題?開發者又需要怎樣的生態環境呢?

新技術應用,人才儲備是關鍵

相比已步入成熟階段的雲計算技術,AI 和大數據仍處於成長期。各項應用需要繼續加快落地,用戶需求也在快速增長。但伴隨而來的是技術人才的不足,這成爲制約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

據相關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大數據領域人才缺口高達 150 萬,預計到 2025 年將達到 200 萬;在人工智能方面,我國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超過 500 萬,供求比例僅爲 1:10,且供求矛盾仍在進一步加大,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已成爲阻礙智能社會發展的核心矛盾。

另外,儘管目前有很多企業意識到人才不足的問題,但能夠展開新技術人才培養的企業卻非常少。數據顯示,目前處於商業智能、數字化、算法模型階段的公司數量依次居於前三位,而以 AI 驅動的公司數量佔比最低爲 4%。也就是說,絕大部分企業已具備了初步 AI 化的能力,但距離圍繞 AI 技術構建模式這一步還有很遠的距離。同時,企業需要具備完整的技術解決方案提供能力,但針對這些技術解決方案,還面臨着許多技術瓶頸。

解決技術難題是發展驅動力

以機器學習爲代表的 AI 爲例,目前還存在很多技術難題,同時在技術還沒有充分落地的情況下,這種“未聞其人先聞其聲”的技術炒作和誇大也對 AI 的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比如在翻譯領域,2016 年 Google 神經機器翻譯系統問世,當時有人表示:“作爲翻譯,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理解了 18 世紀紡織工人看到蒸汽機時的憂慮與恐懼。”然而,大衆高估了現有 AI 的水平。在 2018 年,“AI 同聲傳譯”技術紛紛亮相各大峯會,但都因表現不盡人意而被詬病,甚至引發“AI 同傳造假”事件。

此外,深度學習技術不透明、安全性等問題也給 AI 應用帶來了重重挑戰。在這個“漏洞霸權的時代”,只要擁有了更多漏洞,就擁有了大範圍的控制權與支配權,而機器學習平臺的漏洞,有可能讓開發者心血付諸東流。AI 產業的風險,在於某個黑客一旦攻克了機器學習平臺的底層漏洞,就相當於炸燬大樓的基底。而最可怕的是,面對更多未知的漏洞和危險,世界範圍內的 AI 開發者近乎是束手無策的。

在大數據方面,業務也面臨着數據孤島嚴重且數據質量低、資源難以共享、安全問題難以解決,以及實際技術與業務之間存在差距等問題。不僅如此,大數據行業發展至今,技術與業務之間依然存在巨大鴻溝。許多企業部門沒有清晰的大數據需求,加上我國現在的大數據實際技術,人們鼓吹其神奇價值的喧囂聲浪很高,卻鮮見其實際運用的模式和方法。

所以,毫無疑問,當下技術產業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和知識儲備的競爭。只有培育更多的開發者,不斷加強基礎研究,企業纔會開拓更多的技術源泉。那麼,華爲又是如何實現以技術賦能開發者、應用壯大平臺生態、反哺開發者良性循環的?

華爲的答案之一是,通過 5 年時間打造面向開發者夥伴的開發使能平臺和聯合創新。

華爲爲什麼要做開發者生態?

2018 年 10 月 10 日 至 12 日,2018 華爲全聯接大會(以下簡稱“HC”)在上海舉辦。期間發佈華爲“沃土 AI 開發者使能計劃”,這一計劃將同時面向 AI 開發者、華爲合作伙伴和高校、科研院所,爲華爲的 AI 戰略構建開發者生態。

過去,華爲聚焦於自己擅長的 ICT 基礎設施,致力於做通用的平臺性產品。但隨着其業務擴張和發展速度的加快,並覆蓋到越來越多不同國家、不同行業的客戶後,如何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也成爲其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

據悉,截至 2018 年上半年,華爲終端雲服務的全球用戶數已經超過 4 億,海外用戶數突破 4000 萬,全球註冊開發者數量超過 45 萬。因此,華爲需要通過全方位的基礎能力開放,依託開發者對前沿技術的洞察和開發能力的全面釋放,將技術落地到各行各業。

此外,在各個行業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今天,產品開放、解決方案開放、平臺開放等已經成爲大勢所趨,而開發者則是打通行業數字化和雲化轉型這最後一公里的決定性力量。華爲選擇在此階段大力推出“開發者使能計劃”,是其決心與格局,但同時也是大勢所趨。

華爲雲 AI 通用服務首席產品經理南哲在 2018HC 大會“華爲雲 DevCloud 優秀開發者圓桌會議”中談到,“華爲全棧方案是打通既有的雲端和終端,從而形成的全場景 AI 解決方案……這些都非一朝一夕形成,都是通過華爲內部大量數據的處理,通過複雜的算法,使用內部的平臺開發的。最後把所有這些能力集中在一個出口,給所有的 AI 開發者,通過華爲雲各種各樣的服務開發,讓開發者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發展。”

在智能世界裏,開發者在推動各行各業變革,是建設智能世界的主角,他們在實現人們便利生活的過程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

華爲開發者生態積累的勢能

其實早在 2015 年首屆華爲開發者大會上,華爲就發佈了開發者生態戰略和麪向開發者的“沃土”計劃,旨在爲開發者構建最好的平臺、提供最好的資源,並將華爲近 30 年的 ICT 能力,研發、銷售、管理能力和實踐經驗開放給華爲的優秀夥伴,幫助夥伴快速成長。

三年過後,華爲爲開發者提供了整個端到端的技術支持。比如,在如何方便地獲取華爲的能力方面,華爲打造了開發者社區門戶網站,現已開放了 20 個最具商業價值領域的能力,並從兩個維度將能力整合提供給開發者,一個是水平的維度,一個是垂直的維度。

水平的維度就是開發者使能平臺。華爲通過這樣一個使能平臺,爲開發者和 8 個生態圈開放的能力搭建一個公共的平臺,從而使得這些能力能夠快速地被開發者獲取、理解,能夠迅速上手,並能快速實現變現。

而從垂直維度來說,華爲從行業角度去打造一些基於華爲 ICT 技術的解決方案如 IoT 物聯網解決方案等,更多的是將華爲跨端、管、雲的各種產品進行優化組合之後,從而提供更優的能力,給開發者帶來更多的價值,並能夠讓開發者更加方便地去使用這種組合的能力。

同時,爲了幫助開發者迅速深入地瞭解某個技術功能,華爲還打造了一系列的體驗工具。例如針對 API 的功能,華爲打造了 API Explorer 體驗工具,該工具能夠幫助開發者快速瞭解 API 的功能以及作用。如果開發者想要再進一步學習,華爲提供了漸進式的開發工具 Code Lab,逐步引導開發者學習如何使用我們的 API 去進行快速開發。另外還提供了遠程實驗室,可以幫助開發者不用採購華爲的設備,只要能夠上網,就能夠把開發的產品跟華爲的實際物理設備進行聯調,非常方便地去體驗如何同華爲一起來打造一個應用。

在企業領域,華爲已建立了全球 6000 個渠道資源,這一系列的資源將會成爲華爲的合作伙伴、開發者走向全球的平臺。

除此之外,華爲還開放了針對不同領域的開發者使能計劃,例如在 2018HC 大會期間,面向開發者、合作伙伴、高校和科研機構,華爲發佈了沃土 AI 開發者使能計劃,以全棧全場景 AI 爲依託,全力發展開發者生態,在 AI 資源提供、平臺支撐、課程賦能、聯合解決方案等多方面提供支持,攜手各方打造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普惠 AI 生態。

其實,在全球開發者看來,華爲開發者生態爲他們節省了研發、時間、資源等成本,並可以助力其快速對接國際市場,該生態中提出的一項很大的優勢就在於:統一開發框架。這也是每一位開發者及企業都渴望達到的技術積累和沉澱的目標。

從華爲在今年新發布的四大平臺:更快的普惠 AI 開發平臺 ModelArts、更懂開發者的視覺 AI 應用開發平臺 HiLens、與線上體驗一致的離線開發套件 Atlas200、探索未來的量子計算模擬器與編程框架 HiQ 中不難發現,在華爲的技術體系裏,所有的硬件平臺都已經有了,也有完整的“雲 + 邊 + 端 + 聯接”方法論。這說明,華爲完全可以把 AI 的能力注入,以形成完整的體系,而這套體系就可以成爲統一的開發框架。

一直以來,華爲都希望能幫助開發者鋪平一條簡單且成熟的道路。當每個開發者都可以完成獨立的開發,成長爲開發者大生態的一部分,華爲的願景才能真正變成現實。

展望未來,我們終將成爲理想中的模樣

過去,中國人才培養的體系與實際的行業需求之間存在巨大的落差。各項技術必須結合行業實踐才能發揮最大效能,基礎人才的培養需要技術與實踐雙管齊下。

華爲早已深刻地注意到了這個細節,所以在今年“沃土 AI 開發者使能計劃”中,華爲宣佈給每個開發者提供 20 小時免費訓練,協助開發者入門,並向入門級開發者,提供 21 天 AI 訓練營。同時,爲提升開發者技能,華爲將不定期舉辦 AI 開發者大賽,以賽促訓。而針對大賽佼佼者,華爲還會提供專屬的創新孵化營,協助開發者將開發成果轉化爲可落地的商業案例。

另外,早在 2017 年前,人工智能在業界的發展就已經較爲火熱,但高校在 AI 課程設置上卻很“冷靜”。從學習 AI 相關技術的方式來看,大多數用戶依然是通過自學和工作實踐中來跟進學習新技術,通過線上報班學習居於其次,而通過大學科班學習的人數只有不到 10%。所以,增設 AI 專業、發展人工智能教育會是中國高校當前和今後一個較長時期的主流趨勢,人工智能相關專業在新時代技術浪潮中會成爲高校學生眼中的“香餑餑”。

因此,華爲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開發 AI 課程,幫助出版圖書和教材,支持人才培養及科研探索;並幫助高校和科研機構建設 AI 學院、研究院,協助建設人工智能實驗室,協助參與教育部 AI 相關的產學育人項目。同時,協助培養 AI 教師,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生可通過考覈獲得華爲 AI 證書等等。

這一系列舉措,基本已經能夠證明華爲的態度:堅持、不動搖。以正確的方法論,使能合作伙伴開發者,全力踐行作爲一家平臺與科技生產力公司的使命。通過賦能開發者,讓開發者創造未來,成就不凡,這也是華爲開發者生態的未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