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邊的民謠


在soul上有個好友問我,你也聽民謠呀?因爲我的標籤裏寫着民謠。

“嗯,我聽。”

“那你最喜歡哪個歌手?”

“房東的貓,emm,算是最喜歡吧,我的歌單裏她的歌很多。”

“嗯嗯,她的聲音很清澈,我也很喜歡,不過我最最喜歡的還是……”

由於興趣相符,便順理成章地聊了下去。我們聊了很多,她可能算是民謠圈子的人吧,瞭解很多歌手,也知道他們的很多事蹟,特別是提起自己最喜歡的民謠歌手時,我似乎能看見她眼睛裏的放出的光。

我很羨慕她,羨慕像她這樣的人,如此熱情似火,像極了春天裏盛開的桃花。

我聽民謠。開心時聽,難過時也聽,開心的時候越聽越開心,難過的時候越聽越難過,我悄悄的在某些音樂的評論裏,找了個無人的角落吐露心聲。那是我唯一能安靜下來聊以慰藉的港口。

我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歌曲的聲音有時候會很輕,像是有人在耳邊輕輕訴說。民謠總能在多數時候讓我安心,也總能在字裏行間裏找到共鳴。

你也會聽着歌睡覺對嗎?

大概是因爲房間裏空蕩黑暗,大概是因爲夜裏的情緒像洪水般鋪天蓋地的來,否則,只能聽到自己寥寥草草的呼吸聲。你能在民謠裏找到無數個相同的自己,熱戀的你,失戀的你,倔強的你還有溫柔的你。

或許是誰的聲音裏有歲月流淌過的痕跡,或許是誰的曲聽後心生歡喜,想把唱歌的人拉出來驚喜又詫異的問問他,你唱的,是我嗎?終於有人懂我有人明白我了,終於有人把我的故事寫進了歌裏。

歌曲裏大多沒有故事,聽歌聽到落淚從來都不是因爲那首歌本身。

民謠的聲音很容易分辨,像是陌生繁華的城市路燈下的影子,像是徹夜未眠窗裏留的那抹光亮,那大概就是民謠的聲音。

民謠很糙,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做出最貼近生活的音樂;民謠也很俗,可以用最露骨的言語表達最簡單的感情。

我買了一把吉他,並決定學會它,幻想着有朝一日揹着它去流浪,幻想着在昏黃的燈下眯着眼睛輕言淺唱,唱着關於你的故事。

後來…

我學會了那個六根琴絃的樂器,但是它並沒有如願以償去到遠方,沒有見到紙醉金迷的城市路燈,沒有遇到那個對它一見傾心的姑娘……它被遺棄在了房間的角落,落滿了灰塵。

我依舊喜歡民謠,它陪我消耗掉了很多個輾轉反側的黑夜,消磨掉了大多數寂寥的時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