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街66號

不是“虛擬”空間,而是“形象”工程。


    小王是市民政局地名處的一名幹部。這天,他正在辦公室查資料,一擡頭,見一位老漢在門口探頭探腦,一副想進又不敢進的樣子,就忙熱情招呼道:“大爺,您有什麼事嗎?”老人受到了鼓勵,臉上擠滿笑容,小心地問:“同志,這裏管門牌號嗎?”原來是來辦理門牌號碼的,小王忙把老人請進屋。

    老人進來後,小王才發現,老人原來是個瘸子,個頭不高,滿臉皺紋,上身穿一件藏青色的中山裝,雖然皺巴巴的,但成色還新,估計是爲辦事特地換的。小王和氣地問:“大爺,您身份證和房產證帶來了沒有?”老人從懷裏掏出身份證遞過來,小王一看,老人姓趙,是外地人,猜想他大概是在本市買了房子,所以要來辦門牌。小王又問:“房產證呢?”老人訥訥地說:“我沒有房產證。”小王一怔:“大爺,您沒有房子,那還來辦什麼門牌呢?”誰知老人卻又說:“我有房子。”

    這事兒奇怪了!小王想:在城區建房,事先都要申請門牌號碼,這有房而沒門牌號碼,估計是違章建築,於是就說:“大爺,那您就讓單位或者居委會開一個證明來吧!”誰知老人連連搖頭:“我沒有單位,那地方也沒有居委會。”這下小王愣住了:“那……大爺,您到底住哪兒?”老人趕緊回答:“城南,龍河邊。”

    龍河邊?小王搞區劃工作多年,說他是“活地圖”一點不誇張。他知道,龍河在市區最南邊,再往北就是環城路,而環城路跟龍河之間,是一條二十米寬的綠化帶,那裏只有一片小樹林,哪來的民居呀?小王把身份證還給老人,抱歉地說:“大爺,對不起,根據規定,您這種情況,不能辦門牌啊!”老人懇求說:“同志,你就給辦一個吧,爲了辦這個門牌,我已經跑了不少地方了,人家都不管。你就行行好,給辦一個吧。”他一邊說,一邊哆哆嗦嗦地從懷裏摸出一包煙來,遞給小王。

    小王的心猛地一抖,老人這張飽經滄桑的臉,讓他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了故去的爺爺。小王是爺爺帶大的,爺爺操勞了一輩子,他不圖回報,就是希望孫子有了本事後能爲老百姓做些事。小王不忍心讓老人這麼失望地離去,想了想,說:“這樣吧,大爺,我跟您去您家看看,只要可以辦,我一定幫您辦一個。”老人聽了頓時喜上眉梢,對小王千恩萬謝。

    於是,小王就跟隨老人來到城南龍河邊。當老人把自己的家指給小王看的時候,小王驚呆了:這是一個建在郊外的公共廁所,旁邊用石棉瓦搭了一個幾平米的小棚子,走進小棚子,只見裏面堆滿了紙箱、塑料瓶等破爛。小王心中一酸:“大爺,您就住這?”老人說:“我住外面,裏屋我女兒住。不瞞你說,隔壁廁所,還有這河邊的衛生,都歸我管,我就在這落腳,也圖個方便。”

    小王探頭朝裏面看了一眼,所謂的“裏屋”裏除了一張小小的牀,地上幾乎堆滿了雜七雜八的東西,牆上還掛着一張照片,照片上,一個十五六歲的姑娘正靠着老人甜甜地笑着。老人樂呵呵地對小王介紹說:“這是我閨女,叫小雪,書讀得可好哩,今年要考大學了!”

    小王很驚訝:老人怎麼還有這麼小的女兒?他們老小就這麼過着清貧的日子?小王看着,看着,鼻子發酸,眼窩發熱,差點涌出淚來……

    老人見小王不出聲,有點兒着急,就問:“同志,你看,我沒有騙你,我有房子,能辦門牌吧?”小王實在不忍心拒絕老人,可像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替他辦什麼門牌,別的不說,如果老人以後不做這份工作,有關部門肯定不會讓他繼續在這裏住下去。可是,怎麼對老人說呢?

    小王想了想,不解地問老人:“大爺,您……您爲什麼非要辦門牌呢?”老人看了一眼照片上的女兒,憂心忡忡地對小王說:“同志,我女兒馬上就高考了,將來上大學,學校要發錄取通知書,到時候沒有地址,收不到可就耽誤事了。”小王恍然大悟,怪不得老人這麼着急呢!可這問題不難解決啊,他說:“大爺,您別急,錄取通知書可以直接寄到學校啊,您讓您女兒到學校去拿不就行了?”

    老人連連搖手,說:“那可不成!聽說去年有個學生讓把通知書寄到學校,結果弄丟了,連大學都沒上成。”老人頓了頓,又說,“還有,小雪上大學後,肯定要填這表那表的,要是連個家庭地址都沒有,會讓人瞧不起的。對了,以後小雪上了大學要給我寫信,沒有門牌號,我咋能收到呢?”沒想到,一個小小的門牌號,對老人來說有這麼重要!

    小王太爲難了!他十分同情這一對老小,可他是國家工作人員,必須按規定辦事,這是原則。小王只好狠狠心,對老人說:“實在對不起,您這種情況,真的不能辦門牌號碼!”

    老人的眼神直了,呆了片刻,突然淚流滿面,失聲痛哭:“同志,小雪命苦啊,我跟你說實話吧,她是我撿來的孩子啊!”怪不得他們年齡不對嘛!小王心中百感交集,他沉吟半晌,說:“大爺,您彆着急,我回去再想想辦法吧!”

    一個星期過去了。這天,小王來找老人,果真將一個門牌送到老人手裏,還幫他釘在小屋的門檐上。老人不識字,小王就解釋說:“大爺,這門牌上寫着:芙蓉街66號。這就是您家現在的地址!我把這個門牌號通知郵局了,以後小雪上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小雪給您寫的信,都會送這兒來,您就只管等着收吧!”老人沒想到事兒這麼快就給辦成了,高興得合不攏嘴,連聲說共產黨的幹部好。

    晚上,老人的女兒小雪放學回來了,一看到門檐上嶄新的門牌,樂得跳了起來。可再仔細一看,她臉上的笑容凝固了,滿眼疑惑地問道:“爸,爲什麼叫芙蓉街呢?”老人往身後的龍河邊一指,說:“民政局那位姓王的同志說了,這不栽着一排芙蓉樹嗎?所以咱這兒叫芙蓉街。嘿嘿,這名字好聽!”小雪又問:“那……咱是66號,65號在哪裏呢?”老人一怔,撓撓頭:“這我倒沒問。小雪,人家王同志一看就是個好人,不會騙咱們的。王同志說了,照這個地址寄信,保證能收到。”

    可是,小雪還是有點將信將疑。第二天,她悄悄按這個“芙蓉街66號”的門牌地址發了一封信,沒想到放學回家,遠遠的,就看到老人手裏舉着信,像個孩子似的直朝她嚷嚷:“小雪,快來看,誰這麼快就給咱家來信了?”小雪眼裏涌出淚花:“啊,真的!這門牌號是真的!”

    時間過得很快,星期天的一個下午,小王正在家裏上網,突然門鈴響了,開門一看,是個不認識的女學生。他愣了一下:“請問,你找誰?”姑娘羞怯地問:“您是民政局的王叔叔吧?”小王心裏一動:“你……是小雪吧?怎麼找到這兒的?”小雪點點頭,說:“王叔叔,我就是小雪,我是按您給我們家的門牌地址找來的。您看……”她擡起頭,指指小王家門口的門牌,“我們家的跟你們家的一模一樣:芙蓉街66號。”

    真是個聰明的孩子!小王忙將小雪讓進屋,解釋說:“小雪,按照規定,不可能單獨爲你家規劃命名一條街道,也根本不可能爲你家辦一個門牌號,而你爸爸爲了你,他的心情比山還重啊,所以我就……請原諒,我實在想不出別的辦法。”

    小雪滿含着感激的淚水,問:“王叔叔,那封信,一定是您特地讓人送去的吧?”小王點點頭:“小雪,你放心,這個門牌號咱們兩家共用,如果有你們的信,不管多忙,我都會馬上給你們送去,絕不會耽誤的。”小雪低下了頭,說:“可是,王叔叔,那多麻煩您啊!”小王望着這個懂事的姑娘,疼愛地說:“小雪,一點也不麻煩。如果你願意,你可以把我當成你的親叔叔。和你爸爸那兒一樣,這裏也永遠是你的家。”

    小雪心裏一個顫慄,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忽閃着,驚喜地問:“王叔叔,真的可以嗎?”小王使勁地點點頭,真誠地說:“是的,只要你願意,芙蓉街66號,就是我們共同的家。還有,好好學習,好日子還得靠自己去實現!”小雪淚眼矇矓,似乎聽懂了小王叔叔的話……

                ----轉自故事會東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