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人生最美麗--讀《歲月如歌》有感

這是我參與勇氣讀書會打卡第41天

閱讀書目:《歲月如歌》

閱讀章節:第一節“奮鬥才能生存”第1頁到4頁

今天開始讀於漪老師的《歲月如歌》,心中有種和大師親近的激動,面帶微笑的於漪老師,把教書生活過成了一首動聽的歌,於老師的故事一定很精彩!

讀書筆記分享

1、一首小詩

歲月如歌,

往事依依,

留下的痕跡有濃有淡,

有深有淺,

有傷痕有歡樂,

有失落有收穫……

教育事業真正是遺憾的事業,

教師責任大如天,

追求永無止境。

2、於漪老師的故事

1944年夏酷暑,肺結核菌囂張地奪走了年僅30多歲的於老師父親的生命。

那年,於老師初中畢業。於老師父親的喪事草率辦完,家裏就商量孩子上學的事,要不要繼續升學,意見不一,求學不求學,形成拉鋸之勢。這時候,於老師的母親期望於老師能在經濟上自立,更幫助帶領弟妹。就這樣,祖父終於做了讓步,只要家裏不負擔,於老師就可以繼續求學。

這時候,江蘇教育學院附屬師範學校到鎮江招考新生,招收的人很少,優異的於老師被錄取,不用交學費,生活費也都全包了。

於老師喜形於色,母親只有擔心,反反覆覆的叮囑於老師:要活就要靠自己努力,自己吃苦;凡事都要動腦子想想,要自己管住自己,不能心血來潮;要尊重老師,友愛同學,做人要有德行,寧可刻苦自己,也不能虧待他人。

2、於老師姐弟五人的故事

這是於老師的求學奮鬥故事,奮鬥是她姐弟五人的生命線,因爲他們知道只有奮鬥才能生存,只有奮鬥才能改變她們孤兒寡母的命運,這些成了他們前進的動力。而勤奮學習,刻苦自勵,真誠待人,成了他們姐弟力求上進的做人準則。

於老師五個姐弟都品學兼優,在物理學、地理、農業學等領域成爲教授、院士,爲國家做出了突出貢獻,也實現了各自的人生價值。

於老師五姐弟在家鄉接受了愛祖國愛民族愛家鄉的人生的第一課的教育,邁開了人生的第一步,幾十年風風雨雨,實現了各自的追求,支撐他們的是奮鬥精神,愛國情懷,發自內心的感恩。

感悟

於老師五姐弟的奮鬥歷程,讓人感動。

最令我感動的是於老師五姐弟他們碰在一起總離不開的幾個話題:

一是不解放,就沒有我們於氏姐弟的今天;

第二是母訓不可違;

三是要低調;

四是要重情義,一家有困難,大家幫。

於漪老師的奮鬥故事,讓我想起了我們姐弟三個的故事。我出生在70年代末期。那時候,農村剛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靠放牛種田供我們上學的父母非常辛苦,支撐我們一家人的信念是上學改變命運,能夠更好生存。

在家裏最困難的時候,父母靠賣牛糶麥、外出借錢供我們姐弟三個讀書……我們也深知上學的機會得之不易,哥哥考上高中,後來上了大學,現在在林業部門工作。我也成爲了一名教師,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接觸互加計劃一年多來,我更加清晰地明白自己的人生規劃是什麼,更願用奮鬥改變家鄉教育落後的現狀。

於漪老師說得真好!

奮鬥才能更好生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