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 現金流規劃是家庭的根基

正文共:2460 字 22 圖,預計閱讀時間: 7 分鐘

收入是維持一個家庭正常運轉的基礎,對家庭各項支出的安排應該基於家庭的收入水平,儘量不超支。這就要求對各項支出的安排有一個合理的“度”,這個度就是家庭進行收支管理的基本參考指標。

1.投資性支出

爲了保證投資,需要對家庭的結餘進行控制。一般而言,要使家庭持續發展,至少應保證每月有30% 的結餘資金用於投資,若比例過低,會導致家庭財富增長過於緩慢,對家庭後續的支出造成影響。所以,30% 的資金結餘是對一個家庭運轉最基本的要求。

2.居住性支出

居住性支出是指爲了實現居住目的而用於住房或買房月供的支出。對很多家庭來說,購房是一項非常有挑戰性但又人人嚮往的人生大事,所以買房成了人們眼中的“剛需”。然而,當這種“剛需”遇上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的高房價時,考驗的不僅是夫妻雙方家庭的經濟實力——湊齊上百萬元的首付款,同時也考驗着年輕夫妻的收入實力——償還長達幾十年的高額貸款。這時,很多家庭考慮的是:買房是對心靈最大的慰藉,所以毅然決然地選擇成爲“房奴”,拿出家庭月收入的50%,甚至60% 用於還貸。

顯然,這種安排考慮欠妥。你可能會覺得房子是你心靈的港灣,是你在這個城市的歸屬,但是這些心靈的安全很可能會導致你陷入財務困境。專業的理財顧問一般會建議客戶購房時的月還款額不超過稅後月收入的30%,也就是家庭的住房負擔應控制在30% 以內,這也是一個家庭所能承擔的最高限額。

如果用於居住的花銷過多,擠佔了大部分收入,一方面會導致家庭沒有資金進行投資,財富無法增值;另一方面,家庭的主要資產是貸款購買的自住房,看上去資產量大,實際上大部分都是負債。因此,不少人一輩子能積累的最大的資產幾乎就是這個房子,所以在購房這件事上,必須做足功課,不能讓買房拖累一生。應該時刻清楚:理財的目標是實現財務自由。至於具體怎樣安排購房事項,可以專門圍繞購房進行相關規劃。

3.保障性支出

家庭中還應有一項資金是專門預留給購買保障類保險的。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很多風險的發生都無法提前預知,而風險一旦發生,將會給家庭帶來重創。比如:罹患重大疾病的風險正隨着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而上升;突發意外身故的風險也在隨着社會的進步和風險因素的增加而變得稀鬆平常。一旦這些風險降臨,家庭不僅面臨情感上的傷痛,更面臨經濟上的重大損失。所以,爲了保障家庭財務的穩健,對於意外、重疾和壽險,家庭應該做一個基礎的準備。

那應該按照什麼原則來安排呢?一般情況下,可以粗略地按照“雙十”原則進行配置,也就是保額應該爲家庭年收入的10 倍,而保費應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10 左右。雖然這一原則並不非常精準,但是一般情況按照這個原則處理可基本滿足家庭需求。如果家庭各項責任較多且較重,可以採用“生命價值法”和“遺屬需求法”進行精細測算。對於保險資金的安排問題,可參照詳細的保險規劃方法進行,在此不再贅述。

4.生活性支出

安排完了結餘資金(30%)、購房支出(30%)、保費支出(10%),剩下資金的多少,每個家庭可能有所不同,但是粗略計算一下,基本上還有30%可以用於日常花銷。所以,如果當你發現用於家庭日常開銷的錢已經所剩無幾了,那麼你就需要回過頭去看看,前面的幾項支出中有哪些已經超支了。對於超支的部分,如果實在無法壓縮,也可以考慮增加收入:或者多學習、多實踐,提高投資水平、提高風險承受能力,從而提高投資收益;或者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獲得加薪;再或者選擇跳槽,從事待遇更好、更有前景的職業。這些選擇都應是基於對家庭財務的整體規劃、基於對家庭現金流的整體安排而做出的。

很多人日常生活常常大手大腳,也許收入不菲,但經常“月光”,甚至入不敷出,卻很難說出自己的錢都花在哪裏了。要讓家庭財務步入良性循環,就要學會規劃開銷,用總量進行控制,才能學會精打細算。

用在孩子教育上的花銷也是一個大頭。說起子女教育的開支,不得不說一下中國人的特質,中華民族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值得尊敬的,因爲勤奮!中國人這麼忙碌在幹什麼?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在爲孩子打拼。有些家庭甚至把收入的50% 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在中國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當前孩子的教育問題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更是一個經濟問題。將過多的資金用在孩子身上並不合適,要根據自己的目標去控制一些不必要的教育支出,比如過多的課外班。我們不能一味地被周圍的家長大潮推着走,否則將會離財務自由越來越遠。另外,大學教育這筆資金一般動用的是家庭的儲蓄,而並非從家庭當前收入中支取。

5.留足家庭備用金

除了家庭支出項,還有一點對於家庭也非常重要,就是家庭儲蓄中的組成部分——備用金。備用金可以看作是我們生活的一個緩衝,或者是一個人正常生存下去所必需的血液。雖然備用金的規模不一定很大,但是這部分資金對家庭的流動是來說,是能把家庭中所有的資源調動起來的,所以備用金也很關鍵。

爲應對意外的突發,備用金的額度一般安排3 ~ 6 個月的支出,可以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靈活把握,因爲這些備用金既要保證使用靈活,又要有一定收益,具體採用何種形式安排這部分資金,可以通過市場上的一些投資工具加以安排。

本文整理及節選自《人人都是理財師》(機械工業出版社)

————————/ END / ————————

您的專業財務策劃顧問

桑尼先生

CFP中國註冊理財規劃師持證人,擁有基金、證券、保險從業資格。

這是一個有態度的,金融理財知識分享平臺,關注桑尼,帶你一起學理財、懂投資、多賺錢、防掉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