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java架構師教你如何快速打好Java基礎?

從大學到現在,我使用Java已經將近10年,日常也帶實習生,還在公司內部做training,所以可以分享下我的經驗,希望對你有用。

因爲是在工作中培訓,就必然有兩個約束:實用、時間緊,因此就不能像大學那樣,把所有的知識點都面面俱到的講到。而只能挑基礎的,實用的,難理解的講。至於其他邊邊角角的知識,就一筆帶過。一則沒有時間,二則不常用,再則既使講了,學生印象也不深刻。總之一句話:“好鋼用在刀刃上”。

下面,就根據我的實踐,具體談下學習過程:

1.基礎知識

我學習java的時候,先是通讀了《Java編程思想》,然後是《Java核心技術》。當時這兩本書還不像現在這麼厚,而剛纔我把案頭的《Java核心技術》第9版翻了翻,上下兩冊已經1700多頁了,可想而知,如果要把它通讀一遍,且不說把所有的代碼都調通,就是當小說讀,估計也需要些時間。

但我現在教學依然首推《Java核心技術》,主要是體系完整,實例多,可操作性強。但對初學者,我一般是隻講前6章,也就是下面的內容:

  1. Java程序設計概述

  2. Java程序設計環境

  3. Java的基礎程序設計結構

  4. 對象與類

  5. 繼承

  6. 接口與內部類

就《Java核心技術》第9版來說,也就是到250頁爲止,加把勁,1個月拿下完全沒問題。

因爲你是自學,所以建議你一定要把其中的代碼都調通,課後的作業儘量去做。除此之外,還有兩點特別重要:

#.學習筆記

因爲你是自學,不像在企業中學了就能夠實踐,印象自然特別深刻。而自學因爲沒有實踐的及時反饋,所以記筆記就顯得特別重要。因爲記筆記就像寫作一樣,是整理思路的絕佳方法。同時學習筆記也是你以後開發,面試的絕好資料。

學習編程,人跟人是不一樣的,別人覺得難理解的東西,對你卻不一定;而你覺得難理解的東西,別人可能又會覺得特簡單。而學習筆記就是自己專有的“難點手冊”,有點像高考時的“錯題本”,以後無論是在面試前,還是在日常工作中,隨時都可以翻出來看看,自是獲益匪淺。

#.分門別類保存demo

學習筆記是很好的文字資料,但編程界有句話說的特別好,所謂“no code, no text”,意思就是說:千言萬語都沒有一段代碼來的實在。

以我的經驗,在你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某個知識點,無論當時理解的多透徹,調試的多棒,只要時間一長,等到了實用的時候,肯定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一些看似簡單的東西,此時死活就是調不通,正所謂人到事中迷。這個時候,如果你手頭恰有運行良好的demo,打開參考一下(甚至直接拷貝過來),問題自然迎刃而解。而且因爲這些demo都是你親手調試出來,印象自然特別深刻,一碰到問題,在腦子中自會立刻涌現。

所以說,在學習的過程,一定要善待你調通的demo,千萬不要用完了就扔,等後來碰到困難,想要用時卻找不到,追愧莫及。正確的做法就是把所有調通的demo,分門別類的保存起來,到時候查起來自是得心應手。

人都說“書到用時方恨少”,其實代碼也是這樣,所謂“demo用時方恨少”。

2.Spring

目前在Java EE開發中,Spring已經成爲和Java核心庫一樣的基礎設施,所以說如果想成爲一個合格的Java程序員,Spring肯定繞不開。另一方面,如果掌握了Spring體系,Java基本上就算入門了,就有能力進行一些實用級的開發了。

但Spring本身也是日漸複雜,衍生項目越來越多,但最最核心的概念依舊是IOC和AOP,掌握了這兩個概念,再把Spring MVC學會,再學習其他的衍生項目就會平滑很多。

同時,因爲Spring本身就應用了許多優雅的設計理念,所以學習Spring的過程,也是加強Java基礎知識學習的過程。因此等你掌握了Spring,原來很多你理解不透徹的Java特性,此時就會恍然大悟,包括接口、抽象類等。

我學習Spring,讀的第一本書是《Spring實戰》,坦率的說,書很一般,但市面上比它好的書,我卻沒有遇到過。還有一本《Spring源碼深度解析》也不錯,對Spring的設計理念講的尤其透徹,雖然整本書讀起來有些艱澀,但前幾章卻生動有趣,也是整本書的精華。所以建議你在學習Spring之前,先把該書的前幾章通讀一下,然後再回過頭來學習《Spring實戰》會順利很多。

以我經驗,要學透Spring,終極的方法還是閱讀源碼(我當時就是這麼幹的),待把Spring的核心源碼通讀了,人就真的自由了(所謂無真相不自由),不僅是對Spring,而是對整個Java體系。以後再遇到其他框架,大概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脈絡,所謂到了“看山不是山”的境界。但這都是後話,可以作爲以後你努力的方向。

和學習Java基礎知識一樣,學習Spring也一定要記筆記,一定要分門別類保存demo。

老實說,Spring對初學者不算簡單,因此最好能有個好老師帶一下,不用太長時間,2個課時即可,然後就是在你遇到大的困難時,能及時的點撥下。

以我的經驗,要初步掌握Spring,大概需要1到1個半月的時間。

3.其他知識

Spring是Java編程的基礎設施,但真要進入到實際項目的開發,還有些東西繞不過,包括 MySql,Mybatis,Redis,Servlet等,但如果你經過Spring的洗禮,這些東西相對就簡單多了,以我的經驗,1個月的時間足夠了。

4.實踐

學習Java,光學不練肯定是不行的。但因爲是自學,所以就沒有實際的產品讓你練手,但也沒有關係,誰大學還沒有做過畢業設計呢?以我的經驗,大家最愛的“學生管理系統”依舊是個很好的練手系統。

別看“學生管理系統”邏輯簡單,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中數據庫設計、Mybatis,Spring、SpringMVC,Servlet、Tomcat一個都不缺,絕對的練手好伴侶。

還有,雖然你的學習重點在Java,因爲要做一個完整的demo,前端的配合肯定少不了。因此就免少不了要學一些簡單的JS、HTML知識,但因爲前端本就是個很大的topic,所以一定要控制好邊界,千萬不要顧此失彼。就“學生管理系統”來說,在前端上,只要實現一個包含table、textbox、button,能發送REST請求到server,能實現學生的“增刪改查”的簡單頁面即可。

作爲一個練手項目,目標就是把Java的主要技能點串起來,所以自不求盡善盡美(也不可能),所以1個月時間足夠了。

按照上面的過程,4個月的時間剛剛好。當然Java的體系是很龐大的,還有很多更高級的技能需要掌握,但不要着急,這些完全可以放到以後工作中邊用別學。

學習編程就是一個由混沌到有序的過程,所以你在學習過程中,如果一時碰到理解不了的知識點,大可不必沮喪,更不要氣餒,這都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事情了,不過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暫時而已。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常把下面這句話送給學員們,今天也把它送給你: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祝你好運!

最後,主要談一下那些Java知識“已經過時”,沒必要繼續學習了。您也可以把本文看做上篇文章的補充。

我判斷的依據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實際開發能否用到?

  2. 是否有助於加深對技術的理解?

  3. 對面試是否有用?

JSP

JSP在實際開發中,主要是作爲MVC模型中的V(View)層出現的。當然,View層的渲染技術除了JSP,還有FreeMaker、Velocity等。

JSP作爲頁面模板,在後端通過MVC框架渲染成HMTL,然後再發送到客戶端(例如瀏覽器)來呈現。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前後端不分離”,“混合式”開發。

而當前,包括我所在的公司,以及大部分互聯網公司。要麼已經拋棄這種模式,要麼正在拋棄的路上,而轉向徹底的“前後端分離”。

在“前後端分離”模式下,後端只負責提供服務接口(例如REST),而前端(例如HTML5)通過接口發送/獲取,呈現數據(例如JSON格式)。

這樣,在後端,原來的MVC框架,某種意義上已經演變爲MC框架。因此,與V(View)相關的一切模板技術都失去了學習的必要,其中當然也包括JSP。所以,後來的Java學習者,我的建議是:

“完全可以放棄對JSP的學習。”

Struts

在Java後端開發中,MVC模型還是主流。而Struts作爲一個MVC框架,單從技術上來說,還是很優秀的。

但是,現在Spring實在是太強勢了,越來越成爲Java開發中的“一站式”工具包,其中的一個利器就是Spring MVC。

望名知意,Spring MVC也是一個MVC框架。而且因爲它是Spring的親兒子,自然和Spring契合的非常完美。

同時,在設計之初,Spring MVC就參照了其他MVC框架的優缺點(包括Struts),所以用起來非常爽。因此,在MVC框架領域,Spring MVC大有一統天下的趨勢。

因此現在,很多公司,老的Struts項目還在維護。但新的項目開發,更多轉向了Spring MVC。因此,如果你是Java新手,正在學習中,我的建議是:

不要再學習Struts了,從Spring MVC開始吧!

Hibernate

Hibernate作爲老牌的OR映射框架,功能非常強大,涵蓋面非常廣。但這既是它的優點,同時也成爲它的“負擔”,是開發人員“不能承受之重”。

Hibernate的設計初衷,是爲了最大程度的解放程序員,完全隔離數據庫,實現徹底的OR映射。程序員甚至可以不寫一行SQL語句,單通過配置就能實現對數據庫的操作。

當然,爲了實現這個目標,Hibernate也設計的非常複雜、非常精巧。就不可避免的帶來以下副作用:

  1. 學習成本高

  2. 配置複雜

  3. 調優困難

前兩點不難理解,單說“調優困難”。

因爲Hibernate的設計目標是徹底的OR映射,徹底的隔離SQL語句。但必然會帶來一定的性能損失。大部分情況下,應用如果對性能不敏感,Hibernate也沒問題。但應用一旦對性能敏感,有SQL級別調優的需求,Hibernate的優點反而成爲缺點。

雖然Hibernate也支持SQL級別的調優,但因爲框架設計的過於複雜和精巧,這就需要開發人員對Hibernate理解的非常透徹,這就帶來了更高的學習成本。

而現在最流行的MyBatis,作爲一個“混合式”,輕量級OR映射框架,既繼承了Hibernate的優點,同時也吸取了他的教訓。在支持配置的同時,又能接觸SQL,從而帶來了更多靈活性(包括調試、優化)。

當前,在實際開發中,Hibernate使用的越來越少了。大家更偏愛MyBatis這種輕量級框架。所以,對後來學習者,我的建議是:

不需要再學習Hibernate了,學MyBatis就夠了。”

Servlet(要精通)

當然,現在不會有任何公司,再用純粹的Servlet來時實現整個Web應用,而是轉向一些更高級的技術(例如各種MVC框架)。因此,會給人一種錯覺:Servlet已經過時,後來者就不需要再學習了。

在這裏,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說:這種觀點是極端錯誤,極端不負責任的。

Servlet不僅要學,而且要學深,學透

當前,Servlet雖然不再是一個主流web開發技術,但依然是Java Web開發技術的基礎,是Java Web容器的基石,是行業標準。而現在流行的各種MVC框架(包括SpringMVC),在最底層,還是以 Servlet爲基礎的。

爲此,我畫了一個簡單的圖(不準確,會意即可):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f3384ed5d807896619c46d80c3fe41c_b.jpg" data-rawwidth="864" data-rawheight="486"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3.zhimg.com/v2-a2b12070044e91c01b1b083a650c86a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f3384ed5d807896619c46d80c3fe41c_r.jpg">

10年java架構師教你如何快速打好Java基礎?


所以,如果你想要徹底掌握某個MVC框架,則必須徹底理解Servlet。

而且,Servlet作爲一個基礎設施。精通它,不僅有助於理解各種MVC框架。即使Servlet本身,也有很多實用價值。

如果你深刻理解了Servlet的生命週期,就可以在底層做很多事情。譬如在Request進來的時候,進行攔截,進行權限的判定。也可以在Response發出的時候,進行攔截,統一檢查、統一附加。

所以,如果你正在學習Java,對Servlet,我的建議是:

Servlet不僅要學,而且要學深,學透。”

其他

目前在國內,Java更多是作爲web後端技術出現的。因此在實際學習中,很多技術就不符合“國情”,學習的現實意義不大。下面我就簡單列舉下。

1.Applet

作爲頁面插件技術,不用多說,連flash都快被淘汰了,更無論從未流行的applet。

2.Swing

作爲桌面UI框架。且不說本身設計的咋樣。現實開發中,我接觸的桌面應用,要麼用C++(例如MFC),要麼用C#(Winform、WPF)。所以,Swing就沒有學習的必要了。

3.JDBC

作爲較低層的數據庫基礎設施,JDBC被很多框架(例如MyBatis)支持。但在實際開發中,程序員即使不瞭解也無大礙。因此,雖然我不能建議你放棄JDBC學習,但如果你時間有限,完全可以把它的優先級排低一點。

4.XML

XML現在還在廣泛應用。但作爲一個web數據傳輸格式,正在逐漸被JSON替代。所以,對Java後端學習來說,XML簡單瞭解即可。至於龐雜的XML操作API(例如XPath),完全不必學習。將來真要用到,再查也不遲。

10年java架構師教你如何快速打好Java基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