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人的折騰(二)-缺少的東西,你遲早要補起來

聽到過很多搞技術的人說要轉型,也聽到過關於IT中的一些傳言。這些年以後,自己也一直不斷的在IT路上摸索,體會。有過彷徨,迷失,心寒!
 
雖然我常常聽到很多的人(包括我自己)說搞技術的人很苦逼。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技術給了我現在的一切。技術,給我帶來了很多的名譽;技術,也讓我可以自豪的養活一家人;技術,也讓我自己的圈子中受人的尊敬。
 
搞技術的確實很苦逼,其實不僅僅只是搞技術苦逼,其實很多的行業都很苦逼。因爲這些年以來,我嘗試了一些其他的行業,發現各行各業都有着“苦逼”的情況,有的時候,我們搞技術的這羣人望着“圍城”外的其他行業,以爲他們很光鮮,很有搞頭,其實背後都有自己的苦水。
 
今年過年回到農村,讓我很是吃驚,村裏的人幾乎一大半都開車豪華的小車,走在路上,奧迪,奔馳,本田從你身邊呼嘯而過。其實我們村是一個很偏遠的農村,大家肯定會吃驚爲什麼村裏人會開豪華小車。
 
村裏的很多人都是在外面做包子,做裝潢的。平時在城市中,這些人隨處可見:他們推着推車到處賣包子,和城管玩“躲貓貓”的遊戲;他們有的租這一個不起眼的門面,擺着幾個蒸籠在那裏賣包子。也許,他們在城裏是“老粗”,在我們眼中是不上檔次,但是他們卻過得毫不比我們遜色,而且有很多都是一年賺幾十萬。
 
我的很多的小學,初中的同學都輟學,開始了自己的闖蕩,開始的時候,過的非常的辛苦,到處奔波,流離,然後做一些小成本的生意,一步步的,一天天的生意搞起來。
村裏人沒有啥,一年上頭在外面,在城裏受盡了“白眼”,回到了家裏,怎麼都要“炫耀”一下:開的車是名車,打麻將,鬥地主動輒就是上萬的輸贏(我都嚇死)。他們的錢不用買房子,村裏本來就有,他們的錢用來養小孩子也是綽綽有餘,村裏的孩子好養。
  
我們大學畢業之後,光鮮的進來一些不錯的大公司,總算是“光宗耀祖”了,父母在村裏提到自己的兒子,女兒也是覺得自己有頭有臉。後來終於要結婚,買房子,生小孩,於是開始感覺生活過的非常的囧,隨着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看着身邊的朋友,同事一個個走,突然深感“沒有出路”,自己想走都不知道走向何方,不是說沒有拼搏和奮鬥,但是看不到搞技術的前景在哪裏。
 
看着公司裏面的項目,看着項目中的代碼,開始覺得:技術這東西真是體力活,項目也不需要什麼不得了的技術,堆堆就起來了。
 
有時候靜靜的想一想,越發有這樣一種感覺:生活真的是公平的,你缺少的東西,生活會讓你全部補上,而且是加倍的補上,如果要吃苦,一定要趁早;如果要奮鬥,一定不要猶豫。這就好比我們平時開發軟件一樣,bug越早發現,修改的成本越小,如果是到了後面發現,你懂的。
 
村裏的同鄉,他們很早的踏入了社會,守着煎熬,受着我們所謂的“知識分子”的白眼,沒有地位,不入流,收入低,但是一路走了,他們不斷的磨練,成長,越到後來走的越穩。
 
我們是無憂無慮的在讀書,不用擔心什麼事情,只要把成績搞好,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就行了。一路上,我們很少的受到社會的鍛鍊。畢業之後,拿着還可以的薪水,奮鬥幾年,拿着看起來還可以的職位和工資,但是後面我們的路很難再有大的發展,其實從網絡上和身邊的人就可以知道。

 

今天由於時間的關係,就暫時寫到這裏,以上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