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文檔

1.企業業務構架和信息化構架的關係

  “兩張皮”是企業規劃和企業信息化規劃過程的嚴重問題。在規劃時,不能各自單搞一套。目前對信息化規劃理論有影響的文章或書籍都是將業務和IT下分開的或強調業務和IT下兩條主線,或強調業務和IT兩個架構。儘管他們都在強調業務的基礎性和IT的支撐作用,但理論和觀念上的“二元化”構分割了業務和信息技術的統一性,“兩條線”和分別規劃造成了信息技術與業務難以融臺。

  其實,業務和信息化兩個規劃之間是連續的循環過程,IT下構架是對業務過程的信息化改進和完善,而業務構架又是在IT基礎上對業務過程的新的需求和提高。在業務需求明確的基礎上,這樣可以充分發揮信息化對業務過又優化的拉動作用。筆者認爲,最好的結果是,業務規劃和信息化規劃的成果又有一個——新的業務過程規劃。它是業務和信息技術融合在一起的規劃,IT規劃的成果僅僅是企業規劃/願景/戰略稈信息技術視角中的一個視圖。而不是兩個構架或兩條線。
2.信息系統規劃

  編制規劃時,花費精力最多、最有爭議之處,是”信息系統規劃”。信惠系統規劃將業務構架和信息構架固化下來,是規劃的“硬成果”,也是影響企業信息化實現和對業務改進支持的落腳點。在制定信息系統規劃時,最易發生的弊病是“跟着商品軟件走”。商品軟件系統有PDM/PLM、ERP、MES,還有質量管理、設備管理、項目管理……某些企業不是將業務功能或流程作爲信息系統規劃的基本元素,而是將商品軟件作爲信息系統規劃的單元。這些商品化系統包括了若干相關聯的功能,商品系統的邊界往往是不清晰的,功能的切分也往往過多考慮業務部門,且更在意軟件系統自身的商品價值,而對企業全局的關注較弱。用專業的觀點劃分企業的信息系統,又必然會把部門觀點和部門利益帶進信息系統,並目固化下來。例如,形成獨立的質量管理系統和設備管理系統,它們在企業中的位置是極有爭議的。再如,在以複雜製造爲主要生產模式的企業,生產計劃與控制是貫通的,商品軟件系統卻是按照ERP和MES切分的。這些都是信息系統規劃中的重大問題。還有更爲細緻的問題,如企業過程的工作流是在業務系統中還是在0A系統中?這都需要客觀冷靜地決策。

  關於系統集成的觀念。企業下可能用一個系統統攬“天下”,集成是免不了的。但是從數據傳遞和運行維護的觀點出發,集成又會帶來諸多的問題。實踐業明,集成在理論上是完美的,但在運行中,往往是不成功的。接口越多越混亂。有些企業在制訂規劃時,信息系統的規模很小,或者出於某些關係,分給了衆多系統供應商,結果總是集成下起來,使這個企業系統長期處在“模型”狀態。筆者的建議是儘量採用功能融臺的大系統,減少系統間的界面和數據變換,積極推行用SOA結構在各個系統之間以Manufacturing又2.0模式聯接起來。

  3.關於信息資源規劃

  信息資源規劃是在信息幕統規劃和信息技術規劃的基礎上,針對企業各個職能領域、各個業務流程而開展的信息資源的梳理、組織和優化,通過識別、優化現有的用戶視圖、企業的關鍵基本數據元素,建女企業信息化的數據模型,支持信息化規劃向企業信息化實際應用的轉化。
實踐證明,信息資潭的規範、開發和優化在信息化進程中,起決定性的作用。沒有數據,信息化就成爲“無米之炊”,但是,沒有規範的數據估恰是某些老的製造企業的軟肋,數據決定信息化的進程和成敗。信息資源的規劃是和企業業務構架、企Ⅲ業務規劃密切交織在起的。從信息資源的角度看,大量的實例說明,脫離了業務規劃的信息化規劃是不會威功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