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0+1的經典教程

Raid0+1的經典教程

隨着網吧規模擴大,網吧電腦數量也會相應增加,上網的顧客也隨之增多,服務器硬盤數據存取的速度將會成爲新的瓶頸,很多顧客開始投訴服務器點播的電影比較卡、遊戲升級速度慢等問題,倘若不採取相關措施,那麼好不容易擴大的經營將毀於一旦。
那麼如何解決硬盤存取速度的瓶頸呢?用多個硬盤組建RAID陣列將是一個較佳的解決方案。然而許多網管由於缺少實際經驗,對於RAID技術只有含糊的概念,所以小編特別編寫了本文,與大家一起分享RAID基礎知識與最常用的RAID 0+1組建實例。
RAID英文全稱爲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中文譯爲廉價磁盤冗餘陣列。它實質是使用多塊物理硬盤組成一個具有加速、自動備份、數據損毀恢復等功能的邏輯硬盤。
爲了滿足不同工作環境的需要,RAID技術分爲了以下RAID 0-7計合8種。每種陣列都各自有其自身優點與缺點,例如RAID 1陣列強調磁盤的數據的安全性、RAID 0陣列提高訪問速度、RAID 5陣列兼顧速度與的安全等。下面就來看看常用陣列的具體特點。
常用RAID陣列類型
&O1548; RAID 0
RAID 0陣列即(Data Stripping)數據分條陣列,其主要的特點是存取的數據都被分割成爲條狀(stripped)分佈存放在各個物理磁盤上。這樣處理的優點是可以並行 存取,從而獲得雙倍或多倍存取速度。其中最簡單的RAID 0陣列,使用兩塊硬盤提供雙倍傳輸速度,假如陣列卡能支持多塊硬盤組成RAID 0,那麼則可以獲得N倍(N爲加入陣列的硬盤數量)傳輸速度。


這種陣列的缺點是數據安全比 較脆弱,只要陣列內某一硬盤出現故障,所有的數據將全部丟失。因而,爲了在數據脆弱性與速度之間取得較好的平衡,實際使用時RAID 0通常只使用兩塊硬盤,獲得雙倍傳輸速度同時穩定性下降一半,用於存放視頻點播文件、臨時文件等對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數據。
&O1548; RAID 1
RAID 1陣列即(Data Mirror)數據鏡像陣列,其主要特點在提供了較爲優異的數據安全保障。整個陣列至少需要兩塊硬盤組建,在寫入時同時將數據備份至另一塊硬盤,所以即使 其中一塊硬盤出現故障而造成數據損壞時,文件也不會丟失。但是其代價就是的陣列內半數硬盤用於即時鏡像備份,容量爲陣列內硬盤總容量的一半,而且速度沒有 任何提升。
&O1548; RAID 0+1
爲了把RAID 0的快速存取特點與RAID 1數據安全的優點結合起來,人們還設計了RAID 0+1陣列。這種陣列最少需要4個硬盤才能創建。其中兩塊硬盤用來存取數據,兩塊硬盤用於鏡像數據。用於存放數據兩塊硬盤被劃分爲條狀並行存取,這樣可以 獲得雙倍數據存取的速度,而另兩個硬盤則即時爲條狀並行存取的硬盤製作鏡像,以確保任意一塊盤出現了故障,也不會導致數據丟失。
由於兼顧到了存取速度和數據的安全,所以這種陣列在網吧、小型企業中使用非常廣泛。
&O1548; RAID 3和RAID 5
RAID 3和RAID 5都採用了校驗的數據存儲方式,所不同的是RAID 3採用了一塊物理硬盤專門來存放校驗的數據,而存放數據的硬盤卻有好幾個硬盤同時並行工作,不管是每一個硬盤的數據進行修改,校驗的數據硬盤也會同時跟着 改動,這就導致了校驗硬盤工作負擔過重,影響數據的存儲效率,而RAID 5剛好相反,它把校驗數據切成塊存放在各個硬盤上這樣就可以解決校驗數據存放的瓶頸。
由於RAID 5的陣列卡價格較爲高昂,所以該種陣列目前僅在大型企業中使用,而鮮有被網吧採用。
RAID 0+1實戰
瞭解各種RAID陣列之後,接下來就網吧中常用的RAID 0+1的設置爲例子,圖解介紹整個設置過程。
首先要準備四塊硬盤、一臺具有空白PCI卡或PCI-E插槽的電腦(根據RAID卡的接口不同而定)、一塊RAID卡(假如主板已經集成了RAID卡則不需要)。
圖1


安裝RAID卡至主板,將四塊硬盤連接至RAID卡的數據接口上。開啓電腦,並依說明書進入RAID設置畫面。本例所使用的TRAK100陣列卡,使用“Tab”按鍵作爲設置熱鍵,所以按“Tab”鍵,即可進入RAID設置畫面。
進入RAID設置環境之後,按3鍵選擇“Define Array”選項,進入RAID定義窗口。
圖2


 


在RAID定義窗口按下“Enter”按鍵,進入RAID編輯窗口,在編輯窗口中可以設置RAID的模式,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許多RAID卡爲用戶提供 的模式均使用存儲模式表達,其中“Stripe”條狀存儲存則爲RAID 0模式;“Mirror”表示RAID 1;而“Mirror/Stripe”則表示RAID0+1的模式。用戶可以使用空格鍵切換RAID的模式,這裏選擇 “Mirror/Stripe”模式,並把通道中的四個硬盤設置爲“Y”狀態。設置完成之後按下“Ctrl+Y”保存設置的結果。
圖 3



需要特別提示的是,使用少於4個硬盤不能設置RAID 0+1的模式,並且不會出現“Mirror/Stripe”的選擇模式。
設置的完成後,可以看到硬盤的整個容量達到了80G,這是根據RAID 0+1的功能特點得出的。它的容量爲最小硬盤基數的兩倍,由於筆者使用的硬盤中最小的是40G,因此設置完成之後,容量爲40G*2,如果使用的是4個 80G的硬盤,那麼設置“Mirror/Stripe”模式的結果應該是2*80G。
圖 4

 


按下“Esc”按鍵,退出設置窗口,在彈出的提示對話框中輸入“Y”表示確定設置,並且重新啓動系統。
圖 5



重啓系統之後,會顯示RAID的設置結果,其中包含工作模式、陣列總容量大小、還有狀態等。至此,用戶就可以在陣列上分區、安裝系統、軟件以及進行其他操作了。對於操作系統而言,整個一個陣列就相當於一個硬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