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天打造專業紅客(一)

何謂“***”
         ***是英文“HACKER”的音譯。動詞原形爲“HACK”,意爲“劈”、“砍”。英文詞典是這樣解釋***行爲:未經授權進入一個計算機的存儲系統,如數據庫。中文譯成“***”貶義比英文原義似乎略重,有“未經允許”等不合法的含義。另一種說法是,HACK是本世紀早期麻省理工學院俚語,有“惡作劇”之意,尤其指手法巧妙,技術高明的惡作劇,並且帶有反既有體制的色彩。
 
四代***鑄就了網絡
        有人說,美國人創造了***,如同他們創造了牛仔。
        本世紀60至70年代,一羣大學計算機系教室裏的知識分子利用“分時系統”技術把計算機主機變成了事實上的個人計算機,從而使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到計算機。這些人就是第一代***。當時做一名計算機***是一件很榮耀的事,它
意味着對電腦的全身心的投入,雖然可能被外人視爲瘋狂之舉。
      70年代後期,第二代***領頭人是大名鼎鼎的史蒂夫。喬布斯、史蒂夫、伍茲尼亞克和費爾森斯坦,發明併產生了個人計算機。他們都是非學術界的,屬鐵桿反文化的類型。作爲堅定的反文化分子,他們使計算機王國的老大IBM顏
面盡失。
         80年代初出現的第三代***,爲個人計算機設計了各種應用教育和娛樂程序。特別是米徹·凱普發明的LOTUS1 1-2-3電子報表程序促成了IBM PC的成功。
       第四代***出現在80年代中期。他們發明了包羅萬象的電子公告牌(BBS)和自由平等的以非層級方式連接的USENET,並且將美國國防部的阿帕網(ARPANET)改造成了今天的互聯網絡。
 
***的“道德準則”
        互聯網現在有上千萬用戶,平均年齡爲30歲。很多人深信,就像個人計算機改變了80年代一樣,互聯網將改變90年代。
       “想真正成爲***,你必須真槍實彈去做***應該做的事情。”這是***的宣言,並且廣告天下,他們聲稱:不要將你已破解的任何信息與人分享,除非此人絕對可以信賴。不在家庭電話中談論你HACK的任何事情。當你發送相關信息
的BBS時,對你當前所做的黑事儘可能說得含糊一些,以避免BBS受到警告。將你的***資料放在安全的地方。在BBS上POST文章的時候不要使用真名和真實的電話號碼。如果你黑了某個系統,絕對不要留下任何蛛絲馬跡。
        顯然,一些所謂的道德準則是需要打上一個引號的。但也確實有一些是較爲人稱道的。如:不要侵入或破壞政府機關的主機;不惡意破壞任何系統;不破化別人的軟件或資料……
 
一切信息都應該是免費的
      “一切信息都應該是免費的”。***們也有自己的倫理原則。他們深信,任何一個人都能在計算機上創造藝術與美,計算機能夠使生活變得更美好。
        ***最重要的信條是不相信權威當局,提倡依*自己。他們把美國已故肯尼迪的話,“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爲你做些什麼,要問你能爲國家做些什麼”改成了“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爲你做些什麼,你自己做”。因此,他們中大多數人一改
過去學術界蔑視商界的傳統,半途輟學支辦自己的公司。他們認爲信息應該是免費的信息創造了“免費軟件”和“共享軟件”的概念,使得每個需要這些軟件的人都可以得到它們。
 
堅持“三項基本原則”
        國外《PHRACK》雜誌被認爲是***的“官方”新聞通訊,它把***的思想擴展成一些基本原則,被概括爲一些基本原則。主要內容爲“因爲設備的高代價超出了大多數***的財力,它在感覺上造成的結果是,劈和砍是把計算機知識傳給
大衆的唯一辦法”。***們堅決反對“權利”只屬於那些有權進入和使用現代技術的羣體。
        基於上述的分析來看,要認識***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我們似乎已經明白,***不應該總在貶義上被使用。而是應該記住雨果、康沃爾在《***手冊》一書說的話:“***活動的樂趣和報償純粹是智力上的”,他們“不過沿
襲了一個長期的歷史傳統,人類社會中,總有那麼一批人對機器和技術着迷,他們使用技術時抱着一種嬉戲的態度,以觀察會有什麼結果發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