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何謂文化》有感

   一、文化到底是什麼?


   最近在看餘秋雨先生寫的《何謂文化》,雖然自己也沒有什麼文化,但是感覺還是從中學到了一點東西,想要記錄下來,。也讓我開始思考一些生活中的文化。

   既然說何謂文化,那就需要對文化來做一個定義,餘秋雨先生的定義是: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和引導,創建集體人格。

   這個定義裏面有幾個關鍵詞語,分別是精神價值、生活方式、集體人格。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個詞語,文化差異,可是這個文化差異的直接體現就是在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上。經常會聽到不少跨國婚姻,因“文化差異”離散。比如作爲丈夫的華人每年清明節必須從美國公請假回故鄉掃墓,使他的美國妻子覺得難以理解。這就在“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上,說明了“文化差異”是什麼。

   文化是一種時間的“積累”,但也有責任通過“引導”而移風易俗。在這個動態過程中,漸漸積澱成一種“集體人格”。中華文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國人的集體人格。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也說:“一切文化都沉澱爲人格,不是歌德創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創造了歌德。”

   當文化一一沉澱爲集體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靈魂。必須要注意的是,民族的靈魂未必都是正面的,從歌德到魯迅都曾經深刻地揭示過其間的負面成分。在中國,自覺地把文化看成是集體人格的是魯迅。他把中國人的集體人格,稱作“國民性”。

   按照餘秋雨先生所擬定的文化定義,今天中國文化在理解上至少有一下五方面的偏差:

   第一,太注意文化的部門職能,而不重視它的全民性質;

   第二,太注意文化的外在方式,而不重視它的精神價值;

   第三,太注意文化的積累層面,而不重視它的引導作用;

   第四,太注意文化的作品組織,而不重視它的人格構成;

   第五,太注意文化的片段享用,而不重視它的集體沉澱。


   二、文化的最終目標


   文化的目標,按照定義來解析,在精神價值上,很可能是指理想、榮耀、成功;在生活方式上,很可能是指學派、交際、冒險;在人格修煉上,很可能是指崇拜、反省、樂觀。等等。

   上面說的都不錯,但是,還缺少終極指向。而文化的最終目標,是在人世間普及愛和善良。歌德的一句話,就把整個“局”破解了。他說:“人類憑着聰明,劃出了一條條界線,最後用愛,把它們全部推倒。”

   愛和善良超越一切,又能把一切激活。中國儒家說:“仁者愛人”,“愛人者人恆愛之”,“與人爲善”,“止於至善”。他們都把愛和善良看成是最高德行,最後原則。而存活之道,繁衍之道,發展之道,必然包含着大愛之道、善良之道。

   文化是一種感恩,懂得把他們全部喚醒。歷史上更多地存在是“弱肉強食”的叢林原則。但是,正是在血泊邊上的點滴善良,使人類沒有退回叢林變爲動物,這就是動物所沒有的“文化”。世間很多最初原理都會變成終極原理,善良也就由此而成了文化的最終目標。

   雨果也說過“善良是精神世界的太陽”。

   以愛和善良爲終極目標,並不會縮小文化的體量。


   三、中國文化的特性

   

   講文化,就要縮小範圍,講中國文化。

   按照獨特性和實踐性的標準,餘秋雨先生把中國文化的特性概括爲三個“道”:

   其一,在社會模式上,建立了“禮儀之道”

   其二,在人格模式上,建立了“君子之道”

   其三,在行爲模式上,建立了“中庸之道”

   這三個道上就體現了中國文化和其他文化的根本區別。

   先說“禮儀之道”,所謂“禮儀”,就是一種便於固定、便於實行、便於審視、便於繼承的生活化了的文化儀式。只要規範在,儀式在,裏邊所蘊藏着的文化精神也就有可能存活,否則,文化精神只能隨風飄散。因此,荀子說,“禮者,人道之極也”。意思是,禮儀是人文道德的根本。把“禮儀”當做社會模式,也使中國文化在幾千年間保持着一種可貴的端莊。缺點是,“禮儀”太注重外在形式和繁文縟節,限制了心靈啓蒙和個性表達,更阻礙了大多數中國學者進行超驗、抽象的終極思考。

   再說“君子之道”,把君子之道作爲人格理想,是中國文化獨有的特徵。我們的祖先沒有給君子下一個定義,但是比下定義更精彩的是,他們明確設定了君子的對立面——小人。而且,在一切問題上都把君子和小人進行近距離的直接對照。

   歷來中國人只要稍有文化就能隨口說出“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