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才女“詩詞大會”走紅|千古詩賦喚醒“詩和遠方”!

春節期間,火爆三季的《中國詩詞大會》又一次迴歸到億萬觀衆的視野,陪伴大家度過一個充滿詩意的中國年。

在本季比賽中,來自洛陽的13歲小才女鄧雅文也伴隨節目走紅網絡。這位小姑娘不僅連續四場奪得擂主,而且淡定從容的表現也贏得董卿、康震等人的讚賞。


在第二期節目守擂環節當中,鄧雅文和同樣實力不凡的朱彤對戰最終贏得勝利,特別是最後決勝負的一道題,雖然不知道答案是什麼山,但是靠着之前的知識積累,她成功“猜”對了“廬山”,連董卿都驚歎她最後是如何“靈光乍現”的,其實這是源於她之前紮實的基礎知識積累

鄧雅文的媽媽萬靜慧在接受媒體採訪中說,對於女兒,自己並沒有刻意培養,只是在發現有天賦以後進行了因勢利導。雅文一歲半的時候,已經會背《靜夜思》、《早發白帝城》、《登鸛雀樓》等十幾首唐詩了。

鄧雅文在“詩詞大會”中的表現,讓我們明白,在這個時代,我們爲何要堅持讀詩:因爲腹有詩書氣自華,詩詞能養人!被詩詞養大的孩子,氣質和眼界都不一樣。

若沒受過中國古典詩詞的薰陶,孩子看花便只是花,聽雨便只是雨:

當有些孩子打遊戲時,有的孩子卻已經能昂頭背出“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出門旅遊,有的孩子只會喊“哇,好多鳥”,而有的孩子已經可以吟出“落霞與孤鶩齊飛”。

可是如何讓孩子喜歡上古文,還能將古文運用於學習和生活中卻使很多家長們和老師們頭疼。陳學壯老師編寫的《讀小古文學寫作文》解決了這一難題。



這套書一經上市便受到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愛,好評如潮的背後是作者陳學壯老師的努力。陳學壯老師從教近30年,2014年獲得江蘇省優秀課評比一等獎,2012年被評爲連雲港市首批名師,2009年榮獲全國第二屆“新經典”誦讀大賽特等獎,多次榮獲“鳳凰語文論壇”年度教學隨筆獎。



自2008年起,專心研習小古文,把小古文引進課堂,帶領學生誦讀,引導學生創意寫作。在網絡平臺舉辦小古文微講堂30餘場,到上海、安徽、無錫等地上小古文示範課及講座20餘次。陳老師十年磨一劍,致力於推廣小古文教學,其繪聲繪色的導讀、深入淺出的點撥,獲得師生的一致好評。

《讀小古文學寫作文》這套書分爲《基礎篇》、《進階篇》和《提高篇》三個梯度,一共精選了150篇短淺、有趣、經典的小古文,讀起來朗朗上口。

每個小節包括經典原文、重點字詞註釋、原文大意或故事、誦讀方法、寫作訓練等相關內容的欄目,既能讓小朋友輕鬆獲得文言啓蒙,又有利於小朋友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這套書適合3-6年級的小朋友自主閱讀或與家長共讀。


小古文是對世間萬物的描寫,這套書會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入口。

當他看過“水濱多蘆笛荻。秋日開花,一片白色,西風吹來,花飛如雪”,他會聯想到蘆花漫天飛舞的情景;當他讀過”天晚雨止,風吹雲散,明月初出”,他會明白細雨如絲,纏纏綿綿;當他背過“青林翠竹,四時俱備”,他也會懂得竹子不是隻能用“四季常青”來表達。



《讀小古文學寫作文》這是一套有趣的小古文閱讀指導書,陳學壯老師用獨特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喜歡上小古文,還能在寫作中靈活運用小古文中學到的知識。

本書包含豐富的誦讀方法,比如慢讀趕走“攔路虎”、斷開語句來朗讀、排成詩行來朗讀、打着快板來誦讀;娓娓道來講故事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書也包含豐富的仿寫方法,比如打開思路仿主題、聯繫生活來練筆、反覆推敲改細節等方法。

例如聯繫生活來練筆,一位小朋友朗讀小古文《共工觸山》後,有次和家人登完天平山後下筆成文,一揮而就寫下《遊天平山》,還將家人爬山時的小插曲寫了下來“吾觀山中石路多青苔,恐父母跌倒,遂大叫:“小心,石上多青苔!”。



這套書貼合小學生的學習和誦讀需求,讓孩子們輕輕鬆鬆地獲得純正的文言啓蒙,打下一生受用的中國文化的底子。孩子既學會了古文,又學到了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知識。

相信這套書在給予孩子文化營養的同時,也會喚醒孩子們心中的詩和遠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