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最害怕的是什麼?後方出事

  關於明朝將領袁崇煥,爭論很多。有人說他是忠臣,有人說是他奸臣。好象清朝編寫的史書中,認定他是奸臣,意思就是跟清朝有私下勾結。咱對這方面不熟,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生活中,如果一個事情找不到主謀,怎麼辦?常用做法就是,找到最大得益人,他就是主謀。不好說這個方法萬無一失,基本是很少出錯的。

  同樣的,判一個案子,要求主犯主觀有動機,客觀有行動。麻煩就出在這個動機上,因爲動機這東西很多時候不好界定,從事情推斷出其動機是一回事,當事人的說法可能是另外一回事(可能記錯了,可能是改變想法了,可能考慮別人的因素等等,很多時候也不可信)。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主要依據客觀行動。即客觀行動產生了什麼樣的後果,而這個後果又是明顯(而不是很隱蔽的),就可以認爲主犯有罪。

  那麼,袁崇煥在勾結清朝(那個時候還不叫清朝)方面,最大行動是什麼?就是殺了毛文龍。殺了毛文龍,有什麼後果?清朝再也後顧之憂,可以放心大膽的向南進攻了。毛文龍的作用這麼大?是的,因爲他在清軍的後方。下面一個結論很重要:打仗,最害怕的是後方出事。

 

  打仗最害怕的是什麼?有人說是沒錢,有人說是沒糧,有人說是譁變,有人說是政變,有人說是內鬥。其實都不是。最害怕,最惡性的事情,是後方出事了。所謂後方出事,就是敵人軍隊出現在後方。在後方出現一萬軍隊,至少相當於前方十萬軍隊,那可真是要了命,整個軍隊從上到下那是一片恐慌。斷了錢糧供應,前有猛虎,後有阻塞,能不能撤回老家都是個問題,整個軍隊都危險了。

  所以,打仗之前,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後方穩定,如果有可能要派重兵防守。

  清軍正要進攻,突然聽說毛文龍在後方鬧事,這仗怎麼打?沒法打,趕緊回來保衛老家。等回來了毛文龍又跑了,真是讓人氣死。下次怎麼辦?明明有十萬軍隊,只能派出七萬,還要留三萬防守毛文龍,這三萬還必須是精兵。可是人家毛文龍也沒說從哪過來騷擾啊,派出去的七萬也要隨時隨地的準備回來。

  而一旦毛文龍被消滅,無後顧之憂,這仗打起來就順了。自然的,袁崇煥也離死不遠了。所以,說袁崇煥是奸細,有沒有冤枉他?

 

  這場景是不是很熟悉?沒錯,毛軍的抗日根據地,就是這個套路,騷擾後方。而日軍也爲此焦頭爛額,派駐大量軍隊防守、掃蕩,寧可前方不打仗,甚至把前方軍隊調回來參戰。沒辦法,後方比前方更重要。

  從公司角度,有臥底也是最可怕的,比內鬥更可怕。這個就不用多說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