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人》:這一次,弗蘭肯斯坦愛上了怪物

文 | 魚愛吃貓

有一艘帆船航行在海面上。船員恪盡職守、勤勤懇懇,一旦發現哪塊甲板被蟲蛀了,哪面風帆破了,就及時更換,讓船始終保持正常航行。過了許多年,船上的每塊甲板、每面風帆、每根螺釘都已經換過了,不再有任何零件是船剛造好時候的原裝貨。現在問題來了:

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無論你回答“是”或“不是”,好像都是對的。這就是著名的“忒修斯之船”,最古老的思想實驗之一。它探究的是身份的本質。如果放在今天,這個問題的主體可以換成許多東西,比如一個樂隊、一家公司,給予足夠長的時間,可能內部的所有成員都不是最開始的那些人了,但大家還是按照原來的名稱去稱呼它們。

細思極恐的是,這個問題想到最後,必定會想到自己身上。你爲什麼是你?你是靠什麼定義的?今天我們知道,人體全身的細胞每18個月更換一次,所以構成剛出生時的你的那些物質,在今天的你身上已經不存在了。這樣一來,你還是原來的你嗎?

再擴展一下,假設你在意外中失去了右腿,只能靠假肢來行走,這時的你,還是原來的你嗎?不要停,繼續冷酷地思考下去:你得了絕症,身體即將死去,但有一種技術可以將你的思想和記憶複製下來,轉移到一具機械身體上。你同意了這次手術,原先的身體死亡了,但你的思想在新的機械身體上得以延續。這具帶有你的思想的機械身體,還是你嗎?如果不是,那它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是如此迷人,從古至今的許多思想家、哲學家都深陷其中。而當電影作爲全新的藝術形式崛起之後,在電影中討論它就成了許多電影人的夢想。我們已經見過不少這樣的電影,遠到黑白默片版的《弗蘭肯斯坦》,近到2018年的電影《克隆人》。

這部科幻電影並不是什麼高成本大製作,連宣傳都沒怎麼捨得花錢。電影的故事和懸念設置,其實也沒什麼新意,都是些觀衆耳熟能詳的老套路。但它還是值得一看,因爲它有基努·裏維斯。

以《黑客帝國》三部曲和《地獄神探》被中國觀衆熟知的基努·裏維斯,長着一副帥氣的面孔,並且還擁有八分之一的中國血統,因此在中國有着大量的粉絲。其實他在《黑客帝國》裏扮演的主角尼奧,就對“我是誰”這個問題進行過思考。而那種近乎天生的憂鬱氣質,更是讓觀衆忍不住跟他一起思考這個永遠無法得到準確答案的問題。

《克隆人》的故事非常簡單:主角威廉是一名科學家,研究意識轉移技術。之前的實驗都失敗了,被轉移的人類意識在機械身體中無法存活,僅僅幾分鐘後就因爲對機械身體的強烈排斥而死亡。上司威脅他說,如果下次實驗再失敗,公司就要撤回全部資金並炒了他。

好不容易熬到週末,威廉開車帶着老婆和三個孩子出去散心。路上風雨交加,能見度很低。他們出了車禍,墜下山崖,威廉倖免於難,可他的老婆和孩子全都死了。突遭大劫的威廉痛不欲生,可轉瞬就想到一個瘋狂的念頭:賭一把,偷偷用公司的設備和技術把老婆和孩子救回來!

救人的過程困難重重,不過威廉在他表弟兼助手的幫助下還是成功了。他們克隆了威廉老婆和其中兩個孩子的身體,並從屍體上提取了記憶,最終記憶轉移成功,老婆和孩子都醒了過來,認出了威廉,就像剛剛睡了一覺!

好景不長,公司發現了威廉的行爲,把三位克隆人視作自己的資產,並要求威廉交出意識轉移的核心算法,否則就要殺他全家。威廉不想合作,但上司在自己面前殺死了表弟,令他不得不妥協。他一邊導出算法,一邊悄悄地把自己的意識複製到了實驗用的機械身體裏面。轉移成功了,現在他多了一個力大無窮的幫手。機械威廉制服了反派,幫威廉一家逃出昇天。故事的最後,機械威廉隱藏幕後,開始以幫富豪克隆身體續命爲生。

這個劇情是不是有點眼熟?早在兩百年前,瑪莉·雪萊在《弗蘭肯斯坦》中就講了個相似的故事:科學家弗蘭肯斯坦用屍體製造了一個怪物,後者想獲得人類的關懷和友情,卻把弗蘭肯斯坦嚇得落荒而逃。這篇“最早的科幻小說”現在看來很稚嫩,但它提出的問題是相當嚴肅的:如果有一天,技術的發展突破了生死的邊界,人類會不會被自己的造物活活嚇瘋?

《克隆人》對這個問題給出了否定的回答。即使冒着克隆產物畸形的風險,威廉仍然選擇復活自己的妻子和兒女,因爲那些是他最無法失去的人。這一次,弗蘭肯斯坦不再逃避,他愛上了怪物。

如果較起真來,這部電影的劇情有許多硬傷,比如反派公司爲什麼一直被威廉矇在鼓裏,去抓威廉一家時活像一羣業餘混混,顧頭不顧腚?威廉的表弟爲什麼突然反水?反派上司臨死前爲什麼突然同意了威廉的要求?逃走的克隆人該如何面對餘生?電影在這些問題上並沒有處理得很好,看完了之後有種難以自圓其說的感覺。

不過電影的核心:克隆人的倫理問題,倒是得到了較好的體現。克隆技術的發明其實蘊含了人類的一個終極理想:已死之人能不能復生?活着的人能不能得到永生?但這兩個美好願望的背後,其實潛藏了許多無解的道德陷阱。比如已死之人的克隆,克隆出來的人到底還是不是原來的那個人?如果克隆不太精確,複製體與原版存在一些差異,這樣的道德矛盾就更突出了。活人的克隆則是道德的禁區。如果世界上存在兩個你,你該如何自處?你身邊的人又該如何看待你?

而在電影之外,基努·裏維斯的個人經歷讓該片顯得像是爲他量身定做一般。這位好萊塢巨星曾經找到過幸福,和女友感情甚篤,並且已經在孕育一個寶寶。可悲劇接連降臨,女友腹中的寶寶不幸夭折,而僅僅不到一年後,女友本人也在車禍中身亡。如此巨大的不幸讓基努·裏維斯陷入人生的低谷,也改變了他的生活。他淡泊名利,不住豪宅,不穿名牌,不開豪車,生活樸素,幾乎像個隱士。除了拍片,他很少出入公共場合。偶爾在街頭被人拍到,也是這副模樣:

心疼他的粉絲陪他聊天,希望他能振作起來。基努接受了粉絲的好意,然後說了一句話:也許你們需要幸福地生活,我不用。(Maybe you need to be happy to live, I don't)

還能說什麼呢?紅塵滾滾,基努已經看破了一大半。

在《克隆人》裏,興許是導演的有意爲之,基努·裏維斯的角色遭遇了同樣的悲劇,卻在技術和人性的幫助下最終逢凶化吉,迎來大團圓的結局。雖然這樣的結局比較俗濫,但每個瞭解基努的人都能理解導演的用意。如果讓基努本人來回答文初的問題,我想他的答案會是:我的船沒有舵手和領航員,所以它不再是原來的那艘船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