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憶中的“二月二龍擡頭”

    今日是二月二龍擡頭的好日子。

    昨晚給母親電話說起明日將是二月二了,她問我還記得“圍囤”嗎?我說記得,她說估計你們也不弄了吧,我笑笑說肯定不弄呀,又有些惆悵,心想,一是在城市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想找個像老家那樣大的空地也難的很呀,二是即使有一片空地,哪兒去弄灰呀。圍囤的灰是農村的竈臺燒火做飯的產物,城市是找不到竈臺的。在我的老家鄄城,我從小生活的地方,從記事起,就會有各種各樣的風俗每年輪番上演,而所謂的“圍囤”則是,在二月二的頭一天裏,太陽西下,迎着餘溫,每家每戶將自家的院子打掃乾淨,用鐵鍬端着從竈臺鏟來的灰燼,在自家的院子中間,畫圓圈,對,就是畫圓圈,一個套着一個,具體幾個我已經記不得了,還要畫上一個出入的梯子形狀,可以進入最中間,中間刨了一個小坑,坑裏面會放上糧食,小麥、玉米、大豆、芝麻等,寓意可以在新的一年裏,五穀豐登,滿倉滿囤,而有的人家也會放上錢,紙幣的不多,多是硬幣,一角、五角,有的富裕人家甚至會放入一元呢,寓意財源滾滾。大部分的時候會在第二天才會掃去這一地儀式留下的痕跡,有的甚至會好些天不去動他,走路都帶着小心謹慎,這是農民表達對美好生活的祈禱,是一種他們認爲隆重的方式來展現出來。而兒童們對於這個節日的記憶,包括小時候的我會去刨坑,看看有沒有硬幣藏在裏面,哈哈,現在想來對孩子來說,刨出來的錢去買點零食來吃,也是美好的。

     二月二除了“圍囤”這一項儀式,再有就是吃水餃了吧,畢竟日子是不富裕的,一年到頭能吃到水餃的次數太過於有限,二月二頭一天晚上“圍囤”要吃,第二天早上也要吃,我記憶中的小時候天真地以爲“二月二,龍擡頭”中的龍是和屬相掛鉤的,只有屬龍的才能吃水餃,屬龍的是大龍,可以吃,屬蛇的是小龍(從小接觸的教育蛇是沒有變化成龍的神物,所以就叫他小龍,看老一輩的影響很深遠呀),可以吃,而我是屬馬的,是不能吃水餃的,每年好像都要聽母親給解釋一番,纔會去吃水餃。想來這執拗的性格是從小就有的啦。

   再者每逢節日,小朋友的零食好像是不能少的,即使生活的不富裕,二月二的時候會給孩子們準備一些花生、麪疙瘩、豆子之類的,母親都是在前幾天裏就藏着掖着花生,等到那天拿出來,她說不忍心看着孩子看別人吃,自己家沒有,而麪疙瘩是沒有的,因爲那東西弄起來十分的費勁,更需要糖,而我們沒有錢用來沒。豆子也是沒有的,太值錢,需要賣錢呢。於是只好拿着自己的花生去別人家玩,那些鄉里鄉親們看到,就會明白的給你一些你手中沒有的零食,有時候是會拒絕的,因爲不好意思,面子太薄,最後徒惹來一聲聲傻孩子。現在想來,都是親切的。

    太多太多事與情是現在的孩子體會不到的。而它們保存在每個過來人的記憶中,每每想起,恍如昨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