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學前教育

幼兒文學第六章

第一節 童話

(一)童話的概念:童話是指以兒童爲對象,貼近兒童心理,帶有濃厚幻想色彩的虛幻故事。它是兒童文學中特有的體裁。

(二)童話的發展

1、法國夏爾·貝洛的《鵝媽媽故事集》。

2、德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格林兄弟收集整理的《兒童與家庭童話集》(也譯爲《格林童話》)。

3、葉聖陶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國第一部作家創作童話集,標誌着中國現代童話的產生。

二、童話的特徵

分爲傳統童話和現代童話

(一)傳統童話及其特徵1、固定的敘事方式

2、類型化的人物性格

3、鮮明的道德主題。

現代童話及其特徵:

1、結構上呈現多層次狀態2、塑造豐滿生動的形象3、呈現純真的兒童世界。

三、童話的類型

(1)根據形式過程劃分(2)根據人物形象類型

(3)根據內容劃分

(4)根據篇幅長短劃分。

童話的表現手法

1、誇張2、擬人3、象徵

四、幼兒童話的特徵

1、幼稚性和誇張性的童話幻想。

2、單純明快的童話情節3、稚氣樸拙的童話形象4、充滿快樂的遊戲精神。

第二節寓言

寓言的特徵

(一)明顯的教訓性

(二)故事的虛構性

(三)高度的概括性。

第三節童話、寓言的鑑賞

一、童話的閱讀指導

(一)沉情於文,感受童話的幻想之美

(二)把握童話形象的特徵(三)把握童話類型,體味作品的藝術特色。

第八章兒童散文

兒童散文特徵

(一)貼近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二)形象刻畫,展現童心童趣

(三)巧妙構思,充滿自由想像

(四)語言清純,滲透兒童情趣。

兒童散文類型:兒童敘事散文,兒童抒情散文,兒童童話散文,兒童寫景散文,兒童知識散文。

第九章兒童圖畫文學

第一節

一、兒童圖畫文學特徵(一)圖畫與文字的相融性(二)畫面的連續性與跳躍性

(三)傳達的直觀性和生動性

(四)文字語言的簡潔傳神

兒童圖畫文學的類型:

(一)無字兒童童話

(二)圖文並茂的兒童圖畫文學

第二節

兒童圖畫文學的鑑賞:(一)兒童性的體現是鑑賞的前提

(二)整體性的把握是鑑賞的核心

(三)形象性的呈現是鑑賞的關鍵

(四)細節觀察是鑑賞的重要環節

第三節

一、兒童圖畫文學的基本構成1、封面2、環襯3、扉頁4、正文5、封底

學前兒童遊戲

第一章

1.學前兒童遊戲的特點:自主性,虛構性,娛樂性,有序性

2.學前兒童遊戲的分類

A從認識發展的角度分類:感覺運動遊戲(0-2歲),象徵性遊戲(2-7歲),結構性遊戲,規則類遊戲

B從社會性發展的角度分類:無所用心的行爲或偶然的行爲,袖手旁觀的行爲,單獨遊戲,平行遊戲,聯合遊戲,合作遊戲

C從依據遊戲的教育作用分類:一創造性遊戲(角色遊戲,結構遊戲,表演遊戲)二規則類遊戲(智力遊戲,體育遊戲,音樂遊戲,娛樂遊戲)

3.國外學前遊戲理論

福祿貝爾-本能性活動

維果斯基-社會性活動

弗洛伊德-本我,超我和自我 遊戲發泄論和遊戲補償論

佩勒-角色動機說

蒙尼格-宣泄說

埃裏克森-掌握論

第二章

1.遊戲與學前兒童身體發展

A遊戲能增強兒童的體質,促進身體生長髮育

B遊戲能促進兒童運動能力的發展

C遊戲能促進大腦發育

2.遊戲與學前兒童智力發展

A遊戲會擴充和深化兒童對世界萬物的認識

B遊戲與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感知覺,想象力,思維能力,創造力)

C遊戲與兒童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詞彙量,表達能力的發展)

3.遊戲與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

A遊戲有助於兒童“去自我中心”

B遊戲會提高兒童的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C遊戲促使兒童體驗不同的社會角色,掌握社會規範

4.遊戲與學前兒童心理健康

A遊戲與兒童情緒情感(遊戲可以豐富兒童的高級情感,遊戲使兒童經常體驗積極的情緒,遊戲提供了消極情緒的宣泄渠道)

B遊戲具有心理診斷和治療的作用

第三章 角色遊戲

1.角色遊戲的概念-是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以模仿和想象,藉助真實或替代的材料,通過扮演角色,用語言,動作,表情等,創造性地再現周圍社會生活的遊戲,又稱象徵遊戲,主題角色遊戲。例:娃娃家,醫院,商店

2.基本特點:獨立自主性,社會性,想象活動是角色遊戲的支柱

3.結構:角色扮演,對物的假想,對遊戲動作和情景的假想,內部規則

4.意義

A.角色遊戲和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有利於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有利於兒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學會理解他人,有助於兒童行爲規範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有助於兒童自制力的增強)

B.角色遊戲和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C.角色遊戲與幼兒想象力,思維力的發展

D.角色遊戲與幼兒情緒情感的發展(豐富兒童的積極情感體驗,消除消極的情緒情感)

5.角色遊戲的環境創設

A.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增加現實生活印象

B.爲幼兒開展角色遊戲創造物質條件

C.提供有生活氣息的角色主題

D.提供充足的自由活動時間,保證幼兒角色遊戲的深入開展

E.營造安全,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讓幼兒能自由遊戲

6.角色遊戲的組織與指導

A.給幼兒一個可以自由選擇的環境

B.充分觀察兒童的心理狀態,決定是否指導

C.以角色身份加入遊戲進行指導

D.教師應選擇正確的介入時機(遊戲有不安全的傾向,幼兒主動尋求幫助時,幼兒因遇到困難挫折糾結難以實現自己遊戲願望時,遊戲中出現過激行爲時,遊戲中出現不符合社會規範的消極內容時)

E.根據各年齡階段兒童的遊戲特點進行組織與指導

F.角色遊戲結束環節的指導

G.對角色遊戲進行評議

第四章 結構遊戲

1.結構遊戲的概念:是兒童使用各種建築,結構材料進行建築,構造造型的遊戲,又稱建構遊戲。

2.特點:(與兒童的智力發展水平緊密相關,是一種造型活動)

3.教育意義

A.促進幼兒感知和動作發展,培養幼兒動作的準確性和手眼協調能力

B.發展兒童的智力,豐富知識

C.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D.發展幼兒認真和堅持的品質

E.發展幼兒審美能力和表現創造美的能力

4.分類:積木建築遊戲,積塑構造遊戲,拼棒遊戲,拼圖拼板遊戲,金屬構造遊戲,手工遊戲,玩沙水雪等遊戲

5.結構遊戲的環境創設

A.豐富幼兒對周圍生活的物體和建築物的印象

B.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提供幼兒活動的空間室內結構區間沙地, 配備安全的充足的玩具材料,依據幼兒年齡特點投放結構材料,添加輔助材料)

C.保證充足的遊戲時間

D.創造平等,寬鬆,自主的心理環境

6.結構遊戲的組織與指導

A.教會兒童結構遊戲的基本技能

B.兒童自由做主

C.在觀察的基礎上介入指導遊戲

D.根據兒童年齡特點介入指導遊戲

E.與角色遊戲結合起來豐富遊戲

F.培養幼兒正確對待材料和建築成果

G.對幼兒作品的講評與展示欣賞

第五章 表演遊戲

1.特點

A.基本特點:

表演遊戲的內容來源於文學作品,

表演遊戲的故事結構和遊戲規則受文學作品的約束,

表演遊戲是幼兒自娛自樂的遊戲-“遊戲性”大於“表演性”

表演遊戲是幼兒文學作品基礎上的創造性表演

B.年齡特點

2.常見類型:幼兒表演,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影子戲表演

3.幼兒表演遊戲的教育作用

4.環境創設

A.幫助幼兒選擇適合表演的文學作品

B.鼓勵幼兒參與道具(準備場地,服裝設計)

C.指導幼兒提高表演技能(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歌唱表演能力,形體表演技能手勢步態)

D.引導幼兒創造性地表演

5.內容選擇和理解

A.內容健康活潑,爲幼兒所理解和喜愛

B.結構完整,主線明確,脈絡清晰,情節簡單有起伏

C.有明顯的動作性

6.表演過程的組織與指導原則

A.遊戲性先於表演性

B.在遊戲過程中提高表演技能

C.表演遊戲和課程學習相融合

第六章 規則類遊戲

1.特點:一般由成人創編,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幼兒必須按照規則進行遊戲

2.結構:遊戲任務,遊戲玩法,遊戲規則,遊戲結果

3.分類:智力遊戲,體育遊戲,音樂遊戲

智力遊戲

1.基本特點:遊戲性與教學性,趣味性與益智性,挑戰性與競賽性

2.年齡特點

3.教育作用

A.促進幼兒觀察,注意,記憶,思維等智力因素的發展

B.有助於幼兒增長言語能力和動作技能

C.有助於幼兒增長知識,培養幼兒對學習的興趣

D.促進幼兒社會化及自律,堅持等良好意志品質的形成

4.組織與指導原則

A.適應性原則

B.寓教於樂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循循善誘原則

5.組織與指導方法

A.做好遊戲的準備工作

B.教會幼兒智力遊戲的玩法和規則

C.組織幼兒積極參與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D.做好遊戲的評價工作

體育遊戲

1.基本特點:趣味性和競賽性,娛樂性和刺激性,靈活性和規則性,以發展幼兒的體質和活動能力爲目的

2.年齡特點

3.教育作用

A.增強幼兒體質,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和運動技能,

B.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

C.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

4.組織與指導原則

A.運動適量原則

B.腦體結合原則

C.靈活應變原則

D.幼兒主體性原則

5.體育遊戲的組織與指導方法

A.遊戲的準備工作

B.教會幼兒如何遊戲

C.遊戲過程指導

D.遊戲的結束工作

音樂遊戲

1.基本特點:支配性,愉悅性,情感性

2.年齡特點

3.教育作用

A.增長幼兒的音樂知識,提高幼兒的音樂能力

B.促進幼兒積極情感的發展,陶冶幼兒的情操

C.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4.組織與指導原則

A.適應性原則

B.以情育情,以情促行的原則

C.全面發展的原則

D.激勵性原則

5.組織與指導方法

A.遊戲的準備工作

B.教會幼兒如何遊戲

C.遊戲過程指導

D.遊戲的結束工作

第七章 遊戲的觀察與評價

1.遊戲觀察的內容:遊戲主題,遊戲情節,遊戲環境,遊戲材料,遊戲行爲,遊戲需求,遊戲規則

2.遊戲觀察方法:

A.掃描觀察法

B.定點觀察法

C.追蹤觀察法

3.遊戲的觀察記錄

A.記錄的基本內容

B.記錄的方法(時間抽樣法,事件取樣法)

C.觀察記錄的要求(客觀,詳細,具體,格式規範)

4.遊戲評價

A.內涵和意義

B.對象和內容

C.原則(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幼兒互評幼兒自評相結合,評價與指導結合,分層次評價與個性化評價相結合)

第八章 遊戲治療

遊戲治療已被證實除了極重度的自閉症和脫離現實的精神分裂症之外,對各種症狀類別的兒童皆有效。

教師資格證考試

模板三

母親-依戀的類型「安全型,迴避型,矛盾型」

如何建立依戀關係:母乳,撫摸,擁抱,給予積極關注,滿足關照

模板四

××對幼兒心理髮展的意義

1有利於幼兒認知水平的發展

2有利於幼兒情緒情感的發展

3有利於意志,品質的發展

4有利於自我意識的發展

5有利於個性心理的發展

6有利於促進幼兒身體發展(腦,神經系統)

7有利於促進幼兒運動技能發展

模板五 氣質

1分類: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鬱質

2特徵特點:

膽汁質(事後教育):外向衝動果斷直爽義氣精力旺盛控制慾強雷厲風行  缺點 :自制力差,性情急躁,辦事擔心

多血質(事先教育):外向活潑開朗熱情靈活喜交朋友反應敏捷  缺點:說話不經過大腦,情緒波動大,輕率,易放棄

黏液質(多鼓勵):安穩沉穩反應遲緩本分踏實內斂穩重  缺點:沒有主見,軟弱,優柔寡斷

抑鬱質(少批評):內斂悲觀對事敏感孤僻畏縮多愁善感心思細膩 

特點:氣質無好壞 氣質是天生的,屬於人的生物屬性  氣質很難改變,比較穩定  每種氣質的人都可以在他擅長的領域獲得成功

模板六

幼兒行爲問題的原因,分析:攻擊,說謊,說髒話,膽小,哭鬧,任性,自私,專橫,偷拿,破壞,挑食,強迫,自閉,焦慮,咬手指

家庭教育方式\(^o^)/孩子後天性格的養成影響

民主:合作,獨立,溫順,社交

專制:反抗,情緒不穩,反抗,服從

嬌寵:任性,幼稚,神經質,溫順

不關心:攻擊,情緒不穩,冷酷,自立

拒絕:冷漠,自負(自高自大)

支配:消極,依賴,順從,缺乏主動

干涉:幼稚,膽小,神經質,被動

1家庭教育的缺失

2認知水平的偏差

3環境(家庭,社會,生活)

4模仿

5避免懲罰,獲得獎勵,滿足虛榮心

6幼兒自身的一些心理品質意志力發展水平(性格,情趣,狀態,需要)

7遺傳(少數)

模板七

教師如何對待問題小孩

1多關心,多鼓勵,多肯定(三多)

2愛心,耐心,責任心(三心)

3關心,關愛,關注(三關)

4少批評

模板八

提高改善人際關係的途徑(人際關係,親子,師幼,同伴)

1學會微笑 2學會傾聽 3學會寬容 4學會稱讚 5記住對方的姓名 6交往以對方爲中心  7真誠

模板九

教師如何培養幼兒某一方面的能力的方法

1創設××環境,營造××的氣氛

2激發××的興趣

3明確××的目的

4提出××的要求

5教會××的方法

6開展以遊戲爲主導的活動

7活動延伸

模板十

  幼兒心理大小的特點

好奇,好問(理智感引發),好動,好衝動,好模仿

  弗洛伊德人格發展五階段理論

1口脣期(0-1歲)

2肛門期(1-3歲)

3性器期(3-6歲)幫助幼兒確定性別角色(認同)

4潛伏期(6-11歲)鼓勵交友

5青春期(11歲以後)

  變態行爲:偷窺,戀物,異裝,露陰,戀童,同性戀

  多動症:(注意力缺失多動障礙)ADHD

1“注意力”爲主

常常在活動中粗心或犯錯

在活動中很慢維持專注力

常常心不在焉 常常很難根據要求完成任務

經常對有組織性活動感到困難

經常逃避活動(花心思的工作) 經常丟三落四

常常忘記每條規律要做的事

2以“多動”爲主

坐不住,需要坐的時候站着,或堂中離開椅子

不適當場合下,會到處亂跑,或過度活躍

很難安靜的玩或工作

靜不下心,動個不停 極度愛說話

3以“衝動”爲主

別人的問題未問完,就急着說出答案 無法等待輪到他

常常在不適當的情況下打斷事情,對話的進行

模塊11

什麼是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

自然智能,運動智能,人際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數學推理智能,語言智能,內省智能(自我反省,自我評價)

埃裏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

1,嬰兒期(0~2)建立信任感

2,兒童期(2-4)建立自立感,克服羞愧和懷疑

3,學前期(4~7)獲得主動克服內疚

4,學前期(7~12)克服自卑,獲得勤奮

5,青年期(12~18建立自我同一性)

6,成年早期(18~25)獲得親密感,實現愛情

7,成年期(25~50)

8,老年期                          獲得完善

皮亞傑:他律――自律

認識發生論:同化,順應,平衡

兒童思維發展階段理論:0-2歲感知運算  2-7歲前運算  7-11歲具體運算  11以上形式運算

杜威:兒童中心論,活動中心論,經驗中心論

陶行知:生活教育論,教做學合一。

陳鶴琴:“五指”教學法

布魯納:發現教學法

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

幼兒動作發展的規律:首尾規律,大小規律,遠近規律

從無意到有意,從整體到局部

綜合第三十題:  三觀:

1教育觀

素質教育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實踐能力的教育。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要用發展的眼光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發展學生的潛能。認爲學生都是發展中的個體,實施啓發式教學。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徵,學生是發展變化的。

2學生觀

以育人爲本,實現學生全面發展。把學生當做獨立的人,發展中的人,有巨大潛力的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引導者,示範者和合作者。學生是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啓發式教學。

3教師觀

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示範者和合作者。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相信每個學生都具有發展的可能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實施啓發式教學。

答題時:該老師的行爲是正確或錯誤的,他符合或違背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教育觀。

首先,其次,然後。

教師職業道德:

該教師的行爲符合或違背教師職業道德中: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終身學習。

我國春秋末年的《學記》是世界上第一部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比古羅馬,昆體良的《論演說家的教育》早約300年。

美國杜威的《民本主義與教育》強調“兒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學”的方法,開創了“現代教育派”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智育的任務之一:發展學生智力,包括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記憶力和注意力。

體育的根本任務:增強學生體質。

美育的任務:(1)使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和感受美,鑑賞美的知識和能力。(2)培養學生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3)培養學生的心靈美和行爲美。

教師的勞動特點:(1)複雜性,創造性(2)時間上的連續性,空間上的廣延性。(3)長期性,間接性(4)主體性,示範性。

新課程的特點可歸納爲

(1)課程目標的創新,每門學科的目標至少要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

(2)課程結構的創新:強調課程的均衡性,綜合性,選擇性。

(3)課程標準的創新:用課程標準取代過去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

(4)教學的創新:強調教學與課程的整合,注重科學探究的教學,提倡交流與合作的學習,關注體驗性教學,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5)課程評價的創新:提出發展性的評價觀,側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教師的成長。

(6)課程管理的創新:強調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第一部分  總則

二,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實施素質教育,爲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五,幼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爲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發展。

第三部分  組織與實施

五,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遵照本《綱要》第二部分的有關條款進行,同時體現以下原則:

(一)既適合幼兒的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

(二)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

(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利於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事業。

九,科學,合理的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

(一)時間安排應有相對的穩定性與靈活性,既有利於形成秩序,又能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照顧到個體差異。

(二)教師直接指導的活動和間接指導的活動應相結合,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時間,教師直接指導的集體活動要能保證幼兒的積極參與,避免時間的隱性浪費。

(三)儘量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和過渡環節,減少和消除消極等現象。

(四)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爲,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

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

(一)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促進心理健康,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二)發展幼兒智力,培養正確運動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進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慾望,培養初步的動手探究能力。

(三)萌發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集體,愛勞動,愛科學的情感,培養誠實,自信,友愛,勇敢,勤學,好問,愛護公物,克服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和行爲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四)培養幼兒初步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

第六條 幼兒園教職工應當尊重,愛護幼兒,嚴禁虐待,歧視,體罰和變相體罰,侮辱幼兒人格等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行爲。

幼兒園的衛生保健

第十八條:幼兒園應當制定合理的幼兒一日生活作息制度。正餐間隔時間爲3.5到4小時。在正常情況下,幼兒和戶外活動時間(包括戶外體育活動時間)每天不得少於兩個小時,寄宿制幼兒園不得少於三小時,高寒,高溫地區可酌情增減。

幼兒園的教育

第二十五條:幼兒園教育應當貫徹以下原則和要求:

(一)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教育應當互相滲透,有機結合。

(二)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

(三)面向全體幼兒,熱愛幼兒,堅持積極鼓勵,啓發引導的正面教育。

(四)綜合組織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各領域的教育內容,滲透於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各種教育手段,交互利用。

(五)以遊戲爲基本活動,寓教育樂於各種活動之中。

(六)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爲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

二十一條: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當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爲習慣爲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並貫穿於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之中。

幼兒鋼琴伴奏

兒童歌曲編配沒有固定答案,但是有一個大的方向和原則,這兩天上個兒童歌曲伴奏的同學注意一下,我總結如下:【在和聲功能的選擇上要通過以下幾點進行】

1、選擇每一小節中的重拍音。如4/4拍子中的第一拍和第三拍上的音

2、選擇每一小節中的正拍上的音。如一拍中有2個八分音符則選擇前半拍上的音

3、選擇每一小節中的長音或出現頻率較多的音。哪個音符的時值長就選擇出來。

所以,我們會發現,所有的原則都基於聽覺的感受。爲什麼在重拍、長音上,也是源於聽覺的習慣。不論怎麼彈,都要尊重音樂的好聽爲前提。沒有最好聽音樂,只有更好聽的音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