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瑋:趁你還吃得下的時候

人得藏着一些食糧,精神肉體皆是。你餓時,想到冰箱裏有肉,櫃子裏有泡麪,餓勁也緩緩;你焦慮時,想到還有些後路可走,就舒服些。

松鼠都知道辦些倉儲過冬,何況人類是星球統治者,智慧非凡。

但這種做法,也會有問題。每個人都有一些東西:

比如買了之後,一推再推不肯看的書;爲防斷糧買回來,總也不會拆包的餅乾和意麪;到處旅遊照了一打,整理好、日後卻再也不會打開的照片。

過期食物,扔了就好;老了的書,不讀也無礙。但有太多事,就這樣擱着,可惜了。

每個人大約都存着個虛無縹緲,只有自己珍之藏之的夢想。大多數夢想,並非破滅,而是被推遲,被當作酒櫃裏的慶祝香檳,

“非得到那一天才能享用……我們得等到那天”。

那天就是未來的某天,陽光燦爛,你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可以隨心所欲。

但是那完美的一天,基本上不存在。辛棄疾一句話就斷了所有人的念想:

“莫避春陰上馬遲,春來未有不陰時。”

完美的那一天終於到了——順便說句,如果真有那天,那一定不是天氣終於萬里無雲,而是你有許多事已經不在乎了——

你打開珍藏的匣子,發現你想做的事,已經被窖藏過期了。

當時的食慾,當時的心境,都過去了。

所以世上事並不都像復仇,擱涼了上桌更有滋味。久擱可惜,不如早吃。

倒不是說萬事都得趁新鮮吃,只是趁你還吃得下一切的時候,把能吃的、能做的、能讀的、能聽的、能愛的,都過一遍。

因爲人生的確長得很,但擁有什麼都吃得下還願意吃的好胃口的時光,卻短暫得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