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個人作業1

問:

正確理解原型方法對軟件生命週期不同階段的支持,分別給出:輔助或代替分析階段;輔助設計階段;代替分析與設計階段;代替分析、設計和實現階段;代替全部開發階段所對應的開發活動執行時間順序。(參見 Lec.2, slide 32-37)


答: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根據老師PPT中可知,開發部分有(按照順序):
  1. 初步需求
  2. 分析
  3. 需求說明
  4. 設計
  5. 設計說明
  6. 編碼
  7. 程序系統
  8. 編碼
  9. 軟件產品
  10. 運行維護

這裏的原型方法循環並不是原來開發步驟中的一部分,但是使用它可以代替開發流程中的一部分過程。它包括快速分析修改>快速構造>用戶使用>評價反饋。根據不同的需求,原型方法循環中的步驟可以代替以上開發部分中的一些,它工作是直到執行完要代替的部分前一直進行上面四個工作的循環。

  • 各個不同階段對應的開發活動執行時間順序:
  1. 輔助或代替分析階段: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基本開發活動流程中插入原型方法循環,插入的位置是分析和需求說明步驟之間。可以輔助進行分析,獲得更好的結果。

  1. 輔助設計階段: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基本開發活動流程中插入原型方法循環,插入的位置是設計和設計說明步驟之間。可以輔助進行設計,獲得更好的結果。

  1. 代替分析與設計階段: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代替需求說明和設計,這個流程是初步需求>分析>原型方法循環>設計說明>編碼>程序系統>編碼>軟件產品>運行維護。

  1. 代替分析、設計和實現階段: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代替需求說明、設計、設計說明和編碼,這個流程是初步需求>分析>原型方法循環>程序系統>編碼>軟件產品>運行維護。

  1. 代替全部開發階段: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代替全部開發階段,這個流程是初步需求>分析>原型方法循環>軟件產品>運行維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