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人工智能,你遲早要跟它談戀愛

  這是一個AI“上鏡率”爆表的年代,無論什麼似乎都能AI一番。

  在“人盡皆知”的表象之下,又有多少普通人瞭解“人工智能”的基礎和走向呢?例如幾個常見的討論主題:人工智能將會以何種速度發展?人工智能會讓我下崗嗎?人工智能是否會讓人類走向毀滅?

  這些大而寬廣、目標深遠的問題,顯然不是普通人能夠準確給出答案的。

  但Terrence J. Sejnowski(特倫斯·謝諾夫斯基),對這些問題絕對有話語權。以他目前幾個主要的頭銜爲例:美國索爾克(Salk)生物研究所計算神經生物學實驗室主任、NIPS(目前人工智能的頂級會議)基金會主席、奧巴馬政府“BRAIN”計劃顧問委員會委員、美國五院院士等等。

  除了頭銜之外,Terrence對於人工智能的發展也頗有貢獻,他和AI領域“四駕馬車”之一、“深度學習之父”稱號的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傑弗裏·辛頓(Geoffrey Hinton),在30多年前就早早地證明了簡單的“神經網絡可以完成一些複雜的任務”,這一成就開啓了神經網絡的快速發展。即便後來遭遇了人工智能的“寒冰期”中,他也從未放棄在人工智能方面努力。

  


  作爲最瞭解人工智能歷史、趨勢,最早開啓人工智能浪潮的人之一,Terrence前不久剛出版了自己的第四本書——《深度學習革命》。書中內容橫跨了深度學習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整體時間跨度長達60年。

  用Terrence自己的話來說:

  我真的需要分享一下我對於人工智能的見解,但(這本書)絕對不是爲了說教,我只是想糾正大部分人的錯誤認識,並且將人工智能30年發展歷史進程中,那些重要的時刻、想法分享出來。並且以我個人的角度對未來做出一定的預測。

  可以說是圈外人瞭解人工智能發展歷史、理解人工智能發展趨勢、並且最終形成自我預測能力的上佳材料。

  虎嗅也就本次發佈的書籍及內容,對特倫斯·謝諾夫斯基專門進行了一次採訪,內容涵蓋其對於人工智能的深度理解、趨勢預測等精彩內容,以下是我們深度整理、編輯之後的版本。

  人工智能崛起依賴的是生物技術?

  


  通常來說,人們都將人工智能看做一串串代碼組成的軟件,但在擁有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普林斯頓大學生物學雙博士後學位的Terrence看來,人工智能更像是人類創造的一個新的“物種”。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過程中,對於生物的參考。

  Terrence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與神經網絡打交道:“最早我只是一位物理學博士,雖然早早開始研究神經網絡模型,但最初的研究並不順利,因爲不借助生物學的力量,我就只能夠用方程式去猜測人類大腦的運轉方式。屢屢失敗之後,我就去了哈佛大學讀神經生物學博士後,那之後我才意識到了人的大腦究竟是有多麼複雜。”

  於是乎,Terrence開始嘗試另外一種方法:將人類學習時,生物微觀結構中的變化,轉化成一個又一個方程式,融入到神經網絡模型當中。

  


  一個波茲曼機例子(其中包括3個隱藏單元和4個可見單元)

  到了1985年,Terrence和Hinton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績,在《認知科學》雜誌之發表了一篇題爲《一種“波茲曼機”的學習算法(A Learning Algorithm for Boltzmann Machines)》的論文。他們所開創的“波茲曼機”是神經網絡中的一種,同時也是最早能夠學習內部表達,並能表達和解決複雜的組合優化問題的神經網絡。

  學術界從那時起才堅定了神經網絡的潛在價值,並且開始不斷在這個方向上努力。

  Terrence在採訪中總結30多年來神經網絡的進展時,特別提到了“強化學習”:“它參考了人類自我學習成長的模式。更具體地說,是模仿了人類神經元網絡中多巴胺的刺激作用。”

  有人這樣概括“強化學習算法”——就是在訓練的過程中,不斷的去嘗試,錯了就扣分,對了就獎勵,由此訓練得到在各個狀態環境當中最好的決策。

  讓絕大多數普通人第一次瞭解到人工智能、在圍棋上打敗人類最強棋手的AlphaGo,最核心的算法就是“強化學習”。所以在對決過程中,計算機不再需要去計算所有的結果,而是可以像人一樣、甚至更高效地去不斷做決策,最終獲得勝利。

  這一成就在Terrence看來,還不算是最令人激動的,因爲“強化學習”中需要人類扮演引導的角色,除了爲神經網絡樹立目標之外,人們還需要不斷修正神經網絡的參數。相比之下,人工智能目前另外一個熱門的方向是“無監督學習”,後者最大的特點就是嘗試讓計算機自己對數據進行總結歸納,並且進行學習。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與人類嬰兒階段,通過視覺、觸覺、味覺等感官對世界進行觀察、收集、判斷是“如出一轍”的。這個時候我們再來看搭載了無監督學習的機器人,它不就是‘嬰兒機器人’嗎?那再給它一些時間,不就會成長爲青少年機器人,最終再成爲成熟的機器人嗎?”

  雖然Terrence表示未來很難預測,但最終還是給出了一個:“所以未來如果真的有能跟人類比肩的機器人製造出來,它也必須經歷與人類相似的成長、進化的過程。而且相比於特定生態位(種羣在生態系統中的位置)和進化而得到的並不能算‘智慧’,那些更多是對於環境的適應,而人工智能將會橫跨整個生物智能的範圍,這將讓世界變得更加豐富。”

  也就是說,未來人工智能物種中還可以有AI貓、AI狗?

  人工智能會帶來什麼?

  


  


  在進一步探討是否應該恐懼之前,我們決定先跟Terrence聊聊一些對於未來的暢想。他直接拿筆記本的鍵盤舉了個例子:“未來我們肯定是不再需要鍵盤了,當你都可以和你的電腦對話了,誰還需要鍵盤呢?到時候,筆記本都會像25年前的打字機一樣,被直接送進博物館。”

  這一個例子也曾被“硅谷鋼鐵俠”Elon Musk提過,就在我們期待Terrence聊聊由其引發的基礎商業模式改變時,他先強調了自己謹慎的態度:“以前我車上都有一本地圖,每次去一個地方我都要看着地圖來開車,現在我需要的只是輸入地址,然後手機就會給我發送指令,指引我去到目的地。再比如社交網絡,它完全改變了人們交流的方式,也改變了信息的傳播。”

  “這相對於互聯網創建之初的1990年,完全就是兩個世界。1990年也沒有人能夠預測到同樣的東西。”Terrence頓了一下笑着說道,“可能還是因爲人類沒有足夠的智慧吧(去預測未來)。”

  “隨着AI的引入,人類將通過複雜的機器算法與計算機形成腦機接口,我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但參考前面的例子(互聯網)來看,這將會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它(未來)將會與今天的生活大不相同。”

  不過改變並不只有正向的,我們也向Terrence提了一個“挑戰性”的問題:我們如何保證互聯網公司這樣的人工智能、數據平臺,不會作惡?

  Terrence這樣回答道:“我們還是倒回到歷史中來看,對我比較喜歡回顧歷史。250年前的工業革命,蒸汽引擎的誕生提供了大量的動力,往往一臺發動機就能幹一百個人的機械工作。人們隨後開始把大量的發動機投入到工廠,百倍的產品從工廠中生產出來。但同時那個時代又是非常可怕的,大量的蒸汽機燒着煤炭,向大氣中源源不斷地排放着大量的污染物,整個倫敦都被污染所籠罩。”

  “不誇張的說,那就是新技術帶來的改變,生活在其中就像是一‘地獄’。那麼我們(人類)是怎麼應對的呢?人們意識到工業革命必須要調整之後,開始建立各種全新的法律,例如如何控制污染,例如有了機器也不能使用童工等等。人類會自然地選擇去阻止負面的事情發生,這某種程度上就是政府的職責,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實際上是在監管、甚至拖慢技術的應用。”

  “因此對於任何新技術的出現,我們實際上都需要一段時間來研究如何調節。最優的調節手段甚至還不是一次練就的,它需要時間,因爲人們需要時間來理解技術的影響,並且對其中負面的因素進行抵制。”

  Terrence在說完整體的情況之後,開始着重分享自己對於互聯網巨頭的看法:“人工智能的算法、數據這些關鍵性的資源目前的確被谷歌、微軟、阿里巴巴這樣的大公司所掌控。但這些資源更像是公共資源。再加之今天的很多大公司早已國際化了,他們的觸角都是全球化的。也許100年之後,國家的邊界就會消失甚至變得無關緊要。這的確可能是一個瘋狂的猜測,但大公司的權利在與日俱增的確是事實。他們未來甚至能影響國家如何規範商業,規範個體的行爲等等。”

  Terrence還給出了一個他的結論:“我唯一能夠保證的只有一點——未來會讓所有人大吃一驚。期望環境保持不變,一直延續下去,絕對是愚蠢的。”

  我們是否應該對AI恐懼?

  


  


  這個所有人都會關心的問題,實際上也是Terrence決心寫下這本書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當時他在野外徒步了一個星期,但腦海裏面卻重複在想此前人們對於人工智能的恐懼。有的人說世界末日要來了,有的人說人類將要被淘汰等等。

  “這實在是太瘋狂了。但我確信事情不會像他們想象的那樣糟糕,因爲對於人工智能,我比普通人知道得多得多。所以我真的需要分享一下我對於人工智能的見解,但(這本書)絕對不是爲了說教,我只是想糾正大部分人的錯誤認識。”Terrence平靜而認真地說道。

  “我更多想要講述的是一整個(人工智能發展)故事,一個關於過去的故事。人工智能的靈感你從哪裏來?基於我們這些從業者,它的優缺點有哪些?會造成哪些影響等等。當然還包括我的一些小猜測,人工智能將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這些都在書裏。”

  Terrence隨即又舉了一個具體的例子:“早在1994年,人類打造的計算機就已經在國際象棋上打敗了人類。看起來國際象棋似乎已經‘過時’了,但人們並沒有說再也不下國際象棋了。相反一個有趣的變化發生了:原來國際象棋高手主要依靠互相切磋來提升水平,大城市中的棋手和俱樂部往往會佔據優勢,但最新的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實際在挪威偏遠的一個小村莊中生活,跟他對弈的正是電腦。所以不管你在世界何地,哪怕是在非洲的村莊,你都可以藉助計算機來加深你的熱愛,甚至推動更多的普通人來下國際象棋。”鄭州婦科醫院 http://www.zykdfkyy.com/

  “這明顯和大部分人設想的情景不同,所以說預測未來是不靠譜的。”Terrence繼續說道,“每一次新技術被引進社會,不總會有人會說它是文明的終結嗎?你看核能、又或者是轉基因,這些技術每個都擁有滅絕人類的可能,但人類每次憑藉互相的交流溝通、法律等手段就是能避免最壞的情況。”

  除了對人類抱有信心之外,Terrence還點出了人們無需過多擔憂的另外一個原因——人工智能發展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快。

  “最近幾年無人駕駛火熱,各種技術、各種方案紛紛出現。但這種技術最終想要轉化成可以商業化的產品,往往還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更不要提自動駕駛這種可能有幾十年過渡期的新技術,按我自己來看,20年可能纔會完全可靠。但科技就是這樣發展的,你手上拿着的手機並不是變魔術一瞬間變出來的,而是許多人數十年的心血。”

  “所以最瘋狂的想象大多數都不會靠譜,電影中那樣的終結者也不會出現。”Terrence充滿信心地說到,然後像是開玩笑一樣說了個看法:“我們反倒是要思考下怎麼和人工智能談戀愛,因爲它們可能會具備人類所有的情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