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線激光雷達與機器人的產業化之路

 

激光雷達傳感器一直是機器人、無人駕駛、無人機等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目前,市場仍在不斷增長,未來前景不可估量。據最新數據顯示,在2020年激光雷達市場規模有望超100億,按照2020年前裝市場25%滲透率、後裝市場5%滲透率估算,中國市場規模有望近200億。

激光雷達行業迎來可觀發展主要得益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是激光雷達技術的創新吸引了愈來愈多的市場參與者投資生產。這爲激光雷達行業提供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圖片描述

從全球激光雷達企業的下游應用領域來看,機器人仍然是應用最多的領域之一,先前我國激光雷達產品大多依賴於進口,價格達上萬美元以上,一般服務機器人企業難以承受價格如此高昂的元器件。線束數量和採購量是影響價格最主要的兩大因素,線束越高,激光雷達的價格越高,採購量越大,價格越低。目前多線束激光雷達價格仍是居高不下,而單線激光雷達國內已有部分企業降低至百元級別,例如,思嵐科技的RPLIDAR A1目前價格僅在582元,批量拿貨售價更低。思嵐科技的出現,打破了我國激光雷達長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

思嵐科技作爲激光雷達的領先廠商,一直在不斷更新技術,迭代產品。據瞭解,思嵐科技主要採用了圖像的方法進行激光雷達傳感器的設計,當激光到達物體表面後產生髮射,通過接收激光在感光平面上的成像點,根據遠近不同導致成像點像素座標位置來求得距離。這一設計,直接避免了激光雷達安裝依賴國外進口的特殊激光發射器,使成本得到降低。

除了技術門檻之外,激光雷達的良品率也對其成本存在一定影響,激光雷達在組裝過程、順序、使用材料,工人的調教上都有很嚴格的要求。爲了避免產線上不確定因素的產生,思嵐還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進行自動化式的激光調教,以此降低對工人個人能力的要求,控制成本的同時也能保證品質。

目前,思嵐科技的激光雷達傳感器已更新至第三代,最新一代RPLIDAR A3依然延續思嵐三角測距代表技術,在整體性能上做了一次革命性的大提升。

 圖片描述

測距範圍升級至25m

RPLIDAR A3採用自主研發的高速激光測距核心,測距半徑從第二代的18m提升至25m。擁有更大的測量距離意味着機器人可以在更加曠闊的環境中進行地圖構建和定位。即使在遠距離下,A3也保持了很好的測距精度。

採樣率每秒高達16000次

激光雷達每秒的激光測距點數直接影響了雷達掃描獲取的高精度輪廓信息的效果,點數越多,輪廓圖形越清晰,建圖越精確,可以確保安裝激光雷達的機器人實現較快速度的運動,並且保證地圖構建的質量。RPLIDAR A3每秒16000次點雲數據採集,已經趕超部分TOF原理激光雷達測量頻率,從而實現非常稠密的點雲數據

可在室外陽光下使用

RPLIDAR A3新增了戶外工作模式,在該模式下,RPLIDAR A3具備更爲可靠的抗日光干擾能力,在檢測黑白物體、遠距離物體及強光直射物體時,測距表現更加穩定,在10-20米內完全解決問題,應用範圍可擴大到更多商用甚至工業場景。

光磁融合技術,壽命長達5年

傳統的非固態激光雷達多采用滑環傳輸能量和數據信息,但由於存在機械磨損,其連續工作時僅有數千小時壽命。綜合無線供電和光通信技術,獨創性的設計了光磁融合技術徹底解決了因物理接觸磨損導致電氣連接失效、激光雷達壽命短的問題,使得雷達壽命長達5年。

機器人戰場的火熱已成常態,激光雷達作爲助力機器人智能行走的核心技術之一,也因前者的發展迎來了一個行業集體向前邁步的高潮,近年來需求量正快速攀升,並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未來,低成本、小型化的激光雷達將持續佔據主導地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