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對人眼有害?

近日,有人給小編留言問:激光對人眼有傷害?思嵐科技的激光雷達安不安全?爲了解除提問者的疑慮,下面小編也將全面的對此問題進行回答!

首先,什麼是激光?
激光(laser),其實是英文“受激輻射的光放大”的簡稱,被稱爲“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和“奇異的激光”。激光的用途極其廣泛,有用於舞臺裝飾的激光燈,課堂演示用的激光投影儀和指示用的激光筆,袪除眼袋和矯正近視的激光手術刀,生活或工作中使用頻繁的激光唱片、激光打印和激光照排,還有新型激光投影電視等等。

可以發現,激光在日常生活中早已無處不在。那麼,激光對人眼到底有沒有傷害呢?
一句話,離開激光功率談危害都是耍流氓!我們先來看看國際上對於激光設備的安全性是怎麼規定的,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按其激光輸出值的大小將激光設備分爲六個等級,即ClassⅠ, ClassⅡa,ClassⅡ,ClassⅢa, ClassⅢb和ClassⅣ。
Class Ⅰ級(功率小於0.4mW),沒有生物性危害,不必特別管理。典型應用如激光教鞭,CD播放機,CD-ROM設備,地質勘探設備和實驗室分析儀器等。Class Ⅳ級(功率高於500mW)其激光輻射量無論是直接輻射還是散射,對皮膚和眼睛均是有害的。典型應用如外科手術,研究,切割,焊接和顯微機械加工等。

那麼,問題來了,思嵐科技的激光雷達到底安不安全?答案就是,非常安全!(自信臉)
思嵐科技的RPLIDAR系列激光雷達採用低功率的紅外線激光器作爲發射光源,並採用調製脈衝方式驅動,激光器僅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發射動作,完全達到Class Ⅰ級別的激光器安全標準,確保對人類及寵物的安全性。
此外,RPLIDAR還獲得了SGS頒發的CE認證,也就是說思嵐科技的產品完全符合歐盟安全標準,不會危及人類與寵物的安全。
圖片描述
看到這裏,也許會有人好奇,如果用LED取代激光作光源,是不是更安全呢?
其實並不會,這是由LED的光學特性決定的。
LED俗稱發光二極管,在生活中,通常作爲發光光源,比如平時思嵐科技用的手電筒、液晶顯示器、檯燈、汽車大燈。LED行業從誕生到現在只不過走了僅僅數十年,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新,國家對於LED產品的標準定義上沒有一個明確的法規和規範,行業整體缺乏相關監管和規範。
回到測距傳感器上,如果想達到一定的測量距離,光源的亮度就要達到一定要求,就像手電筒,要照的遠,就要越亮。激光得益於其高度聚焦性,可以將光源實際功率幾乎全部傳遞到目標距離,但是,LED發散程度大,想達到同樣的測量距離,它的光源功率可能要比同樣採用激光大10多倍甚至幾百倍。
換句話說,想獲得較遠的測量距離,毫無疑問需要大幅增加光功率,LED相較於激光來說,其潛在危害更大。除了光學特性完全不同外,LED與激光的實際表現差異也很大。激光雷達(或者稱爲光雷達)的核心優勢就是指向性好,也就是說傳感器可以準確反映測量目標的實際位置。
機器人想要實現定位導航,清晰的地圖與精確的導航,二者缺一不可,而激光“指哪打哪”的特性正是實現這一點的關鍵,其他技術(如LED、超聲波等)都無法滿足這一要求。
利用LED或者超聲波建立的地圖(不說這是地圖,小編還以爲是小朋友塗鴉呢)
圖片描述

利用激光建立的地圖
圖片描述

說了這麼多,還是看個實際應用吧,這是法國某公司的基於LED的TOF測距傳感器
其主要性能參數如下:
圖片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其測距範圍最遠爲14米(太陽光下5-6米)採樣頻率爲1000Hz,而思嵐科技的RPLIDAR A3在室內的測距範圍可達到25米,採樣頻率高達16000次/秒。思嵐科技的RPLIDAR主要用於室內服務機器人,比如家裏的掃地機器人。
一句話總結,在測距傳感器中,利用激光作爲光源,相較於LED,其性能更好、更安全,同時更節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