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日本媽媽的對話

前些日子以來,一直和一位日本媽媽上早班。因爲互相都有孩子的原因,所以我們的話題幾乎都是圍繞孩子而進行。出於好奇以及汲取經驗的心理,我經常會向她請教一些關於孩子方面的問題。

其中,有這麼一個問題的回答讓我印象頗爲深刻。其問題是:“你在跟孩子相處時,最最引以爲重的是什麼”?

當被問到這個問題時,那位日本媽媽撓了撓頭,思忖片刻後,略顯靦腆地說道:“應該是儘量退一步與孩子處事吧。比如:一餐二餐不怎麼吃飯並不會生病,所以沒必要窮追不捨;就算晚上9點之前不睡覺,他也不會變成傻子,所以沒必要非逼不可;就算因爲玩水,衣服都被浸溼了,這也沒什麼大不了,換身就行……當學着退居一步與孩子相處時,不僅自己輕鬆了許多、孩子反而也會見好就收,和氣了不少”。

的確啊,你退出的一步,給自己換來的是一片海闊天空,給孩子換來的是那顆飽受尊重的健康心靈。

由此不禁讓我想起《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也出現過如此類似意義的話,“只要孩子沒有觸犯道德、法律法規以及涉及到生命安全等這樣的行爲,就儘量讓孩子去自由發展”。

有時候,大人們不願意讓孩子去接觸某些東西,可能很大部分只是不想給自己徒添煩惱而已。比如孩子想玩沙子玩水,而我們卻禁止,這其中很大部分可能是怕孩子弄得太髒太溼,麻煩的是卻是自己。

這些方面,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尊重”這一字眼。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尊重孩子這個年齡階段該有的表現,而不是一味地禁止,不允許。愛玩沙愛戲水,這也僅僅只是孩子的天性罷了。

當然,天性歸天性,一旦出現給他人造成麻煩、傷害的行爲,這是必須要阻止的,這方面的權衡只能由我們理智的大人來抉擇,權衡的定義也因人而異。眼下的我,該做的不是固步自封,而是用更加開闊的視野去客觀的判斷事情的是與否。

另外,這位日本媽媽還提到,她會放低姿態,跟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請求的孩子原諒。她說道:“經過一天的忙碌,身心疲憊,有時也會情緒失常而沒法忍受孩子的某些慣常行爲,那時就會情不自禁地向孩子“動怒”。當事後意識到,這種“動怒”並不是因爲孩子的“錯誤”而引起,而僅僅只是一種情緒的發泄時,我會向孩子道歉。每當睡覺前跟孩子聊天時,就會很自然地說出白天自己生氣的原因:對不起,今天媽媽不應該對你那樣大吼,因爲媽媽實在太累了,你能原諒媽媽嗎…”。聽到此處時,我不由得熱淚盈眶,並感慨道:“你的孩子真幸福,擁有一個尊重他的媽媽”。

以前一直對日本人使用“對不起”的方式很是不解。

因爲他們的“對不起”就像“謝謝”一樣,如口頭禪般地掛於嘴邊。在等級超級森嚴的日本辦公室裏,上司也許僅僅只是因爲無意識地擋了一下道,也會毫不架勢地將“對不起”脫口而出。

在此之前更讓我費解的是,爲什麼在日本家庭裏也會如此頻繁地出現“對不起”這一詞?這也太見外了吧!

慶幸於這次交談,才致使我幡然醒悟。原來,“對不起”,除了表達欠意以及表示禮節之外,它還存在着一種對人尊重的情懷。

就算是家人,因爲某件事對自己導致誤解時,如果那時能夠換來對方的一句“對不起”,其實這也是一件非常溫暖的事情,至少,她沒有覺得理所當然、至少她肯定了你的做法、至少你是被受尊重的一份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