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elight 姜兆寧:光環境的改善對每個人都有意義

  最早點燃篝火的智人,在寒冷、恐怖的夜晚,第一次感受到了光明、溫暖和安全。神說,要有光——對光的熱愛,是生命的本能渴望,篝火、油燈、蠟燭、煤氣燈,到愛迪生髮明電燈泡,從原始時代到工業時代,人類不斷改進獲得光的形態,在科技爆發的今天,我們有了更多也更美好的光的選擇。

  什麼樣的光環境,是最讓人愉悅的?在 BMW · 極客公園 Rebuild 2019 科技商業峯會上,Yeelight 創始人&CEO 姜兆寧分享了他對未來光的思考。在他看來,現代人長時間在室內伏案學習和工作,違背了人的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習慣,能夠改變這一切,讓室內變得放鬆的,是自然光,在房間重現天空。

  更多更好的自然採光設計是建築師的追求,但建築資源和好的設計往往是不足的,高樓林立的城市,即使在白天,自然光照依舊顯得奢侈。在一個知名的網友居住案例分享平臺上,絕大多數的家居設計分享,在採光設計上都存在硬傷,或無法讓人滿意。與此同時,科技的發展爲家居環境改善帶來可行性:通過底層物理與材料學技術的創新,可以提供類似自然光的照明產品不斷出現;AI 和 IoT 的持續發展,讓照明與人嘗試新的交互方式;平臺化的設計安裝,讓家庭能高性價比地享受五星酒店級別的照明體驗。

  「光環境的改善應該是對每個人有意義的事情。」底層技術、照明產品、商業模式的演進,最終將改變中國人的光環境,姜兆寧相信,兩三年後,人們可以在自己的臥室、書房、衛生間甚至地下室,享受更多光的樂趣。

  以下是 Yeelight 創始人 & CEO 姜兆寧 在 BMW · 極客公園 Rebuild 2019 科技商業峯會上的演講實錄(經極客公園編輯整理):

  感謝成都的朋友,感謝極客公園。我記得 2012 年,Yeelight 剛剛開始創業,我帶着智能燈泡找到張鵬,說未來這個行業會產生質的變化。七年時間,我們也堅信變化的發生,並一直在這個領域摸爬滾打。七年之後,今天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再次深入思考,看看我們在未來如何 rebuild 這個行業的認識,對產品的理解。

  未來的光是不是用 APP 或者語音控制呢?我想,這只是未來光環境跟我們交互的其中一個創新點,但並不是全部。我們如何看這個行業的未來變化?就想在這裏跟大家分享一下,應該是基於光,要有更多的創新在裏面。

  我們先來看一下目前市面上,包括我們自己做的很多產品的特點。大家在理解智能的時候,更多是覺得調一下燈的明暗、亮度,以及一些場景的切換。但只在智能控制層面嘗試創新,其實還是會讓很多人有距離感。照明行業或者未來光會走到哪一個方向?下面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首先我覺得第一個在未來的底層技術方面,在光的呈現方式方面,我覺得有很多的變化。不久將來,光的形態不僅是現在大家習慣接受的射燈、普通燈的形態,會有更多新的變化。

  第二就是隨着 LED 和智能燈的進一步推進,人跟光之間的交互方式上,包括配置方式上也會產生大的變化。現在很多用戶還是一些極客用戶,可能是智能手機的發燒友,對智能家庭或者智能家居有發自內心的喜好。他們是極客,但能不能讓普通老百姓或者不關心 IT 的朋友,或者家裏面 5 歲的小朋友和年邁的老人,也可以使用這些產品?並且享受它的樂趣?我覺得這是未來我們要關注的一個重點。

  第三點就是在商業模式上有變化。其實過去整個照明產業還是製造銷售產品的模式。在產品之外,大家很難享受由真正懂照明和空間的專家帶來的愉悅光體驗。

  首先從最底層的技術創新來講,現在大家用的光可能更多是一些泛散射型的光,如果探討底層材料學有什麼趨勢,還是回到人本身來談。

  幾百萬年前人們生活的時候,都是在大自然裏面進行奔跑,天亮之後就出去打獵,天黑就回洞裏面睡覺,一天裏面十幾個小時沐浴在陽光下面。幾千年前人類搬到房子裏面住,典型的就是四合院,有一個比較好的採光環境和照明系統,你還能體會到自然光。最近一兩百年時間,現在因爲建築密度和人口增加的原因,大家都搬到密度很高的高樓大廈,包括工作環境,我們住的公寓,都是這樣。鄭州婦科醫院:http://mobile.sgrl029.com/

  這種環境有非常大的問題。因爲建築的單體面積很大,能夠有效採光的窗戶或者工作的地方變得非常珍貴。其他的地方只能靠人造光照亮。大家 996 的話,一天 12 個小時在辦公室裏面渡過,這 12 個小時我們想象一下是什麼樣的光環境裏面去工作。很多辦公室都非常差,你在裏面工作幾個小時之後有很強的焦慮感。這種焦慮感就來自於這個環境並不是我們原來習慣的環境,不是我們追求的戶外的感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