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泡沫

前段時間,偶然看到一篇簡書中的文章,文中提到“旁觀別人的生活且清楚自己的道路。

它的意思可能是:在觀看別人生活的同時,清楚地知曉自己的所想所要,並且做到不爲物喜不爲己悲。

然而,恰恰相反的是,在這個物慾縱橫的社會裏,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在觀看別人生活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前進的方向,一不小心就陷入了別人的生活圈。

比如說自己。

走在馬路上,看到有人穿着某條超級“仙”的裙子,於是,自己盲目跟風,買了條類似的裙子,最終發現,這並不符合自己的風格;比如,看到朋友圈,有人各地旅遊、美食打卡不斷,於是,我也心生羨慕,計劃旅行,最終弄得金錢揮霍過度、體力不支;比如,有人買了夜宿用的帳篷,各處踏青,於是,我也緊追不捨,快速在網上訂購,最終所用次數寥寥無幾…

觀看的過程中產生了“羨慕”,由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就此滋生“嫉妒”,除此以外,當然它也可能“形成動力”,也可能引發“盲目跟風”。

很多時候,我看到只是一個表象,貌似覺得這個表象也適合自己,其實這可能僅僅只是一個“泡沫”。

陽光下的“泡沫”雖是彩色的,卻一觸即破。

當然,人非聖人,羨慕情緒無時不在,也不可避免。但羨慕歸羨慕,如果適合,在清楚自己以及所想要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當然也可以適當地引用,形成動力,但絕不是生搬硬套。

在這個“泡沫”裏,它可能“形成動力”也可能引發“盲目跟風”,除此以外,就是“嫉妒”了。

“嫉妒”着實可怕。

它不僅搗弄情緒,否定自己,而且影響人際關係的交往。本來完全可以友好相處的兩個人,可能由於這個心理的作怪,而關係漸行漸遠。

一旦與人接軌,這種心理或多或少也會無意地奔出來,所以那個時候,我會潛意識地讓自己去誇那個人,肯定、認可ta的好,讓這種嫉妒心轉化成學習的榜樣

有時在想,爲什麼人會如此羨慕別人的東西呢?

是否因爲自己壓根就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所以盲目追求?抑或是因爲別人的生活正好是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方式,所以心生羨慕?又或者,別人的東西就是好的?畢竟這是自古以來的真理。

這個,我也不知其解,可能全部佔據,也可能因人而異。

但願接下來的日子,時刻謹記:別人的日子終究屬於別人,屬於ta們的活法,而你做的只是適當地停下來看看、付之一笑,然後繼續走自己腳下的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