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開發年齡大了,真的會慢慢跟不上技術發展嗎?

“成吉思汗的騎兵,攻擊速度與二十世紀的裝甲部隊相當;北宋的牀弩,射程達一千五百米,與二十世紀的狙擊步槍差不多;但這些仍不過是古代的騎兵與弓弩而已,不可能與現代力量抗衡。基礎理論決定一切...”

上面這段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其中有一個關鍵點,“基礎理論決定一切”。對於前端開發來講,這句話同樣適用。

那麼對於前端開發來講,他的技術上限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呢?是學了多少技術?會了多少框架?掌握多少工具?開發了多少項目嗎?

不,都不是。

前端開發的技術上限,其實是由【計算機領域的學科基本素養】來決定的。注意哈,不是科學素養,是“學科素養”。查了下百度百科,大概意思是,在本學科內通過長時間的專業訓練所形成的基本專業思維。通過這種思維方式促成基礎知識的積累,增加專業技術,形成專業經驗,以達到具體學科的基本目標。包括,【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經驗、基本品質、基本態度等幾個方面】,具體內容請自查。

學科基本素養決定了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如何決定採用哪種方案、策略。有的同學寫了二三年的頁面、js,依然在技術低水平徘徊,爲什麼?因爲他完成日常開發任務就已經很吃力了,這就是所謂的學科素養比較低。

而學科素養比較高的同學呢,你會看到網上也有許多的工具、插件、框架。典型的就是寫出VueJs的尤雨溪。從大的層次來講,尤雨溪極大的解放了前端開發的生產力。因爲學科素養好,所以能夠理解整個WEB技術體系的底層、結構 、原理、過程。

所以你會發現在工作中,有一些人他發現和解決問題、定位bug的速度都很快,工作效率非常高,所以工作之餘還會寫一些技術博客,而且非常的有深度。這些人就是所謂的技術大牛。

學科基本素養,多數情況下都是在學校裏培養起來的一種看問題的思維方式。而在工作之後就比較再難以形成和提高了。

現代科學分成基礎科學、技術科學、應用科學。基礎科學主要研究自然現象、物質運動,研究自然發展規律。基礎科學一但突破就是改變世界!現在的所有產品應用,都是根植於當年基礎科學的突破。

前端開發也是一樣的道理啊,它現在的一切框架、工具、應用、插件,其實都是根植於JavaScript,都是對於Js的再封裝。而Js呢?它是運行於瀏覽器的,或是nodeJs,或是其它的“殼”裏,例如混合開發。那麼瀏覽器呢?它是運行於計算機的。這樣一層一層的向下追蹤,你會發現越往下走,對於學科基本素養的要求就越高。

所以很多前端開發、程序員,他年齡大了,不是跟不上技術的發展,而是他已經達到了自己的技術上限,他“滿級”了。深度的東西學不明白了,新出的工具、框架、理論,他也搞不清楚。這在外在的表現上,就是慢慢跟不上技術的發展。其實這麼說也沒有錯,確實是跟不上了。但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因爲自己的技術天花板太低。

再加上前端開發先天的有很多其它非技術行業的同學轉行進來,所以外在表現就是前端開發行業的很多同學計算機學科素質不太好,遇到問題就是各種百度,要麼就是卡住很久解決不了,自我學習和提高也很吃力。

所以爲了避免將來年齡大了時,遇到這種不上不下的情況。就必須多學習,學習視野要開闊,不能只看着幾個框架,幾個工作,以爲前端開發就是這些東西而已。要從js到框架,到瀏覽器,到http、tcp協議,到web服務器,一些簡單的linux、c、常用算法都要有所涉獵。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上限,這樣路才能越走越寬。

因爲篇幅所限,這篇文章寫到這裏基本也就要結束了。如果這方面還有什麼其它的疑問,可以加我vx:blazeloulan,或在文章末尾留言給我。我感腳,我還是可以給出一些建議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